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落幕!日本央行8年超宽松试验复盘,17年来首次加息将产生哪些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3-19 16:17:56

原标题:负利率落幕!日本央行8年超宽松试验复盘,17年来首次加息将产生哪些影响

每经记者:蔡鼎

北京时间3月19日(周二),日本央行宣布加息10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从-0.1%~0上调至0~0.1%,为该行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符合市场预期,这标志着日本央行正式退出了维持8年之久的负利率政策。

过去数年来,日本央行一直是全球仅剩的一家维持负利率的央行,此次加息,标志着全球负利率时代的正式终结。

日本央行的这一决定将对市场带来多大的影响?

有券商认为,退出负利率对于日本股市的影响有限,从历史走势看,日股受美股的影响更大。而对于日元的影响,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首席日本策略师、日本央行前宏观压力测试主管Takahiro Sekido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预计日元的贬值将会受到遏制。如今,更多的海外盈余资金将被兑换成日元,家庭部门不仅将把这些盈余资金用于海外投资,还将用于以日元计价的国内投资。”

同时,Takahiro Sekido对每经记者强调,“尽管退出负利率,但这不意味着日本央行的货币宽松结束,而是仍将继续。”

退出负利率后,日本央行的下一步棋又将如何走?高盛集团(日本)资深经济学家Tomohiro Ota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指出,“我们认为日本央行会在确认2%左右的可持续通胀的进一步证据后,逐步提高政策利率,并在2025年10月再次加息25个基点。”

负利率政策的来龙去脉

3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加息10个基点,为该行17年来首次加息,并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以下简称YCC)政策。(注:YCC政策旨在通过购债将特定期限日本国债收益率压低至目标水平,进而推动信贷利率下行,刺激经济增长。)

这标志着日本央行正式退出维持8年之久的负利率政策。这也意味着,全球再无负利率。

日本央行所谓的负利率,针对的是金融机构准备金账户中部分资金实行-0.1%的利率。也就是说,这个利率是日本央行跟商业银行之间的利率,跟个人储户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储户在银行存钱还要“倒贴银行钱”。

这一政策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当时的日本,如同一艘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中摇摆的船只,经历了1985年9月《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萧条”,1989年日本央行连续四次的货币政策重大失误,以及随后日本大藏省的土地相关融资规范,这些如同一根根利针,刺破了日本经济的泡沫。

1989年年底,日本股票价格开始大幅下跌,跌幅达40%以上,股价暴跌几乎使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企业出现巨额亏损,随后又传导至房地产市场。随着日本各大银行以土地作担保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日本金融遭受了严重打击。日本开始步入长达近30年的“失落周期”。到1992年3月,日经平均股价较1989年的历史最高点已“腰斩”。

长期的通缩之下,日本面临着经济长期低迷、金融市场动荡、不良债权问题加剧的局面。日本央行的六任时任行长三重野康、松下康雄、速水优、福井俊彦、白川方明和黑田东彦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刺激经济复苏、走出通缩的扩张性货币政策[1],大致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日本央行史无前例的宽松周期在2012年年末安倍晋三再度当选日本首相后进入高潮。作为“安倍经济学”三支箭之一,日本央行加大了宽松力度,先后推出了量化和质化宽松(以下简称QQE)、负利率和YCC。(注:QQE指的是以收益率曲线管理为依据,以通胀稳定在2%以上为目标,以大举买入多类资产为基础的宽松政策。

其中,负利率政策于2016年1月正式引入,主要是为了对抗日本通货紧缩和刺激经济增长,以及应对国际市场更多的不确定性。

彼时,时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甚至表示,如果有必要,负利率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但在日本民众、利润率受到严重挤压的银行,以及不得不去海外寻找更高收益率资产的养老金和保险公司的强烈反对之下,日本央行并未进一步调低利率。

截至2016年9月,日本央行“QQE+负利率政策+YCC”的政策组合全部就位,以期实现合理的低利率水平的组合,以促进通胀目标的实现,同时希望减轻对金融中介功能的负面影响[2]。

负利率到底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日本央行认为,迄今为止的YCC以及QQE政策框架以及负利率政策已经发挥了其作用。

但在前瞻性指引方面,日本央行没有提供太多信息。该行表示,将继续关注金融和外汇市场的发展,以及这些事态对日本经济活动和价格的影响。但其此前提到的“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进一步宽松措施”这一承诺已被取消。

实施长达8年之久的负利率政策,或者说超宽松政策,到底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直以来也是市场人士和学术界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对此,经济学家们各说不一。

