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头事件”又有新进展。相关承包商已在配合调查。 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最终结果。 我们先来看看“鼠头事件”的时间线。 6月1日,“鼠头事件”曝光。
江西某高职院校学生在食堂吃饭时发现食物中有“异物”,从外面看酷似老鼠头。 该学生将视频发布到网上,引发网友热议。 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和清洁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6月3日,学校发布公告称,经确认, “异物”是鸭子的脖子,不是老鼠的头。 当地市场监管局也发声了,这位负责人对着镜头说, 反复对比,确实是鸭脖 .
“异物”看起来太像老鼠头了。 外面有明显的长毛,白色的条带,黑乎乎的样子,真的很难让人联想到鸭脖。 话虽如此,有关部门给出的鸭脖论据并不能说服网友。 为此,江西省教育厅介入,随后江西省各部门联合成立了调查组,势必下定决心查个水落石出。
官方表示,具体检测结果需要3到5天。 事发已经过去十多天了。 按照官方的截止日期,无论“异物”是老鼠头还是鸭脖子,检测结果都应该出炉。 根据网上查询的资料,一般食品检测半天就能出结果,慢则两天。 以此推论,视频中“异物”的科学检测结果也应该出来了。
根据当今先进的科学仪器和分析技术,确认是鸭脖或老鼠头,技术上肯定没有问题。 那么检测结果迟迟没有出现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成果本身没有任何私心,它们就是它们,没有商量的余地。 如果检测结果证实“异物”确实是老鼠头,将公然推翻校方的说法,也将毫不留情地反驳市监局新闻发言人“反复比对,确实是鸭头”的说法。脖子”的演讲。 检测结果需要人来公布。如果是老鼠头的结果,检测结果的发布很可能面临重重困难。 如果检测结果是鸭脖,没有理由超过十天没有检测结果。 此时,各部门也陷入了困境。 如果检测结果是鸭脖,“皆大欢喜”,如果不是,很多部门确实会面无光彩,多少有些尴尬。 事发10多天了,是是非非,该是检验结果的时候了。
如果有了结果,一味拖延,那么负责调查这起事件的相关部门,必然会失去在老百姓心中的可靠形象,得不偿失。 存在的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问题。出现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整个社会的氛围更加和谐。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不悔改。 最可气,甚至最可恨的是,他不听劝告,不听外界声音,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 古人常说,听两则明,听一则暗。普通人的心中总会有一个秤砣。多听取老百姓的声音和建议。不难判断是鼠头还是鸭脖。 如果老百姓的声音被忽视,甚至充耳不闻、置若罔闻,很可能会处于偏听偏信的状态。显然,这种状态是不受欢迎的。 事情其实很简单。 “异物”确实客观存在,但究竟是鸭脖还是鼠头?光靠外观是不够有说服力的,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快速确认。客观的科学检测结果通常在几天之内就会给出,不管结果是老鼠头还是鸭脖,一切猜测都可以尘埃落定。 但如今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10多天,化验结果也迟迟没有出现。毫无疑问,它消耗了大量的公信力,失去了很多普通人的耐心和信任。 简单的事情就应该简单的处理。 希望我们以后能敢于正视问题,不遮遮掩掩,诚实守信,不说谎,因为说一个谎,需要用1000个谎言来掩盖。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没有互信了。 当空气中缺乏信任时,那将是非常可悲的。
上一篇:官方鼠头鸭脖事件异物为老鼠头
下一篇:135名中考生身份证被洪水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