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亏超7亿欲赴港上市 和府捞面欲争中式面馆第一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4-01 19:50:20

原标题:三年亏超7亿欲赴港上市 和府捞面欲争中式面馆第一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艺艺 贺泓源 杭州 北京报道

以一碗“书房里的养生面”走进大众视野的面食品牌和府捞面,被传出赴港上市计划。

有消息称,公司计划最早于今年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1亿至2亿美元。

作为备受资本青睐的“网红”面馆,这并非和府捞面第一次传出上市的消息。

早在2022年年初,间接参股和府捞面的绝味食品(603517.SH)在公告中披露,其全资子公司参股的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和府捞面”)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拓展更多融资渠道推动其业务的发展。

与上市憧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府捞面2020年—2022年三年累计亏损超7亿元。不过,公司在2023年年中的一封内部信中透露,“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称,自2023年12月底以来,和府捞面开展了多轮裁员行动,涉及员工比例高达20%到30%,此举或旨在降低成本,为公司的上市计划铺路。

对此,和府捞面公开回应称,“和府有8000多人,之前直营开店速度快人员多,组织架构过于饱满,进行优化和降本增效,属于正常操作”。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和府捞面裁员的情况客观存在,但具体的裁员比例未知。

随着陈香贵、马记永、遇见小面、五爷拌面等面食品牌纷纷跑马圈地,在日渐拥挤的面食赛道中,和府捞面能否率先拿下“中式面馆第一股”的头衔?

三年累计亏超7亿

方形木椅搭配暖黄顶灯,摆放书籍的书架紧邻餐桌,和府捞面以“书房里的养生面”为主打概念,营造“草本浓汤,一碗养生”的慢生活方式,很快从一众面馆中脱颖而出。

公开信息显示,和府捞面于2012年在江苏成立,过去10年,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覆盖80多个城市,直营门店数量超过500家,会员数量超2000万。

从产品定价来看,和府捞面主要走中高端路线。

餐饮品牌数据查询平台“窄门餐眼”统计,截至2024年3月2日,和府捞面共有40多款产品,包括草本猪骨汤雪花肉面、厨神花胶鸡汤面等14款汤面,长寿乡金蟹黄拌面等3款拌面,也有一些拌饭和小吃、炸物,主要产品价格在25-108元区间,售价最高的产品是108元的长寿乡金蟹黄拌面。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中国粉面行业蓝皮书》,2023年全国粉面消费量达到近万亿的市场规模。而在国内粉面市场,截至2023年9月,和府捞面实现直营收入第一,直营收入增速和直营门店数增速都领跑行业,位居中式面馆第一品牌。

作为快速崛起的连锁面食品牌,和府捞面备受资本青睐,成为“资本宠儿”。

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2022年,和府捞面共吸引6轮融资,总金额超16亿元。

尤其是2021年7月,和府捞面完成了近8亿元E轮融资,该轮融资由CMC资本领投,众为资本、腾讯投资、Longfor Capital跟投,创下国内连锁面馆行业的最高融资纪录。随着机构追捧,和府捞面的估值也是一路走高,E轮融资时估值高达70亿元。

无论是门店扩张,亦或是品牌升级,和府捞面对于资金的渴求可想而知。

在此次赴港上市的传言前,和府捞面也曾披露过境外上市计划。

早在2022年年初,绝味食品发布一则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参股公司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和府捞面’)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拓展更多融资渠道推动其业务的发展”。

随后,绝味食品在2022年年报问询函回复中,进一步呈现了和府捞面的业绩。

2020年-2022年,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11.07亿元、17.32亿元和14.56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2.11亿元和-2.9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约7.16亿元。

尽管业绩一度承压,但和府捞面也在释放积极信号。

公司在2023年年中的一封内部信中透露,“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2023年,我们开了200多家门店,加起来总共投资了2个多亿,还支付了上游合作方1亿多元的款项,这3亿多元支出,都是出自我们之前的营收,我们现在的现金流积累还是正的”,今年1月,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

就公司赴港上市传言,4月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和府捞面方面发送采访提纲,对方回应称,“相关信息等公司统一回复”。

2023年末,李学林曾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提及,“对于任何品牌来说,上市并不应该是一个诉求,应该是一个顺其自然的结果。品牌上市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品牌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0家门店”目标承压

尽管坐拥70亿元高估值,但和府捞面由于产品整体定价较高,加上陷入“预制菜”和“料理包”等风波,遭到市场诸多争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搜索发现,在相关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和府捞面的产品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消费者认为其产品“汤头浓郁,味道稳定”,也有消费者留言称“面条口感一般,近40元一碗面,性价比不高”,“用预制菜就该有对应的价格,卖得比其他面馆贵还不是现做的,无法接受”。

4月1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随着休闲食品主食化、主食产品休闲化的趋势,最近几年,面食越来越受到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青睐。但面食品牌众多,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兼具性价比与质价比的品牌,更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为了顺应消费趋势,提升产品性价比,和府捞面主动进行了调价。

2023年12月底,在公司品牌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对外表示,以会员价为标准,目前公司30元以下产品已占一半,30元-40元价位段的产品占比约45%,40元以上产品占比为5%。为丰富20元-30元的产品菜单,和府捞面陆续推出了小吃、炸物和饮品等品类。

