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7日)
杭州亚运会迎来倒计时200天
亚运筹办迈入又一个关键节点
56个竞赛场馆
整装待发,静待秋色渐染
共燃亚运圣火
↓↓↓
从去年蓄势再出发,到今天
亚运会各项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大家对亚运的期盼与日俱增
萧山机场T4航站楼正式启用
亚运数字火炬手全球招募
……
每一个节点都提醒着我们
杭州亚运会的脚步愈来愈近
杭州亚运会主题推广曲发布
杭州亚运会官方主题推广曲
《从现在 到未来》及MV正式发布
该曲由1990年北京亚运会歌曲
《亚洲雄风》的演唱者韦唯领衔
汇集体育界与演艺界
武大靖、吴静钰、薛明
肖若腾、龚莉等体育健儿
有来自海内外的近百位有号召力
有创造力的歌手如品冠、周深、艾热等
更有歌唱家如吕薇、白雪等共同完成
杭州召开全民亚运誓师动员大会
7日上午
杭州市举行“我爱杭州 奉献亚运”
全民亚运誓师动员大会
会上
场馆代表陈玉棠、城市管理者代表申光
运动员代表叶诗文
残疾人代表谭玉娇、社区代表莫永伟
国际友人代表Rajni
纷纷发出倡议发言,共保亚运
在誓师动员大会现场
还发布了
杭州市体育场馆惠民十条和
喜迎亚(残)运惠残十条
↓↓↓
杭州市体育场馆惠民十条
亚运场馆惠民。自2022年7月1日起,所有亚运竞赛、训练场馆按照全民健身、专业主导、学校开放、市场运营等模式向社会惠民开放,积极探索惠民措施,加大惠民力度。
低价免费惠民。亚运场馆和公共体育场馆每周免费或低收费(收费标准不超过当地市场价格的 70%)开放时间不少于 70 小时,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时间不少于 330 天,公共体育场馆所属户外公共区域及户外健身器材全天开放。
赛事活动惠民。实施迎亚运“万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奔跑吧杭州”城市定向赛、全民健身全市大联动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形成全市“周周有赛事、月月有高潮、年年有突破”的赛事惠民服务体系。
公益培训惠民。开展科学健身公益培训、免费国民体质监测,推进游泳、球类、操类进亚运场馆;开展迎亚运“万堂专项体育课进校园”,引导青少年在运动中掌握技能、享受乐趣。
专业运动惠民。依托专业特色亚运场馆,引进专业团队,开展专业运动队训练,举办单项专业体育赛事,带动相关体育产业发展;发挥专业亚运场馆优势,培育特色运动项目,吸引特色运动爱好者“潮玩”聚集,开展特色体育普及教育。
文体融合惠民。充分利用“亚运四进”系列活动载体,开展“亚运知识图片展”“唱响亚运”等惠民活动,打造“亚运人文体验点”,推出亚运场馆“探馆日”和亚运场馆一日游活动。
体商融合惠民。场馆惠民开放的同时,吸引惠民便民商业服务项目驻场服务,举办健身公开课、体育夜市等体育促消费活动,更好满足群众健康生活需求。
体育消费惠民。在全市层面发放数字消费券的基础上,市体育局发放全民健身大礼包(体育消费券),各区、县(市)根据实际发放“体育消费券”。
健身场地惠民。自2023年2月20日起,全市1184个学校体育场地(馆)全面对外开放,其中学校室外体育场地905个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室内场馆279个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利用“金角银边”区域建设“10 分钟健身圈”。
数字平台惠民。建设“亚运场馆在线”惠民平台,推进更多亚运场馆和其他体育场馆上线。在浙里办 APP 中搜索“亚运场馆在线”,市民可获得场馆查询、购票订场、培训参观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3月5日,众多市民在杭州大运河亚运公园内踏春、锻炼,这里已经成为周边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潮新闻记者 董旭明 摄
喜迎亚(残)运惠残十条
文体系列融合惠残。充分利用“亚运四进”系列活动载体,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喜迎亚残运会”主题活动、宣讲及宣传等,形成市、区(县)、镇(街)、村(社)四级联动体系,组织覆盖残疾人10 万人(次)广泛参与“家门口”的文体活动、参与未来社区全民健身项目。
观摩赛事优先惠残。充分利用亚运场馆测试赛和专业体育赛事的举办,将专业体育赛事优先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吸引并组织残疾人体育爱好者观赛助赛。组织“移起加油”观赛活动,助力残障人士掌上观赛、一起加油两个亚运。
“有爱无碍”服务惠残。全面提升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品质,完善赛事侧和城市侧的无障碍服务与保障。全市推广“无障碍服务在线”应用场景,实现“无障碍一张图”和“手语姐姐”等服务,持续开展手语新闻、手语气象、手语进校园等节目及活动,深入开展家庭无障碍改造和无障碍社区创建。
亚运场馆共享惠残。依托亚(残)运会场馆,推出针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亚运场馆“探馆日”、亚运场馆一日游和亚运城市体验等“万人体验亚(残)运活动”。
示范共创长效惠残。原则上要求亚运场馆和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向残疾人低免开放,通过增量开发,实现“亚运场馆在线”在线减免。推进残疾人体育运动场所、站点、基地培育,亚(残)运会场馆原则上按照《杭州市残疾人文体示范点创建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残健融合的文体活动,切实保障残疾人享有均等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品牌赛事共融惠残。大力发展残疾人田径、游泳、柔力球、旱地冰壶、特奥日运动会等残奥、聋奥和特奥运动品牌赛事,全市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惠残服务体系,鼓励并吸纳残疾人深入体验杭州马拉松、钱塘江最美绿道徒步大会、全民健身全市大联运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促进赛事残健共融。
特色培训公益惠残。依托亚运场馆,开展公益惠残培训,推进声乐、瑜伽、柔力球、跆拳道、盲人板铃球等特色项目的推广和体验活动,培养千名运动骨干,辐射引导更多残疾人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在交流中培养自信。
康复体育服务惠残。“康复体育进家庭”“辅具智配”、访视入户为残疾人适配康复器材、运动器材等不少于 5000 人(次),帮助残疾人复健增能。推进“医康养护”一体化发展,康复之家、康复站、康复服务点和社会助残康复服务机构共同打造“15 分钟康复圈”,健全康养优享的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自强展示文化惠残。充分利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关键时点活动、开闭幕式、火炬传递、文化展览等重要文化展示机会和窗口,推出并融入体现残疾人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舞台艺术精品、小型表演团队,以及残疾人艺术家书画、篆刻、摄影、文创、手工艺品等展览和现场展示交流,呈现残疾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
“益起志愿”服务惠残。凝聚助残服务力量,吸纳心理咨询、康复指导、文化体育等专业人员,做好助残志愿服务课程体系的完善,加强助残志愿服务的培训和宣传,做优“手语姐姐”、“声呐”无障碍视听、“牵着蜗牛迎亚运”、融合陪跑等特色助残品牌,开展“百场千人无障碍观影活动”,让残疾人享受关爱的同时,共同服务亚运、回馈社会提升文明。
综合潮新闻 记者 董旭明 吕之遥 沈听雨 赵磊 陈淑安、杭州发布。
来源: 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