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夫妻手术时,2岁儿子发病来就诊,两人选择先忙手头工作。医传君看到这条新闻时并不奇怪,在医生的眼中,患者的确是不分前后甚至血缘的,因为手头上的也是人命。事情的实际情况是:杭州建德一2岁孩子突发惊厥,被送到医院急诊室,孩子的父母都是医院的医生,可巧的是孩子的父母都在十几米外的手术间做手术。夫妻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做完手术再去照顾孩子。20分钟后,他们几乎同时完成手术,立马就收拾好去看孩子,目前孩子无大碍。
此时再度引起大家对于医生家庭的关注,这可以说成是个例。谁家的孩子都可能生病,不单单是医生的孩子,那么对于医生来说,外在感觉是不一样的。您想想明知道自己孩子距离自己就十几米,但是就是过不去,心情如何?
医传君看到很多人讲到自己做为医生或者家人做为医生身边发生的故事,能更近的了解医生间的生活。
在医院看过门诊的患者基本上也遇到过带病看诊的大夫,医传君有一次去儿研所找一位专家,在门诊看他精神不错。医生嘛,看病坐着看检查单就可以。等下了班,在楼梯口医传君又遇到了这位医生,只见他一只手用力的倚在楼梯扶栏上,一只手狠狠地按压着腰,深一脚浅一脚往下走,正常走几十秒就能下的楼梯,他足足用了5分钟。医传君实在看不下去,轻轻问:“主任,我扶着您点?”主任看了我一眼,说:“谢谢,不用!”继续坚定往下挪,反正看着是挺心疼。
说一段网友的家庭故事,网友的爸爸是骨科大夫,可是患有痛风,严重的时候都不能动。医院的大夫肯定是比患者少,赶上忙的时候,科室的电话简直是连环夺命call,一个劲的催着回去帮着诊治几位患者,赶上动不了了,网友爸爸掰开腿也得重回病房,不得不佩服这样的敬业精神。
前两日医传君写到一位男医生相亲百余次均失败的故事,今天讲讲番外篇。一位网友讲到和一位医生神经外科女大夫的相亲经历,一开始两人见面感觉不错。在交往的几个月时间里,下了班两人吃饭女医生总会被一个科室电话叫走回去做手术,一做手术可能就是十几个小时,长此以往,两人不了了之。当然也可说网友不是真的喜欢女医生,但是在另一方面能看出,一般人对于医生行业的不甚了解,兴许只看到了医生职业的外在,没想到他们会有这么忙。
做手术时间是不可控得的,也许一次手术就需要十几个小时,对于人类的身体考验是极大的,相信大家都看到过坐在或者直接躺在手术室的刚做完手术的医生,一口一口的灌着葡萄糖,都来不及吃上一口饭。
医生常讲的一句话是:“既然选择了,就得有牺牲!”一位医生的培养周期十分漫长,可想而知一位专家的成长时间会有多长,社会需要医疗,患者需要医生,因此在“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下,每一位医生都因为选择而牺牲了很多自我的时间,医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尊敬,也是毋庸置疑的,再次致敬医生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