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水能有多赚钱?
农夫山泉靠卖水,出了一个首富。
如今,一个泰国人在中国卖椰子水,居然也能做到上市。
6月30日,if椰子水母公司 IFBH Limited(以下简称 IFBH),去港股敲钟了。仅一天时间,IFBH就受到资本热捧,市值飙到百亿港元。
然而,谁能想到,IFBH 偌大的资金盘子背后,竟然只有46名员工,3名财务人员,43个人盯生产线。
2024年,IFBH公司人均收入高达2500万元人民币,这让“矿泉水大王”钟睒睒都拍手称赞,砸钱入股。
这个泰国的IFBH到底是个啥来头的公司呢?
有意思的是,IFBH公司九成的收入,是中国年轻人贡献的,但公司却没有一名中国员工,而更戏剧的是,幕后操盘手是泰国纺织巨头太子爷。
if椰子水的创始人彭萨克,是一个地道的泰国人。出身泰国商贾世家,毕业于美国知名学校,研读工商管理。
“我想喝没有添加剂的健康水。”
一个普通的想法,在生意人眼中,不仅是新产品的催化剂,还可能成为支撑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
可以说,if椰子水的成功,每一步都踩在风口上。
2013年,彭萨克创立了IFBH公司,同年开始用if品牌切入食品饮料赛道。
依据彭萨克的设想,IFBH要小而精,要实现人效最大化,46个人足矣。
5名研发骨干,专注if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完善生产工艺,为工厂能保质、保量、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20个销售与营销专员,专注if品牌的市场监测与需求解码,同时多渠道推广曝光if品牌;
剩下21人,负责仓配、财务和人力等后台工作。
因为IFBH的生产、物流、分销三个重头业务都不在总公司,全由外包公司独立操作,所以被很多人戏称为“三无公司”。
彭萨克非常精明,他就是要让IFBH用最少的人力,去撬动外包公司,创造没有天花板的产值。
说白了,就是IFBH让出一部分利润给第三方公司,用这些钱去刺激和推动第三方公司做业务,最终跑通IFBH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怎么运营、谁负责什么、钱怎么用”都定好后,IFBH的if椰子水开始在泰国曼谷的唐人街开店售卖。
很快,if椰子水“即开即饮”的创新模式,迅速走红。
接着,IFBH就开始思考,要走出国门,扩大销售范围,不过优先布局哪里更利于发展呢?
中国人口多,消费空间大,关键是中国自己的椰子水品牌还在培育期,市面上多以进口的为主,且都在试水期。
谁能拿下中国市场,未来的回报不可限量。
2015年,IFBH决定先到中国香港探探路,没想到if椰子水居然横扫香江,2016年一举夺魁。
试水成功后,IFBH信心倍增,2017年,彭萨克带着if椰子水,直奔中国内地,准备掏空国人口袋了。
2017年,if椰子水借道Ole'和City Super两大高端商超,首先进军中国一线城市。
只不过,当时椰子水在中国内地市场是新兴产品,多数以进口为主,卖得比较贵。
再加上,多数椰子水是纸盒包装,看着跟椰汁或椰奶很像,容易让人分不清。
据说整个电商平台的椰子水销售额加一块,都凑不齐4000万元。
最终,if椰子水也因为价格太高,卖了个寂寞,IFBH连具体的销量都没好意思公布。
只要镰刀磨得够锋利,总能撕开消费者的荷包。
彭萨克觉得,每个产品都有被需要的可能,关键在于挖掘出需求点。
因此,IFBH不是选择立即撤柜,而是按兵不动,等待时机,寻找突破口。
随着科技与狠活儿在网络上的发酵,IFBH发现“添加剂”成了舆论焦点,能迅速引发中国消费者极大的情绪。
2018年,IFBH对准中国人的痛点,把“添加剂”作为突破口,以“100%椰子水、零添加”为口号,配合可视化的透明包装,大力宣传推广if椰子水。
短短几天,来自泰国的if椰子水,仿佛抓住了流量密码,席卷各大平台,快步上架高端商超,成了人们争相购买的对象。
if椰子水乘胜追击,又基于不同人群的需求,做了三个可选款。
