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洛希极限?
首先从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这是关于某方面的一个极限值,那么洛希是什么啦?它是一个人名,全名为爱德华·洛希,这个极限值是由他最早计算出的。
爱德华·艾伯特·洛希 (1820.10.17-1883.4.27),法国数学家与天文学家,他的杰出主要表现在天体力学的领域,他的名字被冠在洛希球、洛希极限和洛希瓣等概念上。
洛希极限。所谓洛希极限是指一个天体(一般是较小的)被另一个天体的潮汐力作用,小天体被大天体撕碎的一种极限值(往往是指它们之间距离上的极限)。
换言之,洛希极限是一个天体自身的重力与第二个天体造成的潮汐力相等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如果两者之间的距离小于这个洛希极限值,那么较小的这个天体就会被倾向于碎散或被“撕裂”,继而成为母天体的环
爱德华·洛希的肖像,图:WJ百科
好了,我们来聊聊这个极限值。在聊这个之前,首先我们要熟知我们太阳系最美丽的行星土星——它的美并不在于行星本身,而在于它周围美丽动人的光环。因此人们就会非常的好奇,土星这美丽的光环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这里就要用到洛希极限等相关知识了。
法国天文学家爱德华·洛希 (Édouard Albert Roche,1820-1883)
1848年,他发现了一种毁灭小型天体的方法。我们前面已经多次提到了潮汐力,这是一个大质量天体在附近另一个天体远近两端所产生的引力差。小型天体的直径越大,或者离大质量天体的距离越近,它所受到的潮汐力也就越大。
洛希发现,如果小型天体与大质量天体的距离小于一个极限值,它所受到的潮汐力就会超过它维持自身结构稳定的引力,从而使它分崩离析。这个距离的极限值就是所谓的洛希极限
上一篇:我下班了怎么回复?
下一篇:什么电影中有白玉观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