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欣樾
来源 | 21世纪商业评论(ID:weixin21cbr)
阿里旗下的超市之王,去留成谜。
2月19日,瑞银发布研报称,阿里可能出售其在高鑫零售的股份,或将加速高鑫业务调整,包括关闭亏损店铺等。
高鑫零售是大润发的母公司,2020年,阿里高调拿下高鑫的控制权。
其后,阿里高管林小海进驻,担任CEO,其在零售方面经验丰富,掌舵已近三年。
期间,林小海推自有品牌,试水会员店,试图找到第二曲线。
无奈,线下商超日子难过,高鑫也连年不振。2023年4-9月,半年赔了3.78亿元,同比放大。
阿里最新季报,已大幅计提高鑫的无形资产减值,对其处置也多有猜想。
1
去留未定
阿里传统零售业务板块,风雨欲来。
继银泰“卖身”传言后,同为线下非核心资产的高鑫,去向未定。
有消息称,后者极有可能被纳入由戴珊牵头组建的资产管理公司,并被出售。
“阿里会变,阿里会改。”
2月7日,2024财年三季度业绩会上,蔡崇信提到,阿里资产负债表上,仍有一些传统实体零售业务不聚焦核心业务,“阿里退出是合理的”。
来源:阿里巴巴
昔日“连锁超市大王”高鑫零售,正走下坡路。
其营收规模一度超过千亿元, 2020年,阿里斥资36亿美元增持高鑫零售,持股约72%。
阿里派出老将林小海掌舵。
林曾效力宝洁20余年,2016年加入阿里,曾带队零售通团队,为线下社区零售店,提供订货、物流、营销等一站式服务。
事与愿违。
2021-2023财年,高鑫零售营收从930.86亿元,下滑至836.62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从22.94亿元的高点,最低跌至-8.26亿元。
去年4-9月,其营收同比下挫超10个百分点,半年亏损近4亿元。
外界多认为,未达预期的高鑫,成了包袱,林小海耕耘的这番天地,或将被“合理退出”。
蔡崇信表示,会考虑到当前的市场情况,退出可能需要时间。
减持传言,一度推动高鑫零售股价上升。截至2月19日收盘,这家650亿资产的零售巨头,市值为118.3亿港元。
2020年10月,阿里接手后,高鑫市值高点为960亿港元,对比之下,三年多来,已蒸发超800亿港币。
瑞银研报称,其被严重低估,因其净现金及投资物业,整体价值有200亿元。
2
努力破局
高鑫营收主要靠销售货品,线下实体卖场的“租金”为辅。
去年4-9月,卖货收入342.25亿元,占总营收的95.7%,2022年同期超390亿元。
林小海在货品上下功夫。他在2024财年制定的四大战略之一,即强调“差异化商品力建设”。
“以质价比为基础,打造稀缺性和独家性的商品,让顾客来买大润发的菜。”
林透露,大润发已有300个自有品牌单品,如呷无忌、荟尚等,今年,自有品牌销售目标是10亿元。
他还推出“RT100宝藏商品”,由大润发独家或与厂商合作定制,包括休食饮料、米面粮油、猫粮狗粮、家居生活用品等。
“线上履约能力成为所有线下门店的标配,竞争从商超之间的竞争走向全渠道竞争。”
林小海推动高鑫数字化,上线“大润发优鲜”APP,线下门店接入淘鲜达、饿了么、天猫超市等。
2023财年,线上B2C业务营收增长超15%, 2024上半财年增长持续,订单量提高8.9%,业绩占比达22.6%。
早年,林小海推出大润发Super,定位社区型生鲜生活超市。
来源:大润发
大润发Super选址靠近社区,面积更小,门店面积约1500-4000平方,品类更精简,商品更贴近社区居民的日常需求,以生鲜、快消和百货品类商品为主,SKU约5000个。
“多业态全渠道是高鑫长期发展战略。”林多次强调。
林小海 来源:网络
截至9月末,高鑫零售在中国共有485家大卖场、19家中型超市。
其基本盘以传统业态为主,破局不易。林小海最新的举措是,杀入会员店模型。
“这一业态是以学习为主。”
他放话,三年内不准备盈利,计划2024/25财年,至少再开5家店。
3
M店突围
“有人讲性价比、有人讲质价比、有人讲品牌调性,有人讲差异化、有人要讲高品质。”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市场要用多业态匹配消费端的核心需求。
林小海落子迎合变化。
1月,M会员店南京首店开业,面积达4.5万平米,是林小海开出的第三家会员店。
来源:M会员商店
巧合的是,华南地区首家Costco,同日开业。林的M店,须以差异化突围。
去年4月底,扬州首店开业时,“复制不走样”,避免踩坑;而南京店则放弃了全场量贩,推出一批小规格、小包装、低单价、短保质期商品,包含烘焙、酒水、休闲零食、蔬菜等品类。
来源:M会员商店
林小海保留了传统大卖场的惯例,在M会员商店的一层引入品牌商家,如Tims咖啡、天猫养车、特斯拉等。
在选址上,M会员商店暂未开进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趋向新一线、市中心,例如南京店,距离商业核心区域新街口仅数公里。
“大润发从二三线城市开始发展,最终回到一线城市。”林表示,之后2-3年,M会员店将以江苏为主发展。
M会员店采用仓储式付费会员制,会员卡价格与山姆一样,260元/年。
“团队第一KPI是续卡率,第二是会员力,第三才是业绩,第四是利润。”
林小海提到,“M会员商店的商品毛利与运营成本是打平的,长久来讲,我们只赚会员费。”
他透露,会员店已有付费会员超12万。
《21CBR》注意到,小红书上,不少消费者认为M会员店“给试吃大方”。
“大润发的东西换个包装继续卖”“会员卡不值”“一切对标山姆,但选品、SKU又比不了”等评论,也不在少数。
林小海多次重申,M会员店是高鑫的第二曲线,他将希望押注在新赛道上。
只是,作为职业经理人,他已无法左右超市巨头的命运。
投资家网往期获得奖项
大型峰会回顾
投资家网·第十二届股权投资年会
“万物资生 福启未来”第十一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3上市公司智能产业对接会 2022第十四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2022投资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对接会 智者谋远·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1第十三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202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峰会
第十三届光博会暨2021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大会
投资家网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企业行—走进腾讯
涅槃重生——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聚势待发——投资家网2019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资本破局—2019中国基金合伙人(GPLP)峰会
回归价值投资—2018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
上一篇:罕见!多只基金发生大额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