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2023年的AI:突破之年
镁客网
2024-01-05 17:54:47

原标题:回顾 | 2023年的AI:突破之年

本文编译自ZDNET,内容有所删改,原作者: Jason Perlow

原文链接:https://www.zdnet.com/article/ai-in-2023-a-year-of-breakthroughs-that-left-no-human-thing-unchanged/

2023年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非凡进步。在这一年里,我们看到了突破性的技术飞跃,深刻的伦理争论,也目睹了AI在意想不到的领域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例如在娱乐领域,留下的一些不可磨灭的印记。

从前沿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首次亮相,到创新性的Humane AI-Pin硬件,再到令人惊叹的全新披头士歌曲创作,今年的AI展示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影响。最终,AI融入我们的生活结构,塑造我们的技术,并深刻影响我们的文化和艺术。

以下是2023年AI领域最重要发展的回顾。

开源AI、许可争论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今年AI的深刻变革,以“开源AI的进步、许可争论和强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模型的出现”为标志。

· 开源AI的开发,飙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重塑了AI的框架和模型格局。

PyTorch 2.0的发布树立了新的行业标准,为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其中,英伟达的Modulus以及基于PyTorch的Colossal-AI框架,进一步丰富并增强了开源生态系统,促进了协同创新。

而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也为这一势头做出了卓越里程碑式的贡献——微软将ChatGPT整合到Bing中,而谷歌推出了Bard。

· 但开源AI并非没有争议。Meta以开源的方式发布了Llama 2,这引发了各方关于AI中“开源”定义的激烈辩论。虽然称作重大行业贡献,但Llama 2在规模上的局限性,引发了外界对其真实开放性的质疑,并最终引发了“关于需要重新定义许可模型,以解决人工智能所呈现的独特复杂性”的讨论。

· 同时,2023年出现的先进AIGC模型,彻底改变了自然语言处理和创意内容生成。

· OpenAI的GPT-4是一种开创性的语言模型,它重新定义了AI能力。GPT-4在基于文本的应用程序中非常出色,在创造性写作、编程和解决复杂问题方面,表现出非凡的熟练度。

· Jina AI的8K文本嵌入模型,和Mistral AI的Mistral 7B,展示了AI社区在处理大量文本数据方面日益增强的能力。这些模型突显了更强大、更细致的AI模型趋势,而这些模型在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尽管取得了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进步,但AIGC模型的激增同样在今年引发了伦理担忧,这当中包括AI生成内容的偏见、AI开发对于透明度的迫切需求等等,这些尖锐问题已经日益凸显。

随着AI继续深入各个领域,行业从业者必须努力确保AI的使用符合伦理和责任。

未来就业问题

· AI与就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就业市场产生了重大变化,其最大特征是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让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动态平衡。

在一些行业的日常工作里,如果使用AI(工具),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但这也引发了员工对工作岗位流失的担忧,尤其是一些涉及重复性任务的岗位。

· 作为回应,政府、企业启动了技能提升和再培训计划,为劳动者们提供与AI相关的技能。教育机构也调整了他们的课程,提供包括AI、数据科学在内的相关课程,为后来者在进入受AI影响的就业市场之前,提前做好准备。

· 而随着AI在工作场所监控和绩效评估中开始大范围部署,工人权利和隐私引起了外界担忧,此时道德就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零工经济,由于见证了AI驱动平台带来的激增,更是引发了零工工人工作稳定性和保护的监管框架的必要性的辩论。

在经济上,AI现在被视为增长动力,创造了新的产业,但这需要公平地分配AI的利益。而未来的就业格局预计将再次发生变化,重点体现在人类与AI的协作、战略和创造力。

政策、监管和地缘政治

AI政策、监管和地缘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当下全球AI格局的定义特征。今年,各国在建立AI治理框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行业见证了主要国家(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战略定位。

中国和美国:中国和美国在AI研发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源,其中美国主要创新性AI技术方面保持领先地位,而中国在AI基础设施和大规模部署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两国都将AI视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

欧洲国家:英国、法国以及德国,都推进了AI监管工作,他们认识到在AI技术研发中,技术必须与伦理原则相一致的重要性。

欧盟:欧盟通过审议《人工智能法案》,在AI监管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旨在为人AI伦理建立全球基准。这其中包括关注透明度、问责制和道德问题。然而,人们担心这些法规可能会影响开源AI的开发,特别是大模型和相关框架。

