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市场的剧烈波动,无疑给投资者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市场的“主力军”——主力资金,在短短一日之内便撤离了高达1720亿元,这一数字之庞大,堪称近期罕见。尽管大盘整体并未出现崩盘式的下跌,但创业板指数却遭受到近3%的重创,普跌行情蔓延至全市场,超过4000只股票黯然收跌,仅有约1200余家股票艰难地维持住了上涨的势头。尤其是那些重仓科技股的投资者,此刻想必心情已然跌落谷底。
细观各项市场指数,便能清晰地感受到市场的“冷暖”。上证指数表现出相对顽强的韧性,仅微跌0.45%,收报于3858点,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银行等权重板块的奋力护盘。相比之下,深证成指则显得逊色不少,下跌2.14%;而创业板指数的表现最为惨淡,重挫2.85%,收于2872点,几乎将7月以来的大部分涨幅悉数吞没。这种“深强沪弱”的市场格局,明显透露出资金正在积极地进行大规模的调仓换股。
市场的成交量也随之大幅放大,显示出交易的活跃度。两市合计成交额达到了惊人的2.87万亿元,较前一日增加了约1250亿元。当一边是成交量的急剧放大,另一边却是股价的普遍下跌,这清晰地表明,恐慌性抛盘正在逐渐吞噬市场的信心,大量资金选择“落袋为安”,纷纷出逃。
昨日的盘面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科技股板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重灾区”,其中CPO概念板块遭遇了5.6%的暴跌,通信设备板块也下跌了5.01%,半导体板块更是下跌了4.47%。具体到个股层面,如德科立这类股票,单日跌幅高达14%;而像长飞光纤、景旺电子等算力硬件领域的龙头股,在盘中甚至一度触及跌停。那些前期涨势最为迅猛的科技股,昨日的下跌也最为惨烈。
然而,在科技股一片哀鸿遍野之时,银行板块却逆势上涨了1.69%,扮演了市场“定海神针”的角色。渝农商行、招商银行等银行股的涨幅均超过了3%。与此同时,黄金板块也成为了资金追逐的避风港,西部黄金和湖南黄金双双涨停,在市场普遍下跌的背景下,这些具有防御属性的板块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从主力资金的流向来看,市场行为更加清晰。主力资金的净流出高达1720.68亿元,这无疑释放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然而,资金流出的方向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银行板块吸引了32.38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成为昨日最受资金青睐的避风港;石油行业和通用设备板块也分别获得了5.04亿和5.09亿的资金流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技板块遭遇了大规模的抛售。通信设备行业净流出了191.52亿元,互联网服务板块流出了160.35亿元,半导体和软件开发板块则分别流出了160.15亿和135.92亿元。资金的去向一目了然,从科技股涌出,流向了更具防御性和稳定性的板块。
在个股层面,市场也普遍呈现出“哀鸿遍野”的景象。全市场的整体赚钱效应仅为23.69%,这意味着大部分投资者都未能从昨日的市场波动中获利。涨停的个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汽车和公用事业等板块,例如天普股份实现了惊人的8连板,兆新股份和ST威尔也实现了4连板。但与此同时,跌停的个股数量也不容小觑,有76只股票的跌幅超过了9%。
这波突如其来的市场调整,背后有多重因素的交织。首先,前期市场的涨幅过大是技术性回调的主要诱因。自4月8日以来,沪指已累计上涨27%,深指更是飙升40%,创业板指则高达68%。如此迅猛的上涨,使得获利盘积压严重,技术层面本身就存在着回调的需求。其次,部分科技股的估值水平已然偏高,例如CPO板块的平均市盈率飙升至85倍,部分龙头股的业绩增长速度难以支撑如此高的估值,资金选择在此刻获利了结,也是合乎市场逻辑的反应。
国际金价的持续走高,直接推动了黄金股的强势表现。现货黄金价格已突破350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为黄金板块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而银行股之所以能稳健逆势上涨,得益于其良好的中期业绩预告以及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在市场动荡时期,其避险属性自然吸引了资金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概念板块昨日也展现出一抹亮色,午后逆势拉升,秦川机床一度涨停。这与市场传闻特斯拉明年第三季度将上调量产指引的利好消息不无关系,资金情绪再次被点燃。
从外资动向来看,北向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出状态,但细究其构成,深股通的净流出更为显著,这表明外资正在逐步减仓深市市场中的科技成长赛道。
两融余额虽然依旧处于历史高位,但科技成长股的融资余额占比已然不低,特别是在半导体设备板块,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58%。如此高的杠杆水平,一旦市场出现回调,极易引发融资盘的强制平仓,从而放大短期的波动风险。
市场连续四日成交额均突破2.5万亿元,而历史数据显示,这一成交量级往往与阶段性的市场高点相伴而生。昨日出现的放量下跌、个股普跌以及赚钱效应的急剧下滑,无疑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