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央行扩表四万亿,外汇占款占比降至50%以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18 08:20:10

原标题:2023年央行扩表四万亿,外汇占款占比降至50%以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

央行最新公布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央行总资产45.7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相比2022年扩表约四万亿元。

分析来看,2023年年中国央行扩表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MLF(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中期借贷便利)及PSL(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上升,进而带动资产规模扩张。

MLF、PSL等计入央行资产负债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2023年末“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余额为18.6万亿元,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达到40%,相比2014年末上升3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为22万亿元,占央行总资产的48.2%,该占比相比2014年末时下降了30个百分点。二者都是投放基础货币的重要工具,一降一升之间央行调控基础货币的主动性增强。

展望看,在PSL重启支持“三大工程”建设的背景下,短期内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或仍将扩张,“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及占比还将上升。

一降一升

央行是现代货币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所有货币和信用的创造的根源都在于央行。市场关心的货币政策、流动性等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因此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备受关注。

在中国央行的资产端,外汇占款仍是占比最大的科目。央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外汇项目,记载了其获得外汇资产的历史成本,即为了购买外币而投放的人民币(外汇占款)。本世纪初到2014年间,由于外汇的大幅流入带动外汇占款激增,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持续扩张,由2002年的4.5万亿元扩张到2014年末的33.8万亿元。

2014年后,外汇流入放缓甚至部分时段转为流出,外汇占款一度负增长,2017年以来一直保持在21万亿元左右的水平。货币当局最新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2023年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为22万亿元,占央行总资产的48.2%,相比2014年末下降了30个百分点。

但是2014年后年央行资产规模仍呈增长的态势。这主要因为央行通过广义再贷款扩表。央行广义再贷款对应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顾名思义,该科目表示央行将钱借给银行后,形成对银行的债权。目前,这类债权由MLF、PSL、逆回购、各类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形成。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是近年来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增长最快的科目。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末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余额为18.6万亿元,相比2014年末增长六倍多,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达到四成,创出新高。

“过去由于外汇大量流入,基础货币投放主要通过外汇占款扩张。2014年以后外汇占款下降,央行基础货币投放转向再贷款、MLF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比较被动,但通过再贷款投放基础货币相对主动些。”

资产端科目中,占比第三大的科目为对中央政府债权,占比约3.3%。目前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央行对政府债权为1.52万亿,主要是2007年央行间接购买财政部发行的特别国债,用于组建中投公司。

为了应对疫情冲击,财政部2020年发行了万亿抗疫特别国债;2023年四季度,财政部增发万亿特别国债。不过与此前不同,这两次特别国债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发行,央行并没有直接或间接持有这两批特别国债。这显示中国央行在实践中十分注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界限,避免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形成兜底。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去年12月发表的《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一文中指出,落实中央银行独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增强中央银行财务实力,为依法履职提供坚实支撑。

“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为何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增长4.24万亿元,主要由于MLF、PSL以及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增长。

首先MLF余额增长2.5万亿元,贡献了最大的增量。MLF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发挥中期政策利率的作用,于每月月中操作。据记者统计,2023年每月MLF都超额续做,保证了市场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其中11月、12月净投放规模分别为6000亿元、8000亿元,净投放规模分别居历史第二位、第一位。

究其原因,2023年10月以来特殊再融资债密集发行,万亿国债于11月中下旬启动发行,国债和地方债发行量较大,信贷投放也有较大资金需求,中长期流动性仍面临较大压力。MLF大幅超额续做有助于强化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同,为宽财政、宽信用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大规模增长后,2023年末MLF余额已超过7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历史规律显示,当MLF余额超过5万亿元,央行降准概率会相应增大,这主要是为了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结构,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

此前在2018年-2019年间,央行曾多次降准置换MLF,以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客观上也导致了MLF余额下降。但近年来降准空间收窄,央行单次降准25BP,释放长期资金的规模也明显减少,有时央行在降准当月还超额续做MLF,以保持银行流动性合理充裕。

其次,PSL在2023年再度扩张,助推央行扩表。PSL起源于2014年。当年,人民银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主要服务于棚户区改造、地下管廊建设、重大水利工程、“走出去”等重点领域。发放对象为开发银行、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对属于支持领域的贷款,央行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

央行近期披露,2023年新增PSL额度5000亿元,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发放“三大工程”建设项目贷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从2023年的变化看,2023年1-11月各月PSL表现为净偿还,但12月净新增3500亿,预计后续还将PSL投放。

“三大工程”是当前的政策重点。2023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2023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此背景下,市场预计未来PSL仍会增长,进而推动央行扩表。

此外,其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也有增长。央行公布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情况表(截至2023年9月末)显示,9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共十七项,相比2022年末增加两项。扣除PSL后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相比2022年末增长了近3000亿元。

财政存款变动背后

外汇占款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都是提供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2023年二者都增加尤其后者增加带动基础货币余额上升。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基础货币对应“储备货币”科目,2023年末余额为38.9万亿元,相比上年增长2.81万亿元。目前基础货币仍是负债端规模最大的一项,约占负债规模的85%。

