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以及移动支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零售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新零售业态不断涌现,如无人便利店、智能超市、 O2O 等,为零售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推动零售业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 .零售业的竞争能力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连锁零售企业依托完善的采购、物流、销售体系,有利于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形成较强的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竞争优势较为明显。 随着近年来我国零售行业成熟度与规范度的不断提升,我国连锁零售规模随之不断增长。从各零售业态分布结构来看,专业店是连锁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占比最大的零售业态模式,占比为 54.4% ,其次为大型超市和专卖店,占比分别为 11.81% 和 11.72% 。
3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上近年来零售行业规模化,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无人零售等新零售模式的快速发展,我国连锁企业从业人员数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 2021 年从业人员数量为 221.65 万人,同比增长 0.6% ,到 2022 年约为 217.87 万人,同比下降 1.7% 。
4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这也推动了零售企业不断寻求创新和差异化。 通过提供定制化产品、独家品牌或特色服务,企业能够吸引消费者并提升品牌形象。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
5 .零售社交化和场景化消费趋势明显。 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购物和分享购物体验。这也使得零售企业需要更加注重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和客户服务,以及在社交媒体等平台上与消费者进行互动。通过创造独特的购物场景和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推荐,企业可以吸引消费者并增强品牌忠诚度。
6 .零售多业态和跨界合作增多。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零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拓展业务范围,以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线上零售企业可以与线下实体店合作,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或者零售企业可以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如与旅游、娱乐等产业进行跨界合作,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