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四个季度连跌,苹果营收重回增长!但中国市场下滑13%
南方都市报
2024-02-02 20:34:32

原标题:终止四个季度连跌,苹果营收重回增长!但中国市场下滑13%

连续四季度下滑后,苹果重回增长轨道。

北京时间2月2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24财年第一财季(2023年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苹果实现营收119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净利润为339.1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99.98亿美元相比,增长13%。

具体到各业务板块来看,iPhone仍然是苹果的收入担当。2023年第四季度是苹果新款手机iPhone 15系列上市的首个完整季,iPhone营收为69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6%,超出行业预期

其他产品的表现基本延续了此前的水平。Mac的销售额在当季增长不到1%,达到77亿美元,符合华尔街预期。在没有发布新iPad机型的情况下,iPad的销售继续下滑,当季销售额为70.2亿美元,同比下降25%,低于华尔街预期。

大中华区承压,营收同比下滑13%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重回增长轨道,但第一财季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仅为208亿美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239亿美元,同比减少13%,远低于华尔街235亿美元的预期。该地区也成为苹果此次唯一下滑的区域市场。

谈及大中华区市场表现不佳的原因,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认为部分与美元汇率相关。他强调,在中国城市市场最畅销的六款智能手机中,苹果就占据了四款,他对中国市场仍抱持乐观态度:“Apple进入中国已有30年。从长远来看,我对中国市场非常乐观,对达到新高的设备安装数量、高水位,以及同比增长的升级用户数感到非常满意。”

为了刺激销量,苹果也在中国市场开启了促销活动。今年1月,苹果在官网首先对iPhone15系列的价格进行了调整,是历史上首次在这么早的时间对新款iPhone进行调价。IDC中国高级分析师郭天翔向南都湾财社记者分析,苹果在官网上促销更多是在表明一种态度,表明苹果允许其他渠道进行更大幅度的降价,来帮助它实现市场表现的提升。不过,这也对苹果自身价格体系的维持会造成伤害,甚至可能造成苹果的新品发布后,很多消费者不再选择首批购买,而是选择等苹果降价后再买。

对于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郭天翔认为,在大家创新程度都不高的情况下,对于很多中国消费者来说,在中高端手机里不愿意做太多选择,购买iPhone还是最稳妥的。“因为虽然不知道使用体验感会达到什么上限,但至少使用下限会有一定的保证。再加上苹果一直以来在生态系统上的优势,对消费者来说依然很具有吸引力。”

同时,虽然华为攻势较猛,但分析师认为,2024年华为在中高端市场可能仍难反超苹果。“2024年华为要在中高端市场对苹果进行反超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华为最大的限制在其供应能力上,很多时候华为的供应量并不能满足市场上对于华为产品的需求。至于其他国产品牌厂商,尤其是在6000 元以上的高端市场上,要对苹果发出直接冲击还是为时过早,需要在各方面进行更多的提升,”郭天翔表示。

相比竞争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苹果的排名趋于稳定。今年1月,Canaly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8%,达到3.2亿部。具体到厂商方面,新款iPhone推出后,苹果在2023年第四季度以24%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三星以1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纵观2023年全年,苹果首次略超三星,成为2023年度出货量最高的厂商。

Vision Pro正式发售

财报发布的同日,也是Apple Vision Pro正式发售的日子。

这个起售价3499美元的头显设备,在正式亮相前就吸引了诸多关注。开启预售后,众多测评视频已经揭开了其“神秘面纱”。虽然仅限在美国市场销售,但在国内的淘宝、京东、闲鱼等电商平台上,预售期间就已有许多代购链接,标价从3万元至9万元不等。还有许多代购表示,可在2月初搭乘飞机人肉背回,确保用户能第一时间拿到产品。甚至有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表示,有黄牛已经将价格炒到 10 万元的“天价”。

据外媒报道,苹果Vision Pro自1月19日开放预售以来,已经卖出超过20万台,销售金额高达6.998亿美元,也就是约合人民币50亿元。

不过,预售即引爆市场,其需求的热度能否一直持续,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认为,截至目前来看,Vision Pro 仍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产品。苹果 Vision Pro 预购看似积极,但却存在一个关键隐忧,即预购需求无法持续稳定增加。郭明錤认为,这代表在核心粉丝与重度用户在 Vision Pro开放预购并积极下订单后,需求可能即迅速滑落。