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中美之间的AI竞赛,但欧盟对于全球AI标准的建议产生了重大影响,努力在技术创新与保护隐私之间取得平衡。

目前,欧盟正在进行的讨论,重点强调了AI伦理和监管,重点关注权利和责任。通过对《人工智能法案》进行修订,欧盟正以更全面的法规解决这些道德问题。

此外,联合国等国际实体通过成立一个新的咨询机构,就AI的全球伦理影响进行了对话。

垂直行业

AI与医疗保健:这一年,医疗行业取得了重大进展,AI推动了诊断和药物发现的改进。AI驱动的诊断工具,如PathAI的系统,大大提高了癌症的检出率。此外,AI驱动的药物发现平台(如Atomwise)加速了潜在疗法的识别。

AI与金融:金融行业继续进行AI驱动的转型。像Virtu Financial这样的高频交易公司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来作出更精确的交易决策。与此同时,以Forter为例的人工智能欺诈检测解决方案提高了金融机构打击欺诈交易的能力。

AI与自动驾驶汽车:特斯拉和Waymo等公司凭借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进步正成为汽车领域的焦点。今年,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实现了关键性的更新,使其更接近自动驾驶能力。与此同时,Waymo将其自动驾驶叫车业务扩展到更多城市,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AI与教育:教育部门开始将AI用于个性化学习体验。例如Coursera和edX等平台利用AI技术推荐课程,并能根据使用者实际情况调整内容,从而增强学习的体验感。此外,以Proctorio为例,这种由AI驱动的评估工具,可以很好维护在线考试的学术诚信。

AI与气候变化:AI在2023年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例如ClimateAI等气候建模平台,正利用AI改进气候预测,以缓解气候变化。而类似Verdigris这样的能源管理系统,优化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贡献。

AI与网络安全:随着来自网络的威胁日益严峻,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开始备受关注。Darktrace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平台,它提供了实时威胁检测和响应,可以加强网络安全态势。

AI与研究、资助:研究机构和组织在2023年取得了重大的AI突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AI领域的投资旨在使AI系统更易于理解和透明化,增强信任和问责制。OpenAI与学术机构的合作,促进了双方在AI领域的研究与合作。

AI与艺术和创意:AI创造的艺术和音乐,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由Aiva和Artbreeder等公司提供的AI生成的NFT(非同质代币)颠覆了艺术界,引发了对艺术和作者身份定义的思考。而在一项美国法院的联邦裁决中,确定了AI生成的艺术作品,不能被授予版权。

人性化的AI Pin:技术奇迹,广泛影响

售价 699 美元的Humane AI Pin,标志着可穿戴技术的重大发展。这款具有13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和激光投影功能的设备,将时尚与科技融合在一起,标志着服装和配饰开始向“科技感”转变。

它能够将先进的AI功能集成到日常穿着中,代表了“智能时尚”的出现。而这一趋势将涵盖更多可穿戴设备。这些设备提供的不仅仅是健身和健康跟踪功能,还能提供包括交互式和增强现实体验。

苹果、谷歌和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可能都会开发类似的创新,进一步将时尚与技术融合在一起。

然而,考虑到Humane AI Pin具有捕获和投影图像的能力,这款设备引发了外界对于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新担忧。

随着时尚与技术融合的进步,围绕负责任的数据处理和用户同意进行讨论的重要性预计将增加。

OpenAI 领导力危机

2023年11月,OpenAI经历了重大的领导层变动,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的离职在人工智能社区中造成了动荡的氛围。

最初,OpenAI董事会宣布Altman将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并离开董事会,由该公司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领导层的这一改变意外地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冲击波,反映了公司在快速发展的AI领域中存在不稳定的性质。

然而,戏剧性的是,Sam Altman在最初被罢免后不到五天,就恢复了OpenAI的首席执行官一职。OpenAI还同意重组董事会,新的董事会成员将发挥作用。决策的快速转变强调了将AI发展与公司治理和道德要求相协调。

OpenAI的领导层危机凸显AI公司在治理、道德和创新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场危机也突显了负责任的AI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在追求AI进步时优先考虑道德考量的必要性。