1L家庭装,量大,开罐后可同时满足家庭饮用,烹饪椰子鸡火锅,及自制椰子水咖啡饮品的需求;
350ml运动装,精准覆盖健身房场景与高净值都市人群,满足他们时间紧,需快速补充电解质,恢复体能的需求;
200ml迷你装,专为儿童市场量身定制,解决孩子想喝甜水,家长既想满足,又不清楚选择什么的两难的问题。
精准狙击消费者痛点,if椰子水从进口小众货,一路杀进畅销品行列。
2020年疫情暴发,居家隔离催生的健康焦虑,直接把if椰子水从进口货架推向了中国家庭的冰箱C位,成了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的老大。
if椰子水能高歌猛进,除了结合用户需求做精准定位外,还能借助线上多打广告、线下多铺渠道的方式,反复刷存在感,持续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当瑞幸生椰拿铁点燃12亿杯狂欢,if椰子水一把梭哈李佳琦、肖战,单月销量暴增300%。
通过与大IP合作,网红给用户种草,顶流明星拉动网民参与话题活动,双管齐下,引导大家实际购买;
打通电商和实体渠道,推动if椰子水走进大众消费场所。
7年时间里,中国人愣是你一瓶我一瓶,硬生生把这个来自泰国的if椰子水,喝成了中国椰子水市场的“榜一大哥”。
IFBH借势腾飞,从无名之辈跃居全球椰子水赛道亚军。
2024年,IFBH公司以11.6亿元人民币的年收亮眼收官,更是在2025年斩获港交所上市席位。
不得不说,彭萨克是把中国供应链玩成“提线木偶”的狠人!
有人说,如今港交所的铜锣不够用了,什么人都能去上市,什么韭菜都割。
说实话,if椰子水的成功和繁荣下面,也暗藏了不少危机和风险。
第一个就是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if椰子水是从泰国椰子中提炼出来的,然而气温、台风、病虫害都会影响椰子的产量,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可能会减产。
还有冷链运输中的隐患。
if椰子水从泰国运到中国,从厂家到用户,过程中的极端天气、贸易形势或税率法规的点滴波动,都可能增加运输成本。
另外,同类产品还在不断涌现。
例如,主打专业调饮,深受咖啡、奶茶爱好者好评的菲诺;聚焦运动健康人群,强调天然补水功能的椰泰;覆盖生活场景,且经济实惠、普适口感的超吉椰。
它们中的每一款,都可能成为if椰子水的替代品。
if椰子水如今是IFBH的生命线,它的成败,将直接影响IFBH的存活和发展。
对依赖单一产品比重过高的问题,其实,IFBH已经在筹备战略转型了。
例如,去越南建厂,降低原料、生产和物流环节的潜在隐患;做社区团购,广开渠道,分散风险;研制美妆和椰子乳产品,主要应对市场上同类产品过多,以及公司核心产品单一的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深耕,如今国内椰子水市场已经“成人”,截至2024年,整个市场规模已经超过70亿元,相关品牌超过50个。
if椰子水的市占率这几年,依然是遥遥领先,占到3成市场份额。
目前IF上市还只是第一步,虽然上市第一天市值冲过100亿,但截至现在,股价却下跌了近3成。
未来IF如何在产品保质的同时,扩大发展,继续创造口碑和销量佳绩,是个充满未知的挑战。
不过if椰子水的热卖,也值得许多国内的创业者深思。
在一片红海之中,如何找到商机,靠的不仅仅是天时地利,还要瞅准消费者的痛点,深谙消费者心理,才能掌握财富密码。
当泰国椰林的风吹不进价格战的硝烟,这瓶被喝上市的“电解质神话”,能否逃过网红魔咒?资本赌的或许不是椰子水,而是下一个收割“健康焦虑”的超级符号。
-END-
参考资料:
1.新华网:《46人撑起11亿市场:IF椰子水还能走多远?》
2.新浪财经:《爱喝椰子水的中国人,“养肥”一个泰国富二代》
3.红星新闻:《if椰子水母公司上市首日盘中涨超65%,钟睒睒持股私募打新已赚1583万港元》
作者:牛玉英
编辑:柳叶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