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7 月,市场可能会呈现指数突破上行,科技非银等进攻性板块占优的格局。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财政指数的发力和消费的韧性,使得二季度总需求增速进一步边际改善,使得即将到来的中报业绩期,在科技、消费、中游制造领域均存在业绩边际改善的可能,半年报披露窗口期成为A 股有利的上行动力。尽管高频数据显示出口下半年承压,但是预计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预计下半年总需求仍将保持平稳,经济出现衰退或显著下行的可能性较低。
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大金融,券商,半导体,银行,保险;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参股基金,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大模型,国产芯片,长三角一体化; 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东方财富、中国平安、中际旭创、工商银行、北方华创、包钢股份、中信证券、天风证券、指南针、兴森科技
上半年,全国期货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额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黄金则依旧霸榜商品期货市场。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半年,贵金属仍是期货市场最活跃的品种,包括黄金、白银在内的贵金属期货、期权,成交额占全国市场的17.61%。值得一提的是,黄金期货上半年的成交额已经完全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增长149%。同时,黄金期权成交量也从去年上半年的288.64亿元,飙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017.87亿元,同比大增252.64%。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掀起一波气势如虹的走势,恒生指数相对年初上涨了20%;恒生科技指数与恒生国企指数分别上涨18.68%、19.05%,三大指数勾勒出牛市图景。资金涌入推动牛市,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730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港股这轮行情,不仅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估值折价困局,更引领了中国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体系中的价值重估。
在全球权益市场中,港股绝对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上水平,中长期配置价值仍然较高。展望后市,建议关注:第一,科技板块依然具备较高投资机会。科技板块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盈利增速居前,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未来上涨空间仍然较大。第二,在国内促消费政策刺激下,消费行业业绩增速预期改善,当前估值水平相对较低的港股消费股有望上涨,重点关注医药行业和可选消费行业。第三,在海内外不确定性因素的扰动下,高股息标的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稳定的回报。
近期铜价震荡上行,市场对于后续铜价走势存在一定分歧。商品属性来看,铜矿上游精炼铜矿增产指引及CAPEX非常有限,TC/RC费用持续大幅下调,全球精炼铜矿整体仍维持紧平衡局面;此外,中国经济“稳增长”、美国经济“软着陆”支撑铜价底部,当前市场价格相对合理,铜价若要进一步打开上升通道需要看到国内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以及海外经济的企稳回升,静待新周期到来。而通胀预期的抬升、降息预期的抬升以及美元指数的小幅回落均有望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支撑铜价延续当前偏强震荡的行情。
上证指数继续新高,本周有望站上3600点,这里还只是为了突破去年新高做铺垫,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期货更加疯狂,这种预期导致的市场变化,目前市场以情绪端为主,耐心等待“反内卷”政策细则或者政治局会议的定调。资源品板块原油、多数工业金属价格上涨,中游制造领域工程机械销售放缓,消费服务板块空冰洗彩零售额四周滚动均值同比增幅收窄,金融地产中商品房销售累计同比降幅扩大,公用事业燃气价格上行。
创业板指数站上2300点后今年2月到3月的套拉盘基本被“解放”,但是想创出去年新高势必比沪指要难,除非接下来的走势出现连续大涨的盘面。目前位置耐心等待市场情绪释放,等待反弹结束后的卖出保值机会。综合盈利、行业景气和交易等维度,7 月份行业配置方面重点围绕中报业绩预期增速较高或者有所改善的领域布局,行业推荐重点关注:电子(半导体)、机械(自动化设备)、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国防军工、有色金属(工业金属、贵金属、小金属)、计算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