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合作近期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传言称,朝鲜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多达1200万发炮弹,甚至还存在派遣多达3万名士兵加入乌克兰战场的可能性。
回溯历史,朝俄之间的关系源远流长。冷战时期,两国肩并肩抵御外敌,如今在面对西方国家日益严厉的制裁压力时,双方再次携手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体现在军事层面的相互支持,还是两国共同对抗外界干预的战略选择。
同时,俄军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披露,俄罗斯近期频繁地展开大规模的空袭,运用无人机、导弹及制导炸弹对乌克兰关键基础设施进行猛烈打击,目的在于削弱乌方的战斗能力。
在东部顿涅茨克地区,俄军接连攻陷卡尔·马克思村和尼古拉耶夫卡村等重要战略据点,这些村庄天然地控制着交通运输的要道,其失守将为乌克兰军队在这一地区的防线造成重创。
俄军的这些行动不仅仅是针对性的小规模进攻,更像是在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铺路。通过空袭持续削弱乌克兰的补给线,地面部队则在破裂的防线上成功推进,再加上来自朝鲜的炮弹支援,意味着俄军已从防御状态悄然转向全面进攻。
在这种紧张局势下,美国也没有选择沉默。特朗普总统近日宣称,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以增强乌方的防御能力。这种导弹以其卓越的拦截精度在多个冲突中表现突出,尽管资金主要来自北约成员国,但美国的主导地位显而易见。这一举动不仅是对乌克兰的支持,也间接传达了美国对俄罗斯的警告。
此外,美国国内部分鹰派人士将战火延伸至其它国家。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提议,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征收高达500%的关税,理由是认为这两国正以此间接支持俄罗斯的军事力量。
在面对美国的指责和施压时,中国与印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显然重申,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是正常的贸易形态,第三方干预并不合理。与此同时,印度以务实立场继续从俄罗斯进口便宜的石油,与此同时,努力在与西方的关系中保持微妙的平衡。最近,印度还与俄罗斯探讨了新的防务合作事宜,显示出其在外部压力下不愿意轻言屈服的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中印两国在潜移默化中也在逐渐靠拢。中国外长王毅与印度外长苏杰生近期会晤时提出了“携手稳供应链”的倡议,旨在共同抵御外部的经济风险。若该合作得以落实,或许将显著削弱美国对二者的关税威胁所能带来的实际影响。
俄乌冲突的升级同样处在一个重要的背景之中,那就是北约的持续东扩。自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不断向东欧扩展,逐步逼近俄罗斯的边界,这一系列行动被俄罗斯视作对其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如果乌克兰如加入北约,那将成为压倒俄罗斯的最后一根稻草。普京多次强调,北约的扩张是冲突的罪魁祸首,而美国此时将矛头指向中印,似乎意在转移外界对其自身政策失误的关注。
在这场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俄军的步步紧逼、朝鲜的支援、美国的军事援助与关税威胁交织成一幅复杂的画卷。俄军是否即将启动全面进攻尚待观察,但显然,中印两国并未轻易被美国的言辞牵着走。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美方威胁:100%关税并非针对俄罗斯,对中印“二级制裁”才会真正打击俄罗斯经济;新浪财经:韩国研判朝鲜对俄炮弹供应量逾1200万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