持正面看法的观察人士认为,日本央行在通缩期间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的尝试和组合,对帮助恢复信贷市场和对抗通缩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危机时期,货币政策行动需要大胆创新,因为试错成本比在繁荣时期更低。三菱日联金融集团首席日本策略师、日本央行前宏观压力测试主管Takahiro Sekido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指出,负利率政策有助于消除通缩,极端的货币宽松和负利率政策是改变长期且具有粘性的通缩所必需的。

法国农业信贷证券(亚洲)日本市场经济学家、宏观策略师Arata Oto则认为,负利率和YCC框架使日本央行自2016年以来一直努力压低日本的收益率。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正如日本央行的季度短观调查(Tankan Survey)所证实的,该行对宽松政策立场的承诺导致了日本信贷周期的上升,这可能有助于推动资本支出活动的增加和劳动力市场趋紧化。不过,日本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可能是日本经济摆脱通缩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而对日本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意义持负面看法的观点,则主要基于凯恩斯的“流行性陷阱”和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

有分析认为,日本央行实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陷入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即当日本央行降低利率水平到接近零时,会产生利率上升的预期,无论增发多少货币,都会被储存起来,无法刺激投资或消费,使得货币政策失效[3]。

另有分析指出,辜朝明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很好地阐述了在日本通缩时期“零利率”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其主要含义是,在经济体经历高杠杆资产泡沫破裂后,私人部门资产严重缩水,负债端依旧存在刚性支出,资不抵债,导致私人部门的行为目标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变为“债务最小化”,陷入长期“主动去杠杆”。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货币政策大幅降低融资成本至零利率乃至负利率,私人部门仅是将存量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多储蓄,少支出(消费和投资),经济陷入长期低迷[4]。

总的来看,日本央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其超宽松货币政策有着支持经济复苏、稳定金融系统和扩张财政刺激政策空间的效果[5],但主要问题在于,日本央行的超宽松政策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30年时间里并未导致物价持续且实质性地上涨。

不过,在逐步扩大货币宽松的过程中,日本央行进行的多项首创性货币政策实践,不仅丰富了货币政策理论,还为金融危机后全球其他央行货币政策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例如,欧洲央行在2014年年中也开始实行资产购买计划。再比如,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曾担心美国也会陷入日本类似的“通缩陷阱”,这也是他在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以美联储主席身份提出大规模QE计划的原因之一[6]。

退出超宽松,股债汇三市影响几何?

随着日本央行退出负利率政策,实施17年后的首次加息,日本的股债汇三市将面临什么样的影响?

日股:影响不大,受美股影响更多

在日本央行的这一重大决策出台之前,日经225指数已经创下34年新高,市场仿佛坚信日本央行对抗通缩的战役已经成功。然而,当前的日本央行并非“高枕无忧”——日本央行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保障金融稳定的同时,持久地实现其2%的通胀目标,而不出现明显的“超调”。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央行多年来首次加息之际,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主要央行预计将在今年开始降息。

对于日本退出负利率后的日本股市,中金公司认为,其实日股的走势与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关系不大——在日本央行两轮加息周期中,日股分别呈现了下行与上行的走势,因此比起日本央行政策利率,日股更多受美股的影响。

在2000年的加息周期中,日经指数出现了下行,主要原因在于美股的拖累,彼时美国股票的互联网泡沫逐步开始“崩溃”,在美股下行背景下日股也出现了下行。在2006年~2007年的加息周期中,日经指数出现了上行,主要原因也来自美股的拉动,彼时美国股市整体处于上行周期。

日债:收益率或被推高

作为过去近两年时间里唯一没有加息的发达市场,廉价、流通性好的日元是套息交易的核心。据彭博社报道,自日本央行2016年1月实行负利率以来,国内投资者已积累了价值66万亿日元(约4410亿美元)的外国债券,其中包括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债。

一旦日本央行转向,日本投资者的资金会大批回流本土,这也将推高多达60万亿美元的全球债市收益率。

日元:贬值会受到遏制

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组合过去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自美联储和其他央行2022年开始加息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美日间日益扩大的收益率缺口,给日元带来了沉重的下行压力。

