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怎么改变?
孩子做事磨蹭怎么办?怎么改变?
很多家长刚送孩子来启乐园时,都会问老师一个问题,我们家孩子做事情太磨蹭了,怎么办?
拿每天早上的起床来说,每天早上,开始做早餐就叫孩子起床。只听他答应着“马上起来了”,半天不见动静,我再催,他又答应着“已经在穿衣服了”,等家长把早餐都做好了,还不见孩子从卧室里出来。
进去一看还在磨蹭着穿衣服呢!连拖带拉,还是穿衣、洗脸、刷牙,每个环节都能一拖再拖,眼看上学要迟到,临出门还会说:“妈妈我的书包还没背”家长在一边干着急,孩子却一直不紧不慢的,你说气人不气人!
很多家长一聊起这个话题来就滔滔不绝,原本自认为还算个温柔的妈妈,但一碰上磨蹭的娃,就立马化身为“母老虎”啦,弄得孩子生气,大人也着急。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孩子做事磨蹭、拖延呢?一直催孩子到底有用吗?下面启乐园就帮大家分析一下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及解决方式。

(一)孩子做事磨蹭拖延的原因
1、缺乏时间观念
很多孩子做事磨蹭并不是他们不想做的快速,而是他们不知道,做这件事情需要多少时间,他们不知道1分钟有多久,也不知道10分钟有多长,所以当家长给孩子说10分钟之内要穿好衣服,刷好牙时,孩子根本不知道10分钟是多长的时间,他们做起来肯定没有紧迫感,磨磨蹭蹭的。
2、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过度保护,孩子缺少锻炼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转,从小替孩子穿衣、洗澡、喂饭......,所有应该替的不应该替的都帮孩子做了,导致孩子对家人产生了过度依赖,等到孩子上小学了,需要自理能力了,却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做起来就磨磨蹭蹭的。
3、孩子能力不足,不能达到父母过高的期望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孩子明明刚会走的年龄,家长却要求孩子会跑,孩子自身能力达不到,做的慢,家长就会感觉到孩子在磨蹭拖延。

4、注意力不集中,持续性欠佳
小孩子本身好奇心很强,自控能力又不强,很容易被别的东西吸引,导致注意力分散,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孩子动作行为的减慢。
另外,感统失调也会造成孩子动作笨拙,注意力不集中,而解决感统失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接受专业的感统训练。
5、家长对孩子要求过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家长说孩子在学校写作业、做事情很有效率,一回到家里就不行了。那是因为很多家长习惯性对孩子唠叨,在家长看来,自己唠叨是因为孩子自身存在问题,但是对孩子来说,家长一直的唠叨,就是无形中给他们施加压力,尤其是男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你越是催我,我越是不做,一来二去,在家长看来孩子就是做事磨蹭,但是却没有注意到孩子真实的想法。

二、解决孩子做事磨蹭、拖延的方法
1、给孩子建立时间观念
家长可以准备一个闹钟,做事情前给孩子设定好时间,比如刷牙洗脸5分钟,提前设置好时间,告知孩子5分钟到了,闹钟会响,让孩子自己感受到5分钟到底有多久。反复练习,孩子会逐渐建立起良好的时间观念。
2、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注意力的提升一方面和孩子的年龄有关,另一方面和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有关。
提升孩子的注意力一方面要杜绝一切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视觉刺激,给孩子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家长可以进行专业的注意力游戏训练,比如:注视追踪、静心训练等。

3、接受专业的感统训练
现在越来越多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好动等现象,很多家长以为是多动症,其实大部分是感统失调,感觉统合是学习一切的基础,学习的基础是专注力!
所以当孩子出现以上情况时,进行训练前要到专业的感统训练机构进行咨询和寻求帮助,由老师对孩子进行综合的能力发展评估来判定。当然也可到当地的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作出诊断。
4、让孩子为自己的拖延“买单”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很多时候,家长苦口婆心、唠唠叨叨的,都不如让孩子自己感受到做事拖延的后果。比如早上起床、吃饭拖延,迟到了,家长可以提前告知老师,让老师给迟到的孩子一定形式的惩罚,让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很多时候一次切身体会比家长说十句话都顶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