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商务部突然给几家美国半导体公司发了份要求,得在七周内交出客户名单、定价方式,还有利润细节,没点名,但德州仪器和ADI这些模拟芯片大厂明显被盯上了,这事儿表面是反倾销调查,实际更像是中美科技角力的新一步,也为高层对话提前摸底,铺路。
事情得从一份特别难搞的调查问卷说起,美国公司被要求在三十七天内交出中国市场的交易记录、物流成本,还有本土和亚洲的价格差异,这些东西平时都是公司机密,可中方要的范围太宽了,远远超出一般做法,有员工私下说,这不就是把公司里所有文件都搬去北京查一遍吗。
模拟芯片为啥成了焦点,它不像AI芯片那么热闹,但通信、汽车这些行业离不了它,中国在数字芯片上追得快,模拟芯片还是靠进口,德州仪器这类公司占了中国四成以上市场,这次调查说不定能让国内企业看清自己的底细,也可能让政策真把重心挪过来。
有意思的是,这份问卷的时间点挺耐人琢磨,就在中美高层会谈前两周,中国接连对荷兰安世半导体限制出口,又启动了对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有外媒开玩笑说,这像在谈判桌上摆了一桌情报满汉全席,美国半导体协会私下提醒企业,每个数字都可能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
普通消费者可能想知道,这波操作跟咱有啥关系,短期来看,有些企业会涨中国市场的货价,好弥补数据不透明的损失,长期呢,可能让全球芯片供应链慢慢分开,就像手机厂得备着A供应商和B供应商一样,有工程师说,以前买芯片只看价格和性能,现在得先琢磨政治风险有多大。
这场数据博弈会不会让中美科技脱钩变得更严重,也许就像一位不愿说名字的行业人士说的,当商业机密成了谈判的工具,全世界的电子产品就都成了桌上的一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