领导层问题的迅速解决,最终导致Altman的回归,也证明了在AI研究和开发前沿的科技公司中,领导层的动态和往往不可预测的性质。

AI的一年还没有结束

当我们回顾AI在2023年的变化时,很明显,这项技术带来的机遇既广泛又复杂。

展望未来,我们的主要挑战在于负责任地利用AI的力量,确保它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并以造福全人类的方式继续推动着创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阿特斯储能科技截至3月末拥有约... 5月16日,阿特斯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阿特斯集团旗下阿特斯储能科技(e-STORAGE)截至3月31日...
枣庄市贸促会召开“发挥社媒传播... 大众网记者 李雪 枣庄报道 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出海面临的渠道窄、品牌弱、推广难等堵点难点,探索助力“...
和讯投顾徐斌箐:陈小群走了再次... 和讯投顾徐斌箐分析,散户都估计不敢相信,陈小青昨天两个多亿卖掉了,今天照样被资金顶起来,反包涨停,整...
每周股票复盘:华电国际(600... 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华电国际(600027)报收于5.9元,较上周的5.87元上涨0.51...
华为云“朝推夜训”功能第三季度... 智东西 作者 | 江宇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5月16日消息,今日举行的“逐光向新·智领未来”华为云...
一边是上亿套房空置,一边是百姓... 一边是上亿套房空置,一边是百姓买不起房,困局如何破解? 今天来聊聊一个扎心的话题:为啥房子越盖越多,...
圣贝拉集团备战港股上市,半年营... 圣贝拉集团近日宣布,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IPO备案申请,计划在香港上市。 回顾其上市历程,圣贝拉在20...
原创 阿... 5月15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Q4财报(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及2025财年全年...
深夜!中概股爆发!纳指直线跳水 晚间,中概股集体拉升。 晚间,美股开盘后涨跌不一,随后震荡拉涨,不过纳指随后直线跳水翻绿,三大指数也...
因建议他人买卖自家股票等事项 ... 每经记者|赵李南 每经编辑|张益铭 5月16日,冠城新材(SH600067,股价2.8元,市值39...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新规公布 本报讯(记者 孙杰)昨天,证监会公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新规明确,募集资金使用应专...
“初代网红”绿茶餐厅母公司上市... 每经记者|黄婉银 实习生 刘姝 每经编辑|陈俊杰 绿茶集团(HK06831,股价6.290港元,市...
一季度狂揽134亿元!金价狂飙...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华夏时报记者 刘昱汝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近日,随着金价的大幅波动,市场关注的...
原创 美... 据最新消息,在中美关税战刚刚缓和之际,美国政府又开始升级科技战,目标直指中国的华为AI芯片。美国商务...
“新基金”,来了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 5月16日,首批26家基金管理人上报了浮动管理费产品,其中包括了易方达基金、富...
股票行情快报:美年健康(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美年健康(002044)报收于5.43元,上涨0.37%...
深交所修订重组审核规则 受理后...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时娜)5月16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深交所修订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雷军线下首次回应SU7事故! 近日,在小米价值观大会,雷军进行了内容演讲。演讲的内容,有涉及到近期小米汽车发生一些事件。对于前段时...
汽车新规催化产业链,飞行汽车成... 近期,汽车板块在市场整体回调的趋势中异军突起,引领上涨潮流,这一景象部分归因于汽车行业新规定的即将实...
美国4月“恐怖数据”略超预期,... 美国零售销售在特朗普关税冲击当月维持增长,但明显放缓,这可能引发未来几个月消费者支出的强度和稳定性的...
恒邦股份连跌7天,前海开源基金... 5月16日,恒邦股份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5.72%。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黄金...
股票行情快报:美利云(000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6日收盘,美利云(000815)报收于13.28元,上涨0.08%...
原创 证...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宣布进一步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明确提出通过政策创新鼓励私募基金积极参...
原创 我... 从2022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就进入到长期调整的趋势之中。先是郑州、石家庄、涿州等二三线城市。在进入到...
落袋为安!64亿“跑了” 【导读】昨日股票ETF市场净流出资金64亿元,宽基ETF净流出居前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昨日(5...
经营主体存量突破30万!解码创... 今年1-4月,广州市黄埔区新登记经营主体2.66万户,同比增长69.13%;新登记注册资本超千万元企...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吉林省五一... 长影世纪城五天累计接待游客3.2万人次,入园人数同比增长37%,长春市餐饮堂食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
ATFX金属:黄金技术性反弹,... ATFX金属:美国经济和美元指数的表现是黄金现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据美国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4月零...
“朱雀玄武敕令”欲改名“周乔治... 5月15日,湖南小伙“朱雀玄武敕令”成功改名为“周乔治华盛顿”的消息引发网友关注。 5月16日,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