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媒体 撰稿人 舒志娟/文 王婧雅/编辑
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泡泡玛特创始人兼CEO王宁用“收获了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来形容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并表示,相较于亮眼的数字,集团更关注增长的健康度。
他表示,“虽然业绩增长对于我们非常重要,但相比数据我们更关注健康度,增长的速度只是一个结果,我们更关注增长背后的小数字。”
C罗把Labubu挂在球包上的视频爆火,第二天“C罗同款”便被市场炒到400美元;Lisa、蕾哈娜、贝克汉姆等各路明星轮番“晒娃”,Labubu在社交媒体上火得一塌糊涂;北美首发时,为了抢到它,洛杉矶门店凌晨四点就排起千米长队……今年上半年,Labubu彻底火了。
根据泡泡玛特(09992.HK)半年报,今年上半年,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实现营收48.1亿元,占总营收34.7%。“尽管LABUBU持续破圈,但销售占比依然非常健康”,王宁在业绩会上表示,“上半年销售占比不超过35%,而且这是包括LABUBU、ZIMOMO、MOKOKO在内的THE MONSTERS系列的占比。”
除此之外,泡泡玛特还有4大IP收入破10亿元,13个IP收入破亿元。正是在IP矩阵带动下,泡泡玛特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4.4%至138.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362.8%至47.1亿元,均超去年全年水平。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LABUBU火爆出圈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泡泡玛特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并因此获得多家券商机构力挺。其中,摩根大通维持其“增持”评级,中信里昂亦重申“跑赢大市”评级,并将目标价上调至318港元,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信心。
财报显示,上半年,泡泡玛特不仅实现了业绩的强劲增长,毛利率也同步攀升至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毛利率的提升,泡泡玛特首席财务官杨镜冰表示,海外市场定价较高且销售占比提升,贡献了4个百分点的增长。不仅如此,集团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外采商品比例,推动毛利率再提升1.5个百分点的同时,授权费、模具费等占比下降,进一步带来0.8个百分点的改善。
与此同时,用户规模也在快速扩大。数据显示,上半年泡泡玛特中国内地新增注册会员1304万人,累计会员达到5912万人。
在王宁看来,相较于短期业绩,他更关心LABUBU成为世界范围IP背后的意义。他指出,LABUBU成为全球符号,意味着其价值挖掘才刚刚起步。尽管存在众多可开发的品类与方向,该公司仍将保持产品开发的克制,聚焦IP内涵的深化,避免过度开发。比如泡泡玛特本周会发布迷你版LABUBU,以前消费者把LABUBU挂在包上,可能从下周开始就可以挂在手机上,它的使用场景会更多,成为受欢迎的超级爆款。
此外,他也表示LABUBU背后的THE MONSTERS精灵天团还有其它IP。事实上,该精灵天团的其他IP也热度不小。例如ZIMOMO曾凭借一首“大首领之舞”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现象级刷屏,当欢快的舞曲节奏配上ZIMOMO偶装朋友强劲的舞蹈风格,瞬间吸粉无数。另一家族成员MOKOKO则是凭借甜美温柔的风格成为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的人气明星。
针对市场关注的单一IP占比问题,王宁认为,泡泡玛特是一家平台化的潮流公司,旗下每个IP各具特色,LABUBU占比不超过35%,恰恰是公司平台化IP运营能力的体现。同时,他指出,更多原创IP的推出,表明泡泡玛特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健康的平台化体系,能够高效分配资源至不同IP,让每个IP都有独特表达。
国际化战略全面提速 未来将进军中东等新兴市场
