据环球时报消息,国际贸易的棋盘上,中方一记关键棋步,让美方陷入被动。去年12月,中国发布公告,加强了对锑、镓、锗等关键矿物的出口管制,原则上禁止这些战略资源流向美国。这些矿物是电信、半导体和军事技术的命脉,中方此举是对美方打压中国芯片产业的回应,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短短半年间,全球供应链震荡,价格飙升,美企如坐针毡。美国财长贝森特却在今年7月1日公开喊话,声称在中美协议后期待中国放宽限制。这看似和解的姿态背后,实则暴露了美国的焦虑——依赖中国的矿产,却不愿解除制裁。更讽刺的是,美企已悄然通过第三国转运这些资源,上演了一场全球版的“猫鼠游戏”。
贝森特的喊话,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戏码。他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坦言,稀土流通虽已恢复,但数量远不及4月前的水平。这番话轻描淡写,却道出美国市场的尴尬:稀土磁铁是高科技产业的基石,中国管制让美企供应链紧绷。回溯去年底的中美博弈,中方措施并非无端发难,而是反制美方单边制裁的正当之举。贝森特急于求援,反映出美国战略软肋——它无法短期内摆脱对中国矿物的依赖。评论中,中国网友直言:“取消芯片制裁才是前提!”这声浪提醒世人,美方若不改变打压政策,喊话只是空谈。国际贸易的天平,正因中方的坚定而倾斜。
美国财长贝森特(资料图)
转运的戏码悄然上演,泰国和墨西哥成了关键舞台。数据显示,从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美国从这两国进口了3834吨锑氧化物,几乎超过此前三年总和。泰国和墨西哥本无大规模开采能力——咨询公司RFC Ambrian指出,墨西哥冶炼厂今年4月才复工,泰国也仅一家工厂。这赤裸裸的数字背后,是美企的“暗度陈仓”:采购代理从中国获取矿物,货运公司改道转运,重新贴标为铁、锌或艺术用品,避开中方审查。Gallant Metals公司每月从中国拿到200公斤镓,却不敢大批量运输,因风险太高。这场绕道游戏,成本高昂却利润丰厚,凸显了美国市场的饥渴。
价格图表揭示了这场博弈的代价。镓、锗、锑的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紫线、红线和蓝线如惊涛骇浪般上冲。中方管制前,这些矿物供应稳定;如今,海外市场供应紧张,美企即便冒险也趋之若鹜。一位高管透露,物流公司“非常谨慎”,大批量运输易引审查。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法律雷区——美国法律未禁采购中国矿物,但中方公告强调:任何第三方协助转运,将面临法律责任。伟凯律师事务所警告,违法者或受罚款、出口禁令,甚至走私罪指控,刑期五年以上。价格飙升下,利润诱惑让企业铤而走险,却也埋下隐患。
稀土(资料图)
中方岂会坐视不理?今年5月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在深圳部署专项行动,誓言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走私和“第三国”转口。商务部发言人疾呼:“加强管制事关国家安全!”各部门联手深挖幕后网络,从严查办案件。这雷霆之举,源于数据警示:泰国和墨西哥今年跃居中国锑出口前三,而2023年它们未进前十。中方的决心不容小觑——专项行动后,口岸查验升级,违法成本陡增。美企的转运游戏,虽钻了空子,却难逃法网。中国正以行动证明:管制不是虚张声势,而是捍卫核心利益的铁腕。
市场动态如过山车般起伏。尽管美财长呼吁放宽,但中方管制已重塑全球格局。2025年前五个月,美国对锑、镓、锗的进口量反超禁令前水平,足见需求刚性。然而,供应链的扭曲让价格高企,美企利润空间被压缩。Publican平台指出,贸易数据难追踪参与公司,但趋势清晰——中方管制效果初显,却需持续发力。这场博弈中,中国稳握主动权:矿物供应主导地位,让美国不得不低头。美方若真求合作,就该解除制裁,而非靠绕道伎俩。国际舆论中,中方立场赢得共鸣——公平贸易,不该是单边游戏。
稀土(资料图)
这场矿物之战,结局远未定论。中方出口管制是反制霸权的正义之盾,美财长喊话暴露其脆弱本质。而泰国、墨西哥的转运路径,只是权宜之计,难解根本矛盾。数据如镜:3834吨锑氧化物进口量,昭示美国依赖的深度;5月专项行动,彰显中国执法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