正式发售于今日开启后,国内外消费者普遍将在2月中下旬收到首批Vision Pro。彼时,Vision Pro销售能否持续火爆有待更多的用户体验反馈。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严兆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活跃度提升 期货市场4月成交额...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中国期货业协会近日公布的《2025年4月全国期货市场交易情况简报》(以下简称...
股市必读:中控技术(68877... 截至2025年5月14日收盘,中控技术(688777)报收于48.53元,下跌0.49%,换手率1....
马龙正式入职天弘基金!天弘基金... 来源:简盈财观 作者/齐思 - 1 - ‘固收猛将’马龙,正式入职天弘基金 业界知名‘固收猛将’马...
最“抠”董事长?连2万元预算都...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段炼 “理想汽车虽然在前年营收就已突破1000亿(元)大关,但回顾公司发...
亚洲供应链从“世界工厂”向完整... 相较于欧美经济圈,亚洲现代化工业体系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较低、内部格局更为复杂。亚洲供应链重塑面临低端...
兴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万亿元 本文转自【新华社】 兴业银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超万亿元,达到1017...
中航基金副总卸任基金经理:管产... 副总参与管理基金一年多,期间重仓地产股,但表现大幅跑输基准,最终以卸任结束这段短暂的投资经历。 近日...
宁波远洋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幅... 雷达财经 文|冯秀语 编|李亦辉 5月14日,宁波远洋(证券代码:601022)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于...
重大资产重组!提前涨停 【导读】ST联合停牌前涨停,拟购买润田实业部分或全部股权 中国基金报记者 闻言 5月14日晚间,S...
黄金突然跳水!跌破3180美元 新闻荐读 黄金突然再跳水! 5月14日晚,现货黄金跌势不止, 向下跌破3180美元/盎司,创4月15...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中央政治局近期召开会议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稳市场、稳预期的高度重视...
4月金融数据出炉:财政发力支撑...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4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
刘强东“硬核”下一线:送外卖、... 文/三言Pro 不只亲临一线送外卖、跟小哥喝酒吃火锅,刘强东竟然还当起了“讲师”,亲自给管理层上课。...
*ST苏吴董事长钱群山被立案;... 每经记者:陈晴 每经编辑:陈柯名,张海妮 并购重组 旗滨集团: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 旗滨集团公告...
金融科技公司Chime申请在纳... Chime已正式提交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申请,股票代码为“CHYM”。该公司主要通过借记卡和信用卡的交易...
小米王化回应雷军微博评论限制:... 5月14日晚,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发布消息称,“#雷军微博设置关注100天才能评论#这个热...
消费重头戏提前开场,港股消费E... 截至收盘,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上涨2.6%,中证消费50指数上涨0.9%。 昨日晚间,天猫、京东、...
诺和诺德与Septerna达成... 财联社5月14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三,诺和诺德公司宣布,已经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Septer...
指数午后冲高回落,关注中证10... 截至收盘,中证500指数上涨0.3%,中证1000指数上涨0.2%,科创100指数下跌0.5%,创业...
原创 “... 近日,德才股份(605287.SH)对外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德才股份...
原创 没... 这几年,电池行业份额逐步向龙头企业集中的趋势正在变得不可避免。根据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动力锂电池...
创业板午后走强,同类规模第一的... 截至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上涨1.2%,创业板指数上涨1%,创业板中盘200指数上涨0.3%,创业板E...
股票行情快报:四川成渝(6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5月14日收盘,四川成渝(601107)报收于5.8元,上涨1.05%,...
原创 小... 自动驾驶领域再传重磅消息!5月14日,据第一财经报道,从小马智行相关人士处获悉,该公司正计划秘密提交...
腾讯、阿里、京东试水,金融科技... AI对于各行各业都在开启一场全新的改造,金融科技,亦不例外。无论是以腾讯、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玩...
硅料“减产挺价”传闻支撑有限,... 5月14日,光伏板块开盘下挫。 同花顺iFind显示,5月13日涨幅较大的个股在5月14日迎来回调,...
被基金“遗忘”的电子烟,迎来第... 几乎被国内市场和投资者遗忘的电子烟板块的龙头股,股价创下了三年新高。 5月13日,在恒生指数收盘大跌...
“酒二代”走向酒企权力中心推动... 封面新闻记者 喻奇树 越来越多的“酒二代”逐步接班,走向各个酒企权力中心,推动了行业新变革,引发业内...
《人民日报》刊发珍酒李渡集团董... 5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署名文章《坚守传统工艺 提升产品品质》。文章认为...
“双降”打开银行理财新窗口 降准、降息靴子落地,利率下行空间被打开,5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多家理财公司发文,为投资者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