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社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孩子“社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孩子“社恐”的原因
1、孩子的问题
在孩子1.5-3岁的时候,他们就会处于“害羞”的阶段,在他们3岁左右开始就有同理心,情感也开始变得更加细腻,内心活动也更加丰富。
所以当你要求孩子在很多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时候,他们会有很多担忧的问题,他们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取笑;自己是否有能力表演好;自己是不是会受到表扬;万一搞砸了,会不会被责备等等。
所以为了避免以上尴尬的情况出现,很多孩子就会表现出犹豫、担心、害怕、恐惧等情绪。
2、家长的问题
1)父母经常否定孩子
有些孩子不是一开始就“社恐”,而是被父母否定多了,才会这样,有些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你这样真的很丢脸”、“你每次都这样,大家都不喜欢跟你玩了”、“你大方一点,别总躲在一边”。
在孩子处于害羞的阶段,家长不但没有鼓励他们走出来,反而整天责备他们,孩子就只会越来越害怕,久而久之就干脆封闭自己,做家长口中“不被别人喜欢的人”。
2)父母经常包办一切
有些父母真的非常“贴心”,包办孩子生活中的一切事情,这样他们就根本没有机会得到锻炼和选择。
家长以为这样会让孩子远离危险和失败,殊不知这种过度保护,反而会让他们习惯性躲在舒适区,不愿走出来。
他们被家长过分宠溺,导致性格有点奇怪或者骄傲,变得难以相处,但当他们到了幼儿园,小学就要进入一个大集体中,家长不能每时每刻照顾他们,这时他们就更不知道要怎么照顾自己和跟其他人相处了。
那说完“社恐”的原因后,我们可以排除一下是否踩了坑,如果是的话,现在改正也不迟,接下来就看看要怎么帮助孩子克服“社恐”障碍。
如何帮孩子克服“社恐”障碍
1、接纳孩子
很多人觉得内向、“社恐”都是一些负面的词语,其实并不是,内向的孩子不一定就不好,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我们不能要求他们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需要学会接纳他们,尊重他们。
在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中发表了对许多优秀CEO的研究,从内向和外向的性格来看,研究中发现公司的CEO正好一半是内向的,一半是外向的。他们有不同的领导方式,但是都可以做得很好。
所以,不是外向的人才能走向成功,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纳孩子的性格,才能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进行培养和教育。
2、停止过分干预
很多家长总喜欢围着孩子转,一会帮他做这个,一会帮他做那个,孩子每个动作,每个决定都恨不得替他们完成,这样不是爱他们,反而是害了他们。
要知道,在成长过程中,犯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果他们没有摔倒过,是不会学会站起来的,不要以为孩子还小,替他们做都是应分的,其实很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和试错,只要不是危险的,就尽量不要干预。
例如几个孩子在争抢玩具,如果这次你看到了,替孩子摆平了问题,那日后他自己在幼儿园或者其他地方遇到,他就不懂怎么解决,可能就会选择用抢或者打人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我们跟孩子说,你想要玩这个玩具,你可以跟其他小朋友商量,"能不能轮流玩"或者“你用自己的玩具跟他交换”。
我们给他们提出一些指引,让他们学着去解决社交问题,这样他们才能掌握这些社交技巧,日后才会更加自信地和别人相处了。
3、创造社交机会
首先,我们可以给孩子多创造一些社交的场合,例如多跟孩子去小区、公园、亲戚朋友家里玩,让他们多见见陌生人。
其次,可以带孩子多参加集体的运动,例如可以去打篮球、踢足球、玩游戏等,这些都是需要跟很多小朋友一起协助,这个过程他们就能很好地学会如何跟其他孩子相处,如何表达和展示自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