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榴莲来“留学”!35家泰国企业扛着土特产来广州“拜师学艺”了!在8月15日开幕的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参展的泰国企业坦言:目标不是卖货,而是学习中国电商秘籍,补齐自家跨境服务的短板。
本届跨交会以 “外贸新动能·数字新未来” 为主题,展览面积超4万平方米,展期持续至8月17日,不仅汇聚了9个RCEP成员国领馆代表,更吸引1000余家供应链企业、42家国际跨境电商平台参展。其中,广州美妆、佛山家电等18个优势产业带以联盟形式设主题展区,集中展现跨境电商 “中国力量”。
泰国以主宾国首秀跨交会:
35家企业来取经,盼借中国经验补全跨境服务短板
8月15日上午,广交会展馆A区2.2馆的泰国国家馆人头攒动。35家泰国企业首次以主宾国身份亮相,展台前堆砌着冻干榴莲、冬阴功风味调料酱、芒果干等特色商品。
8月15日,跨交会,泰国企业展区。
泰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处领事陈丽玲透露了本次泰商组团参展的深层诉求,“这一次我们带企业过来是过来学习经验的,泰国企业暂时还未在电商平台建立售后服务体系,希望能够借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经验。”
现场,来自泰国的参展商积极寻求进入中国市场。参展商蔡宜廷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参展,其调味品和水果制品瞄准中国代理商,希望通过跨交会找到更多合作伙伴,并通过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商品推广。
泰国参展商蔡宜廷表示,非常希望扩展中国市场。
陈丽玲透露,泰国商务处正与中方机构合作推进“中小企入华”项目,拟将跨境电商打造成中泰双边贸易的新样板,“我们未来会有好几个项目是扶持泰国企业从事跨境电商,从而促进中泰双边贸易。”
广东试点10个“跨境电商 + 产业带”
县域经济成新增长极
本届跨交会释放的行业信号表明,跨境电商已进入全链路竞争阶段。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24年,广东跨境电商规模在九年间扩大66倍,年均增速60%,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超过三分之一,拥有跨境电商上市16家。
目前,广东首批10个“跨境电商+产业带”试点启动,从中山灯带联盟到惠东女鞋产业带,产业带与平台深度绑定,县域经济正借力“小单快反”等模式,成为新增长极。
跨交会,广州,SHEIN展区展示了多款来自产业带的出海产品。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劲松指出,当前广东正锚定跨境电商示范省目标,聚焦三方面加力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一是抓“跨境电商+产业带”,3年内打造30个优势产业带、培育300家骨干企业;二是抓“跨境电商拓展新市场”专项行动,协同头部电商平台,链接国内国际,开拓全球市场;三是做强广州、深圳、粤东三大电商发展极,带动全省21个跨境电商综试区提档升级。
跨境电商龙头企业SHEIN展示了其柔性按需供应链模式及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成果。
SHEIN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家曾依赖欧洲订单的惠州鞋厂,通过SHEIN“小单快反”模式,工厂规模扩建至3倍,员工翻番。在汕尾,珠宝商吴超借助SHEIN数字化工具定向开发海外需求,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SHEIN展台公布的“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显示:截至今年6月,该计划已覆盖全国近400城,较去年新增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佳木斯等边远地区,预计全年通过180场产业带活动带动企业出海。
关税调整成行业热点
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成新方向
在全球关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本届跨交会上,跨境电商卖家如何应对关税挑战,是热点话题之一。
俄罗斯跨境电商OZON中国区高级招商运营经理Kylie表示,在关税影响下,平台通过提供全时在线客服、招商经理协助等扶持政策,鼓励新入驻中国卖家。
“俄罗斯市场被认定为全球电商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目前,他们对中国需求比较高的产品有几大类。第一类是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及周边设备。第二类是时尚高端男装、女装、童鞋、箱包以及配饰。第三大类是家居,涵盖DIY工具、五金工具、渔具、户外用品等。第四类是母婴产品,其中玩具尤为突出,广东潮汕地区的玩具卖家与我们有积极的合作。”Kylie表示。
“广东地区的外贸企业数量庞大,集群效应明显,供应链非常成熟且高效灵活。”焦点科技相关负责人杨明透露,应对关税冲击,合作伙伴普遍有三种策略:观望调整、开拓新兴市场以及加速本地化运营。
杨明表示,开拓新兴市场是必然选择。“近几年,我们特别关注中东等新兴市场,比如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有大量的基建需求。同时在南美市场,中国产品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也能满足当地快速发展的需求。我们推出了新一轮计划,利用自身平台资源、流量资源和增强能源资源投入,重点推动轻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