在货币调控中,基础货币是央行能够完全控制的部分,但央行仍不能完全控制最终货币供给。因为广义货币M2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而货币乘数不仅仅取决于央行,还受银行、企业影响。2023央行两次降准,同时银行将资金投向实体后实现信用扩张,2023年末货币乘数攀高至7.5以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央行资产负债表负债端占比第二大的科目为政府存款。预算法下,国库业务由央行经理,而央行资产负债表下的政府存款指由央行管理的地方和中央国库存款,该项目占比在11%左右,且季节性明显,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会造成明显的扰动。

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数据显示,2023年10月末政府存款达到6万亿的峰值,这主要因为当月超万亿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但相关单位并没有把资金使用出去,导致财政存款余额激增。

2023年末政府存款余额为4.6万亿,相比2023年10月下降了1.4万亿元。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临近年底财政支出加快,12月一般也是财政支出大月;二是特殊再融资债券陆续用于还债。不过2023年末政府存款余额高出过去三年均值6000亿元,可能因为11月、12月发行的万亿增发国债资金有一部分还留在财政系统,未拨付至项目单位。

国家发改委公众号12月23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有关部门下达2023年增发国债第二批项目清单,共涉及增发国债项目9600多个,拟安排国债资金超5600亿元。截至目前,前两批项目涉及安排增发国债金额超8000亿元,1万亿元增发国债已大部分落实到具体项目。随后财政部将资金下达地方。

从实践中看,债券资金从上级财政拨付下级财政,资金仍在国库中,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政府存款余额不变。只有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至项目单位,政府存款才转化为企业存款,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政府存款余额下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好消息!新一轮消费补贴要来了 7月9日 吉林省商务厅网站发布 《关于征集“政银企”联动开展 购车贴息政策实施金融机构的公告》 拟定...
蓝思科技港股首日大涨9%后跳水... 截至2025年7月11日中午收盘,蓝思科技港股、A股股价分别报收于19.20港元/股和22.74元/...
掌舵三年半,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商业银行董事长因到龄,辞去董事长等相关职务,是再正常不过了。 昨日晚间,...
下半年经济风口:科技引领,多元... 2025 年已悄然过半,在这半年里,全球市场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波动、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以及...
北京建筑企业启动主板IPO,多...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多维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维联合集团)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
朱慧获批担任中广核财务公司董事... 中国网财经7月11日讯 今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核准朱慧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广...
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成都市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凯雯接受红星新闻记者...
英伟达市值一度破4万亿美元 人...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的股票价格9日在盘中交易中一度冲高至每股164.42...
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 7月10日,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42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331.58亿元。 异...
ETF今日收评 | 稀土相关E...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从板块来看,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爆发,券商、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一度冲...
ESG年报解读|携程集团披露碳... 资料来源:携程集团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
地通工业更换券商重启IPO辅导... 瑞财经 王敏 7月11日,地通工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通工业”)在湖南证监局启动IPO...
飞书CEO谢欣称拿不下京东:大... 据晚点,在回答"有什么大客户是你一直想拿但没拿下来的"问题时,飞书CEO谢欣表示:"还是有的,比如京...
北京豪华公寓“量增价跌”、二季... 7月10日,仲量联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办...
银行板块盘中走弱,浙商银行领跌... 7月11日,银行板块盘中下跌1.5%,浙商银行领跌2.64%,华夏银行、民生银行、青农商行、张家港行...
ETF盘中资讯|英伟达市值站稳... 或由于英伟达登顶4万亿市值,“AI 投资热”再升温!今日(7月11日),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
香港高息ETF受追捧,收益最高...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部分投资者忧虑下半年股市波动,并希望寻求具备稳定现金流及...
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重组市... 来源:市场资讯 2025年已过半,距离“并购六条”颁布也过了9个月,这期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焕...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 特朗普吹嘘政绩 继续施压美联储降息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科技股、工业股、纳斯达克指数创历...
原创 7... 欧盟雷霆风暴:7亿欧元走私案震动中欧贸易 凌晨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警笛声划破宁静,如同宣告一场风暴的...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 截至中午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涨0.96%,权重股中,汇川技术涨1.8%,科大讯飞...
华润、青岛、百威亚太:高盛下调... 【7月10日高盛下调中国啤酒行业今年销量及均价增长预测】7月10日,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短期内对中国啤...
特朗普称赞英伟达股价 呼吁美联... 当地时间7月10日周四上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Social“真实社交”上发文,再...
1.1万亿ETF背后有个大坑,... 看到有新闻报道,南京的盛夏,金融圈的精英们挤满了深交所的会场。台上专家侃侃而谈ETF定投的种种妙处,...
瑞幸大股东或竞购星巴克中国股权 记者丨贺泓源 刘瑾睿 编辑丨张伟贤 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继续推进中。 2025年7月9日,据多家媒体援...
放量937亿元!“牛市旗手”集... 今天(7月11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截至早盘收盘,沪指、创业板指双双涨超1%,深成指涨0....
中国平安:7月10日融券卖出3... 证券之星消息,7月10日,中国平安(601318)融资买入3.26亿元,融资偿还4.68亿元,融资净...
淘宝闪购激发消费活力 食品饮料...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自淘宝闪购上线以来,社会消费热情被极大点燃。暑期经济激活了食品饮料及餐饮消费,...
上交所: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 7月11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