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针对被央视“315”晚会点名一事,青海春天旗下的听花酒发布声明称,高度重视央视3·15中报道中提及的问题,并于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全面展开检查与整改工作。
听花酒表示,工作人员向客户介绍产品时,提及了听花酒健康功能和客户案例,而在食品酒类推广时介绍健康功能是法律所禁止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已经连夜召集市场销售人员,规范用语,严格要求在产品推广时遵守法律法规。
声明中指出,“关于央视3.15报道的听花酒《酒精和凉味剂的组合物在调节性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肿瘤、提高免疫及睡眠质量上的用途》国际专利申请,是一项用途发明专利,目前处于国际公布阶段,我司从未将此项专利申请用于广告宣传。”
对于添加“凉味剂为薄荷提取物”一事,听花酒在声明中回应称,“听花酒的生产工艺采用的是2022年2月22日取得授权的《采用强化曲制备凉口型白酒的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1810068982.6)和2024年3月12日取得授权的《老酒再酿造的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2310336968.0)等技术,并非向酒中添加薄荷或薄荷提取物。”
据悉,3月15日晚上,央视3·15晚会曝光,2020年起,一款号称是“高端商务白酒”的听花酒,出现在消费市场上,短短3年时间里,到处可见到这款听花酒的身影。“标准装售价5860元,精品装售价58600元!”昂贵价格。
央视记者探访了一家听花酒体验店,店内的广告展示:这款酒具有提升免疫力、改善睡眠、保障男性勃起功能、调节生理紊乱、抗衰老等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明确规定,酒类广告不得含有明示或暗示饮酒有消除紧张和焦虑、增加体力等功效,听花酒的宣传违反了这些法规。
随后搜狐财经注意到,多个电商平台已下架听花酒,微信公众号也已被屏蔽。
股权穿透发现,宜宾听花酒业是听花酒的生产企业,位于四川宜宾屏山石盘工业园区,工商注册资料显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李蓉全,公司曾用名宜宾市润公坊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宜宾凉露酒业有限公司。
而听花酒背后是A股上市公司青海春天。青海春天与宜宾听花开展战略合作,公司独家代理“听花” “读花”系列高端白酒的销售,在向宜宾听花采购后,通过自营加经销商为主、电商销售为辅的模式对外销售。
青海春天的财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以酒水产品销售为主的酒水快消品业务板块,二是以冬虫夏草类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的大健康业务板块。
该公司于2018年开拓酒业务板块,至今尚未形成盈利能力,公司净利润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持续亏损。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酒水快消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425.86万元,同比下降52.88%。
3月15日晚,上交所就央视报道公司产品广告宣传违法,向青海春天发出监管工作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