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智库
编辑|任婧瑄
前有稳坐某宝顶流的李佳琦,后有在某音几乎没对手的小杨哥和董宇辉。唯独没有“带货一哥”的京东,这把能靠AI刘强东带飞上分吗?
“大家好,好久不见,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东哥……”
自火遍全网的“明州事件”之后, “采销东哥”的直播首秀几乎是刘强东第一次存在感拉满的高调公开露面。虽然是以数字分身的形式,但不到1小时,直播间观看量就突破2000万。
在这之前,俞敏洪、雷军、丁磊等大佬们都曾亲自坐镇直播间为自家产品带过货。但在快抖淘东四家直播电商平台中,刘强东算头一个。
只不过和真“老板”们比,数字人刘强东更像个没什么梗,也不够接地气的“吉祥物”。虽然神态语调都十分逼真,但全程书面化讲解,既没有实物展示,也没有实时互动的东哥,让造势和营销空间过度局限于AI的逼真性。
果不其然,紧张搓手指,时不时看手机,成了唯二热度高的出圈话题。不少网友也纷纷喊话, “不够诚意”。
但带货目的成功达到,产品均售罄。
有人说,这次水花虽大,但“采销东哥”能否长虹还是个问号。或许捧红“采销东哥”本来就不止为卖货,也不是为了让他当一哥。
上周,京东宣布将投入超10亿元现金和10亿流量作为奖励,最重要的是激励上不封顶!只为吸引更多原创作者和优质MCN入驻。
这般大手笔、低姿态,无疑暴露了京东最大的痛点。就像“天时地利人和”这句话一样,良好的直播生态需要头部达人、腰部MCN、店铺自播。
反观京东,貌似每一环都不太拿得出手,尤其是“人货场”中的人。
超头主播的缺席让京东极度缺乏IP效应,同时也让自己颇为被动。就拿小作文事件来说,采销直播间当时喊话拉拢董宇辉,但最后也没“抢”赢。
一直靠“蹭”,也不是个办法啊...... 所以AI虚拟人直播带货是京东打出差异化优势的一个契机,毕竟跟跑某音某手传统电商已经没有什么弯道超车的机会了。
京东方面称,与真人主播相比,京东言犀数字人的成本不到1/10,最快2小时开播。
这种宣传无意是在向商家抛出橄榄枝:第一,看刘强东多逼真!第二,我们能帮你把开播门槛降到最低。
只用导入商品链接,数字人就能记住卖点,大模型就能生成脚本,商家自播就这么简单。这就像是在把“傻瓜相机”安利给不会照相,也不舍得花钱买单反的摄影爱好者。
近期,马云、李彦宏等大佬都纷纷重回舞台中心为自家公司撑腰,看得出来中年企业们都面临着业务增长的压力。
“分身”下场的刘强东,到底能否靠AI,在商家、平台、主播的互卷中重新掌握流量和GMV密码呢?评论区聊聊,你看好京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