随着投资者猜测日本的宽松周期行将结束,迫使日本央行购买数万亿日元的债券来维护收益率上限,这反过来又破坏了市场的稳定。此外,随着日本进口成本的大幅上升,对日本家庭和小型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如今随着日本央行退出负利率,我们预计日元的贬值将会受到遏制。在过去几年时间内,日本的进口企业和消费者都面临着日元持续贬值的风险。企业部门拥有丰富的G10(十国集团)货币盈余资金。如今,更多的海外盈余资金将被兑换成日元, 家庭部门不仅将把这些盈余资金用于海外投资,还将用于以日元计价的国内投资。”Takahiro Sekido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

华泰证券认为,日本央行加息会进一步缩小美日利差,推升日元,但考虑到日本加息和美国降息对全球流动性的潜在影响不可同日而语,日本加息对全球资产价格的影响总体可控。同时,加息会促进日本增长动能和市场表现从外需向内需的转换。

中金公司则再次援引本世纪以来唯二的两轮日本央行加息周期时的日本各类资产的表现称,其实并未发生明显影响,甚至反而出现了日元贬值的情况,其底层逻辑除了日本资产更多走全球经济逻辑,更多受到美国方面影响外,还在于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幅度有限。

日本央行下一步棋怎么走?

即使这是日本央行时隔17年来首次加息,经济学家们仍预计日本的借贷成本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接近零的水平。正如Takahiro Sekido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的那样,“尽管退出负利率,但这不意味着日本央行的货币宽松结束,而是仍将继续,因为家庭和企业都在越来越多地借贷,且一旦日本的利率出现极端且迅速的上升,无疑将对整个市场造成巨大的破坏。”

Arata Oto对每经记者说道,“为了刺激企业支出,仍然需要一个宽松的货币和金融政策环境,使日本经济恢复到稳定运行的状态。”

他就日本此前出现的通缩和增长停滞解释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的过度储蓄,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企业的过度储蓄(及支出的不足)破坏了日本的总有效需求,这加剧了结构性通缩的压力。在企业支出能力较弱的时期,政府支出可以作为一种替代品来抵消总需求的负面压力,但日本的财政政策不足以使日本摆脱通缩。此外,由于企业和政府部门缺乏资金需求,因此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影响可能有限。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成为日本政府支出回升的催化剂,加强了通胀压力。为了使通胀能够持续,企业的过剩储蓄问题必须解决。”

对于退出负利率后,日本央行后续的动作,高盛集团(日本)资深经济学家Tomohiro Ota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指出,“我们认为日本央行会在确认2%左右的可持续通胀的进一步证据后,逐步提高政策利率,并在2025年10月再次加息25个基点。不过,我们预计第二次和第三次加息之间会有一年的滞后期,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预计日本2025财年的核心CPI(扣除生鲜食品和能源的通胀)将较目前的水平有所下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手记:负利率时代结束,不代表关于负利率的讨论会终结

关于日本央行实施包括负利率在内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的讨论,在过去8年多的时间来从未间断过。这些讨论主要集中在负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是否有必要实施负利率(以及后来的YCC等),货币政策应对通胀急剧下降的速度应该有多快,当利率趋近于零时是否存在抑制货币传导机制的因素等诸多维度。

在日本,也的确有一些人认同美国主流学者的“美联储观点”,这种观点把保持以CPI为表征的通胀低位稳定看作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认为只要央行们像美联储那样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能够避免危机的发生,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和长期的经济增长。但是,包括日本央行前行长白川方明(任期2008年~2013年)和资深经济学家吉川洋在内的认识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这些日本央行行长和经济学家们着重指出,日本的独特经验和教训给货币政策带来的最大教训是,资产泡沫是对宏观经济最严重的威胁,因而必须尽一切努力加以避免。央行的基本职责应该是协同金融监管机构创造和维护一个价格稳定和金融体系稳定的良好宏观环境,而不能局限于保持通胀的稳定。事实上,不断膨胀的经济泡沫早晚会爆裂,而在泡沫经济破灭以后如何应对,是很难有万全之策的。

这也给处于类似情况下的其他政策制定者敲响了警钟:提前预测通缩可能非常困难。因此,随着利率和通胀趋近于零,货币政策可能不仅要对未来活动和价格的基线预测作出反应,还要对特殊的下行风险作出反应,尤其是通缩风险。

即使负利率的时代在今天正式终结,但只要危机还在继续,关于负利率带来的教训的讨论就不会终结。

参考资料:

[1]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工作论文|等待黑色星期三?——日本的货币政策和日元汇率问题[EB/OL], 2022-08-15

[2] 边泉水,日本货币政策二十年:“异次元”宽松之路[R],国金证券宏观经济报告,2019

[3] Keynes, John Maynard (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United Kingdom: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edition, ISBN 978-0-230-00476-4