LABUBU的全球走红,成为泡泡玛特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的重要催化剂。上半年,在中国区市场稳健增长的同时,三大海外区域均实现跨越式发展。财报显示,亚太地区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美洲市场营收22.6亿元,同比激增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2%。
国际化战略爆发表现,甚至超出泡泡玛特的预期。王宁直言,今年美国和亚太地区增长很快,已经充分的证明了泡泡玛特可以成为一个全球影响力的消费品。
业绩增长的背后,线下渠道扩张成为重要支撑。截至6月30日,泡泡玛特已在全球18个国家运营571家门店,上半年净增40家;同时布局2597台机器人商店,净增105台。分区域看,中国市场门店增至443家(净增12家);亚太地区零售店从64家增至69家;美洲从22家增至41家;欧洲及其他地区从14家增至18家。线下渠道收入增幅分别达到203.5%、744.3%和569.6%。
线上渠道表现更为亮眼,部分区域增速远超线下。泡泡玛特在亚太、美洲、欧洲及其他地区线上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46.7%、1977.4%和1358.7%。目前,泡泡玛特官网已覆盖37个国家,其中34个国家同步上线了自研App,并针对不同市场实施差异化运营。如在东南亚,通过Shopee与Lazada等本地平台,触达本地消费者。另据七麦数据监测,上半年,泡泡玛特APP一度登顶美国区APP STORE购物排行榜。
二季度以来,泡泡玛特全球热度显著提升,一方面产品开发精准契合潮流趋势;另一方面,在欧美核心商业地产开设的门店成为明星、意见领袖的打卡地。产品自带强社交属性,通过他们的自发传播,进一步加速了业务增长。他进一步指出,美国作为全球潮流风向标,其快速增长带动了全球口碑与品牌效应,同时当地丰富的娱乐产业人才也为全球化团队提供了支撑。
据泡泡玛特联席首席运营官文德一介绍,未来,泡泡玛特将聚焦中东、南亚、中南美及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同时,继续在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意大利米兰、美国纽约等核心城市推进旗舰店及旅游零售门店的布局,预计年底海外会超过200家门店。
不过,快速扩张也带来产能挑战。泡泡玛特供应链中心总裁袁俊杰表示,当前毛绒品类市场需求激增,尽管产能已同比提升10倍(8月突破3000万只),但仍处于快速追产能阶段。泡泡玛特将优先把产能提升至能够充分满足全球需求的水平,同时通过材料研发、自动化技术投入等手段保障长期供应能力。
持续挖掘IP价值 商业生态日趋完善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IP的深度运营仍是潮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泡泡玛特不断突破原有业务边界,系统性地拓展IP价值,将影响力延伸至饰品、主题乐园、积木等创新领域,构建更加立体的商业化生态。
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上海开设了HIRONO小野品牌首店,产品覆盖潮玩、潮流服饰、艺术生活家居、雕塑等品类。这一布局有效推动该IP实现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197.0%。与此同时,新锐IP星星人快速崛起,凭借多品类产品矩阵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上半年贡献营收3.9亿元。
创新业务探索亦不断深入。今年4月,泡泡玛特城市乐园部分区域进行设备升级,新增多个主题场景和游乐设施;6月推出的“闪闪夏日”主题活动以及星星人“好友见面会”迅速成为流量焦点,在社交平台引发现象级传播。数据显示,相关活动带动周边商品销售额环比增长80%,显示出“IP+线下体验”模式的强大协同效应。
谈及未来,王宁表示,公司正持续推进集团化与国际化战略,对IP延展和多元化业务充满信心。除核心的毛绒、手办产品外,乐园、数字娱乐等新业务已成为重要探索方向。以北京乐园为例,尽管上半年因升级改造关闭约50%运营面积,客流量和总收入仍超去年全年。他透露,乐园即将推出1.5版本,并规划规模扩大一倍的二期项目,持续优化沉浸式体验内容。
在业内看来,泡泡玛特加码乐园、游戏等新业态,核心在于做厚IP价值,通过线下强体验反哺主业,孵化新增长曲线。这一布局不仅有效延伸IP生命周期,更标志着其以潮玩IP为核心、多业态协同的商业生态日趋丰富与完善。
也有观点认为,依托乐园、衍生商品等多元载体,泡泡玛特不仅能够持续激活IP生命力,更有望突破原有业务天花板。随着新IP、新系列以及创新业态的陆续落地,公司的成长空间正在进一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