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
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
“要懂礼貌,要讲诚信”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
“文明礼仪”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又有谁能真正实行呢。“以礼待人”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却有很多人做不到,“以诚相见”看似也很简单,却有许多人违背了诚信。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做不到“以礼待人,以诚相见”,有一个人他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家长给的零用钱都不够花。不够花就回家向家长索要,如果要不到,便向同学们借,答应了明天还,可过了好几天不还,
最后同学们都不借钱给他,他还去抢。一天,我看到这样一个人,别人都在排着队买快餐,他却一下跑过来差队,还说:“今天怎么这么多人?这要等多久啊!”
这时他后面的老奶奶说:“哎!小同学,你得按顺序排队呀,你怎么能差队呢?这样可不好啊!”那人却说:“我这不是正在排吗!”说完他把别人的餐椅拉过来就做,吃完快餐后转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