[4] Koo R C, Balance Sheet Recession: Japan's Struggle with Uncharted Economics and its Global Implications[M]. 1. Wiley, 2003

[5]詹向阳,樊志刚,马素红等,The process, effect and revelation of the ultra-loose monetary policy of BOJ [R]. 中国:中国工商银行,2012

[6] BIS, Ben S Bernanke: Some thoughts on monetary policy in Japan[EB/OL]. 2003

策划|肖勇 孙宇婷

记者|蔡鼎

编辑|兰素英

视觉|陈冠宇

视频|步静

排版|兰素英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沪指本周震荡走高,上证50ET... 本周,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均上涨0.6%,上证中盘指数上涨0.2%。 每日经济新闻
PTA:7月10日基差走弱,供... 【7月10日PTA市场多因素影响行情】7月10日,PTA期货随成本端震荡收涨,现货市场商谈氛围一般。...
江南化工:7月10日召开董事会... 每经AI快讯,江南化工(SZ 002226,收盘价:5.62元)7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七届...
在中国,为什么两个CEO往往管... 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 | 阮怡玲,编辑 | 卢枕 随着喜马拉雅“卖身”给腾讯音乐,又一家采用联...
亚朵运营物资大降价!为了留住加... 红星资本局7月11日消息,在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多重压力下,连锁酒店行业还面临服务体验与成本效率...
卫龙新CFO余风年薪1373万... DoNews7月11日消息,7月9日,卫龙公告,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将于8...
澜起科技: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 证券之星消息,澜起科技(688008)07月1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螺纹钢期货:主力涨1.06%,... 【7月11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上行,机构给出后市操作建议】7月11日盘中,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震荡...
拿地14天极速亮相,建发宁波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青青 近日,宁波海曙区HS07-02-18地块的项目设计方案公示,公示时间为2...
推进全球化战略,电池巨头欣旺达... 排队赴港上市A股公司名单将再添一员,7月2日,电池巨头欣旺达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
山东神光:非农数据影响,黄金白... 山东神光:非农数据影响,黄金白银投资新机遇 非农数据,即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报告,是全球金融市场最为关注...
深挖巴蜀文化时代价值,成都设计...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 “非常振奋人心!”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邮储银行App热推ESG产品吸...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唐曜华 实习生 姜博文近期债市震荡、股市站上3500点,部分“固收+权益”...
好消息!新一轮消费补贴要来了 7月9日 吉林省商务厅网站发布 《关于征集“政银企”联动开展 购车贴息政策实施金融机构的公告》 拟定...
蓝思科技港股首日大涨9%后跳水... 截至2025年7月11日中午收盘,蓝思科技港股、A股股价分别报收于19.20港元/股和22.74元/...
掌舵三年半,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商业银行董事长因到龄,辞去董事长等相关职务,是再正常不过了。 昨日晚间,...
下半年经济风口:科技引领,多元... 2025 年已悄然过半,在这半年里,全球市场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波动、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以及...
北京建筑企业启动主板IPO,多...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多维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维联合集团)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
朱慧获批担任中广核财务公司董事... 中国网财经7月11日讯 今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核准朱慧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广...
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成都市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凯雯接受红星新闻记者...
英伟达市值一度破4万亿美元 人...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的股票价格9日在盘中交易中一度冲高至每股164.42...
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 7月10日,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42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331.58亿元。 异...
ETF今日收评 | 稀土相关E...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从板块来看,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爆发,券商、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一度冲...
ESG年报解读|携程集团披露碳... 资料来源:携程集团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
地通工业更换券商重启IPO辅导... 瑞财经 王敏 7月11日,地通工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通工业”)在湖南证监局启动IPO...
飞书CEO谢欣称拿不下京东:大... 据晚点,在回答"有什么大客户是你一直想拿但没拿下来的"问题时,飞书CEO谢欣表示:"还是有的,比如京...
北京豪华公寓“量增价跌”、二季... 7月10日,仲量联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办...
银行板块盘中走弱,浙商银行领跌... 7月11日,银行板块盘中下跌1.5%,浙商银行领跌2.64%,华夏银行、民生银行、青农商行、张家港行...
ETF盘中资讯|英伟达市值站稳... 或由于英伟达登顶4万亿市值,“AI 投资热”再升温!今日(7月11日),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
香港高息ETF受追捧,收益最高...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部分投资者忧虑下半年股市波动,并希望寻求具备稳定现金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