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兔子急了也会反击,更何况印度可不是一只温顺的小兔子。2025年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决定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50%的关税,这一举措也刷新了全球贸易史上的关税记录,成为历史上最高的关税之一。不到三天的时间,印度总理莫迪便采取了反击措施,冻结了总值36亿美元的美国军购订单。此举让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应声下跌了4.2%,此外,莫迪政府还对美国肯塔基州的波本威士忌征收了150%的惩罚性关税,精准地打击了特朗普的“红州”票仓。这场贸易战的火药味迅速弥漫,印度的回应毫不示弱。
就在美国驻新德里大使馆外,抗议的拖拉机车队高举标语的时候,印度财长西塔拉曼在背后悄然宣布了一项举措:印度央行决定启动以人民币结算的俄罗斯石油交易,每日进口180万桶俄油。这一举动显然是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回击,同时也标志着印度在全球经济战略上的深刻转变。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直指印度的经济命脉,班加罗尔的制药企业每出口一瓶药品反而要倒贴2美元;富士康也迅速将iPhone零件订单重新转回到中国。而印度的服装和纺织品出口成本,突然比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越南高出了30%,让许多制造商和出口商陷入困境。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的评估指出,全国约70%的输美产品受到了这种高额关税的冲击。然而,真正刺痛莫迪政府的是美国商务部的暗示——要求印度向美国乳制品市场开放。这一要求直接威胁到了北方邦数百万奶农的生计,并且触及到了印度教的禁忌。乳业巨头帕特尔家族深知这一让步可能带来的政治后果,连夜与莫迪会面并警告他:“如果做出妥协,明年的大选就完了!”
在这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冲突下,印度迅速将目光转向了中国。就在特朗普关税生效的前一周,印度外交部东亚司长陶德频繁调整安全方案,最终迎来了中国外长王毅的访问。这是三年多来中国外长首次访问印度,也标志着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谈的重启。边境地区的紧张氛围有了缓解,印度士兵接到新指令,开始与中国巡逻队交换糖果,而不再是对峙。更为显著的破冰发生在经贸领域,印度民航部紧急批准了中印直航复航计划,五年来中断的航班将于9月恢复;北阿坎德邦和里普列克山口等边贸点也开始准备重开。此外,印度政府悄悄放宽了中资股权审查的上限至24%,使得中国龙旗科技与印度迪克森科技的合资公司从中受益。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印度已经开始主动寻求与中国更加紧密的合作。
与此同时,俄罗斯成为了印度与中国关系更加亲密的关键纽带。当特朗普威胁要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100%的关税时,莫迪不仅没有退缩,反而逆势而行。在七国集团峰会结束后,莫迪立即飞往莫斯科签订了大宗石油交易合同,印度央行也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俄油交易,每年为印度节省了24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一举动被美国国务院无奈地承认,称印度“用卢比撕碎了制裁网络”。俄罗斯自然没有忘记印度的支持,提前三个月交付了S-400导弹,并且两国的武器交易量在2025年逆势增长了40%。在此背景下,俄罗斯也积极推动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对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这种中俄之间日益加深的合作为印度提供了新的战略参考,尤其是在全球政治风云变幻之际。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2500亿美元,本币结算率飙升至95%,这使得两国能够避开SWIFT系统的制裁。俄军也首次向中国指挥官开放了远东战区的指挥所,双方更是共同规划了联合研制远程轰炸机的项目。普京在公开场合举起钢笔,讽刺那些总是谈规则却将航空母舰开到别人家门口的国家,暗示中俄的合作正成为一种新的战略模式。
印度显然看到了机遇,金砖银行即将推出人民币结算的债券,沙特的光伏项目也开始与中国硅片和印度逆变器相配套。这一系列的合作让印度有了勇气进行战略转向,尤其是在美国对其发起贸易战时,印度主动出击、与全球南方国家结盟,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美元结算的格局。
印度的战略调整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反应,也带有深远的政治意图。在全球金融秩序成为制裁工具的背景下,印度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间接削弱了美元的霸权。王毅在访印前明确指出:“中印同属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龙象共舞才是正道。”目前,中印之间的贸易额已经突破1300亿美元,印度稳居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在全球反对单边主义的氛围中,发展中国家开始集体行动,重新塑造贸易秩序。就在印度的拖拉机车队包围了美国大使馆、浓烟四起之时,莫迪的专机已经准备好飞往天津。这一次,印度总理不仅带着上合峰会的文件,更背负着28亿人对抗单边霸权的期望。在美中俄大三角中,印度精准地找到了自己的关键支点,彻底打破了旧有秩序,准备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