根据“窄门餐眼”截至2024年3月2日数据,和府捞面最新的人均消费在32.79元左右,相比之下,此前客单价则高达40-50元,价格总体降幅在30%左右。

除了下调产品价格带,加速拓店扩张,或许是和府捞面为谋求业绩增长,支撑其高估值的不二选择。

就在上述品牌战略暨新品发布会上,李学林宣布,未来三年(预计到2026年),和府捞面的门店数量将超过2000家。

此外,未来十年,和府捞面将开启“找朋友、出海去、向下沉、深布局”的战略方向:一方面,和府捞面将积极开拓多线市场,计划深入2000多个县级单位,未来将寻找“5000+事业合伙人”开放联营,正式进入“直营+联营”模式。另一方面,和府捞面会以香港为桥头堡,去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探索全球市场的可能性。

但公司要实现三年“2000家门店”的目标,无疑颇有挑战。

尤其在餐饮成本高企的当下,面食赛道参与者众多,赛道日渐拥挤。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遇见小面、马记永、陈香贵、五爷拌面等面食品牌纷纷获得融资,合计融资规模近20亿元,投资方有高瓴创投、红杉中国等。

随着资本不断涌入,各个面食品牌纷纷跑马圈地,加速拓店。

如主打重庆小面的遇见小面,2023年称未来一年将新增100家门店;以兰州牛肉面为特色的陈香贵,2024年计划新开150家店……

有消费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不少面食品牌产品品类多,且价格实惠,和府捞面能否在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尚未可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好消息!新一轮消费补贴要来了 7月9日 吉林省商务厅网站发布 《关于征集“政银企”联动开展 购车贴息政策实施金融机构的公告》 拟定...
蓝思科技港股首日大涨9%后跳水... 截至2025年7月11日中午收盘,蓝思科技港股、A股股价分别报收于19.20港元/股和22.74元/...
掌舵三年半,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商业银行董事长因到龄,辞去董事长等相关职务,是再正常不过了。 昨日晚间,...
下半年经济风口:科技引领,多元... 2025 年已悄然过半,在这半年里,全球市场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波动、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以及...
北京建筑企业启动主板IPO,多...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多维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维联合集团)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
朱慧获批担任中广核财务公司董事... 中国网财经7月11日讯 今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核准朱慧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广...
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成都市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凯雯接受红星新闻记者...
英伟达市值一度破4万亿美元 人...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的股票价格9日在盘中交易中一度冲高至每股164.42...
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 7月10日,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42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331.58亿元。 异...
ETF今日收评 | 稀土相关E...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从板块来看,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爆发,券商、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一度冲...
ESG年报解读|携程集团披露碳... 资料来源:携程集团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
地通工业更换券商重启IPO辅导... 瑞财经 王敏 7月11日,地通工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通工业”)在湖南证监局启动IPO...
飞书CEO谢欣称拿不下京东:大... 据晚点,在回答"有什么大客户是你一直想拿但没拿下来的"问题时,飞书CEO谢欣表示:"还是有的,比如京...
北京豪华公寓“量增价跌”、二季... 7月10日,仲量联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办...
银行板块盘中走弱,浙商银行领跌... 7月11日,银行板块盘中下跌1.5%,浙商银行领跌2.64%,华夏银行、民生银行、青农商行、张家港行...
ETF盘中资讯|英伟达市值站稳... 或由于英伟达登顶4万亿市值,“AI 投资热”再升温!今日(7月11日),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
香港高息ETF受追捧,收益最高...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部分投资者忧虑下半年股市波动,并希望寻求具备稳定现金流及...
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重组市... 来源:市场资讯 2025年已过半,距离“并购六条”颁布也过了9个月,这期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焕...
24小时环球政经要闻全览 | ... 特朗普吹嘘政绩 继续施压美联储降息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科技股、工业股、纳斯达克指数创历...
原创 7... 欧盟雷霆风暴:7亿欧元走私案震动中欧贸易 凌晨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警笛声划破宁静,如同宣告一场风暴的...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 截至中午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980022)涨0.96%,权重股中,汇川技术涨1.8%,科大讯飞...
华润、青岛、百威亚太:高盛下调... 【7月10日高盛下调中国啤酒行业今年销量及均价增长预测】7月10日,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短期内对中国啤...
特朗普称赞英伟达股价 呼吁美联... 当地时间7月10日周四上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Social“真实社交”上发文,再...
1.1万亿ETF背后有个大坑,... 看到有新闻报道,南京的盛夏,金融圈的精英们挤满了深交所的会场。台上专家侃侃而谈ETF定投的种种妙处,...
瑞幸大股东或竞购星巴克中国股权 记者丨贺泓源 刘瑾睿 编辑丨张伟贤 星巴克中国股权出售继续推进中。 2025年7月9日,据多家媒体援...
放量937亿元!“牛市旗手”集... 今天(7月11日)早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截至早盘收盘,沪指、创业板指双双涨超1%,深成指涨0....
中国平安:7月10日融券卖出3... 证券之星消息,7月10日,中国平安(601318)融资买入3.26亿元,融资偿还4.68亿元,融资净...
淘宝闪购激发消费活力 食品饮料... 本报讯 (记者梁傲男)自淘宝闪购上线以来,社会消费热情被极大点燃。暑期经济激活了食品饮料及餐饮消费,...
上交所: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 7月11日,上交所发布关于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