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去年净利润承压,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19.1%
南方都市报
2024-03-29 19:26:29

原标题:中国太保:去年净利润承压,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19.1%

3月28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太保”)发布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3239.45亿元,其中保险服务收入2661.67亿元,同比增长6.6%;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57亿元,同比下降27.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355.18亿元,同比微降0.4%。基本每股收益2.83元。拟每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02元(含税)。

在3月29日下午召开的中国太保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对寿险“长航”转型予以肯定。他表示,长航转型启动以来,经营业绩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业务价值增速在行业内也是率先转正并持续增长。这也符合集团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预期。“ 2024年是中国太保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下一步,‘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三大战略将向纵深推进,以新突破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9.1%

“长航”转型一期成效逐步显现

从寿险业务表现来看,太保寿险去年实现规模保费2528.17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新保规模保费同比增长3.7%,续期规模保费同比增长3.0%;寿险营运利润272.57亿元,同比增长0.4%;实现净利润195.32亿元,同比下降33.7%。

值得注意的是,太保寿险“长航”转型一期成效逐步显现,新业务价值实现较快增长,新业务价值率稳中有升。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太保寿险实现新业务价值109.62亿元,同比增长19.1%新业务价值率13.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在渠道方面,代理人渠道质态持续优化,核心人力产能及收入稳步提升。数据显示,2023年,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实现规模保费1954.78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期缴新保规模保费261.75亿元,同比增长32.3%。2023年,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21.0万人,期末保险营销员19.9万人;保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12837元,同比提升51.8%。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43503元,同比增长26.6%;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6051元,同比增长46.3%。

在银保渠道上,太保寿险去年实现规模保费380.69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期缴新保规模保费90.24亿元,同比增长170.2%,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15.6%。“银保渠道也成为太保重要的新业务价值贡献来源。”中国太保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赵永刚在业绩说明会上如此表示。

团政渠道上,太保寿险去年实现规模保费180.96亿元,其中职团开拓新保规模保费11.9亿元,同比增长273.4%。

按业务类型看,2023年,太保寿险实现传统型保险规模保费1594.77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长期健康型保险规模保费456.00亿元,同比下降3.7%;受利率下行、预定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分红型保险规模保费592.45亿元,同比下降31.2%。

“2021年太保寿险启动‘长航’转型,2022年开始全面落地,三年转型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我们叫做‘长航’转型一期。”太保寿险董事长潘艳红表示,同时,公司承上启下,启动“长航”二期工程,以组织变革为先导,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持续把“长航”行动向纵深来推进。

南都·湾财社记者现场获悉,太保寿险目前正在规划的“长航”二期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来进行推进:首先,延续一期的多元渠道的建设,新业务模式要加快成型;第二,主要是客户中台的建设要更进一步,形成客户分层分类,产品和服务有机融合,运营更加简洁高效,客户体验优良的这样一个运营服务的支撑;第三个方面,价值管理的闭环更进一步,要持续激组织的活力。

傅帆补充表示,寿险的长航转型启动以来,经营业绩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新业务价值增速在行业内也是率先转正并持续增长。多元化的渠道建设也逐渐成效,整个队伍的姿态跟业务的品质在不断的优化。“这也符合集团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预期。”他说道。

产险综合成本率上升0.7个百分点

非车业务快速增长,责任险同比增31.4%

财产险方面,2023年,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906.14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1%,占比达45.6%,上升2.9个百分点。

财产险业务数据显示,该公司承保综合成本率97.7%,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赔付率69.1%,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因经济活动恢复和居民出行增加,承保综合赔付率同比去年有所上升;承保综合费用率28.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车险板块,太保产险2023年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035.14亿元,同比增长5.6%,承保综合成本率97.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赔付率70.6%,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承保综合费用率27.0%,与上年同期持平。

中国太保方面表示,太保产险探索新能源车经营新模式,全面布局融入汽车产业生态,与车企建立扁平化协同合作机制,2023年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54.7%。

值得关注的是,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在业绩说明会上提到,备受市场关注的新能源车方面,行业要解决新能车相关成本高的问题。“对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还是充满期待,应该说已经露出的希望曙光,据我们了解,监管部门也正在积极制定支持新能源车产业革命相关政策”。他说。

非车险板块,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48.28亿元,同比增长19.3%;承保综合成本率97.7%,与上年同期持平。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太保产险的非车险业务在责任险、农业险、健康险等新兴领域保持了较快增长。数据显示,责任险同比增长31.4%;农业险同比增长28.8%;健康险同比增长18.6%。

来源:中国太保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

顾越指出,2024年有着以往没有的复杂性、波动性,产险整体需求下行,风险敞口扩大。首先,要求太保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另一方面,需要对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绿色革命机遇增强敏锐性、前瞻性;第三,关注巨灾频发,自然灾害不断增加的趋势。

此外,针对一季度冻雨损失对太保产险的影响,顾越表示,损失超过5亿元。虽然短期损失大,但是对于太保总体体量影响有限。太保建立了风险雷达等体系。“近两年,太保一直高度重视风险预警、风险减量管理体系建设。”

投资收益率同比降1.5个百分点

持续探索多元化资产配置

在投资端,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中国太保集团管理资产2.9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其中集团投资资产2.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0%。

从投资组合看,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债券投资占投资资产的51.7%,较年初上升8.7个百分点;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占投资资产的35.9%。此外,公司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投资资产的14.5%,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和权益型基金占投资资产的10.7%,较年初下降0.8个百分点。

2023年,中国太保实现净投资收益777.39亿元,同比增长2.3%,主要原因是分红和股息收入的增长;净投资收益率4.0%,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522.37亿元,同比下降28.3%,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且股票市场整体下跌导致证券买卖损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降低;总投资收益率2.6%,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据悉,2023年,中国太保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7%,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中国太保在报告中表示,主要原因是当期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类资产的变动影响的增长。

在业绩说明会上,谈及投资管理,中国太保首席投资官苏罡表示:“太保在股票市场已经坚持了差不多十年的高股息策略,通过低估值、高股息和盈利良好的股票品质的精选,压实核心股票的仓位。”

苏罡提到,目前中国太保持续探索多元化资产,从长期角度看,为更好实现资产负债匹配管理,中国太保不仅会关注利差问题,还包括期限匹配,收益和成本的匹配,进行全维度的匹配。目前在太保的组合中,在资产类别中专门设定了高股息配置的类别。“中国太保坚信,只要坚信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一定可以实现穿越周期的战略资产配置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末,中国太保开启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平稳交替。2024年1月,傅帆的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接替孔庆伟出任公司董事长。

傅帆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4年在中国太保的发展历史中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下一步,“大健康”“大区域”“大数据”三大战略将向纵深推进,以新突破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新一届董事会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坚守价值,发挥专业化、多元化、市场化的优势,推动公司战略走深走实。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成都市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凯雯接受红星新闻记者...
英伟达市值一度破4万亿美元 人...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的股票价格9日在盘中交易中一度冲高至每股164.42...
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 7月10日,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42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331.58亿元。 异...
ETF今日收评 | 稀土相关E...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从板块来看,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爆发,券商、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一度冲...
ESG年报解读|携程集团披露碳... 资料来源:携程集团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
地通工业更换券商重启IPO辅导... 瑞财经 王敏 7月11日,地通工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通工业”)在湖南证监局启动IPO...
飞书CEO谢欣称拿不下京东:大... 据晚点,在回答"有什么大客户是你一直想拿但没拿下来的"问题时,飞书CEO谢欣表示:"还是有的,比如京...
北京豪华公寓“量增价跌”、二季... 7月10日,仲量联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办...
银行板块盘中走弱,浙商银行领跌... 7月11日,银行板块盘中下跌1.5%,浙商银行领跌2.64%,华夏银行、民生银行、青农商行、张家港行...
ETF盘中资讯|英伟达市值站稳... 或由于英伟达登顶4万亿市值,“AI 投资热”再升温!今日(7月11日),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
香港高息ETF受追捧,收益最高...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部分投资者忧虑下半年股市波动,并希望寻求具备稳定现金流及...
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重组市... 来源:市场资讯 2025年已过半,距离“并购六条”颁布也过了9个月,这期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焕...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 特朗普吹嘘政绩 继续施压美联储降息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科技股、工业股、纳斯达克指数创历...
原创 7... 欧盟雷霆风暴:7亿欧元走私案震动中欧贸易 凌晨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警笛声划破宁静,如同宣告一场风暴的...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 截至中午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涨0.96%,权重股中,汇川技术涨1.8%,科大讯飞...
华润、青岛、百威亚太:高盛下调... 【7月10日高盛下调中国啤酒行业今年销量及均价增长预测】7月10日,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短期内对中国啤...
特朗普称赞英伟达股价 呼吁美联... 当地时间7月10日周四上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Social“真实社交”上发文,再...
1.1万亿ETF背后有个大坑,... 看到有新闻报道,南京的盛夏,金融圈的精英们挤满了深交所的会场。台上专家侃侃而谈ETF定投的种种妙处,...
瑞幸大股东或竞购星巴克中国股权 记者丨贺泓源 刘瑾睿 编辑丨张伟贤 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继续推进中。 2025年7月9日,据多家媒体援...
放量937亿元!“牛市旗手”集... 今天(7月11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截至早盘收盘,沪指、创业板指双双涨超1%,深成指涨0....
中国平安:7月10日融券卖出3... 证券之星消息,7月10日,中国平安(601318)融资买入3.26亿元,融资偿还4.68亿元,融资净...
淘宝闪购激发消费活力 食品饮料...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自淘宝闪购上线以来,社会消费热情被极大点燃。暑期经济激活了食品饮料及餐饮消费,...
上交所: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 7月11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
比特币突然狂飙,超19万人爆仓... 隔夜美股盘中突然拉升。加密货币集体大涨,比特币一度突破117000美元。 周四美股盘中反弹,至收盘纳...
卷跑130亿,许家印都自叹不如 卷走130亿不稀罕,稀罕的是被他跑了。 在咱们这里要找进步最快的领域,“人传人”式营销可能得算上一...
多数投资机构看好A股后市,兴业... 7月11日,三大股指早盘小幅拉升,其中上证180指数小幅上涨。截至上午9:50,兴业上证180ETF...
“若实现将系就职以来首次”,鲁... 【环球网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当地时间10日表示,他正筹备与中方在马来西亚举...
嘉元科技:7月10日融资净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7月10日,嘉元科技(688388)融资买入4061.02万元,融资偿还3739.52...
沪指重返3500点,继续上攻动... 时隔三年多,沪指收盘重返3500点。 截至7月10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48%,报3509.6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