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系列 #155
前两天,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在美国奥马哈如约举行。
与往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最大的不同,就是巴菲特的老搭档,也是我们大家都非常敬重的查理·芒格,没有陪在他的身边,回想起来还真的是蛮感慨的。
没想到去年到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去“朝圣”两位近百岁的老人、投资界的神话,竟然就真的成了人生当中最后的机会,好像我这一生也算是少了一个遗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下,巴菲特为什么那么喜欢保险投资,以及保险业务在他投资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当然,先和大家解释一下,我们这里说的“保险投资”,并不是购买保险产品,而是投资保险公司。
每一年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第一个阐述的几乎是保险,他也把保险业务称为“伯克希尔的核心业务、成长引擎”。
巴菲特通过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持有多家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包括老牌车险公司GEICO和通用再保险Gen Re等等。这些保险业务不仅为伯克希尔贡献了不菲的利润,更为伯克希尔提供了大量的浮存金。
根据伯克希尔2023年的财报,保险相关业务共为伯克希尔提供了1690亿美元的浮存金,与2020年的1380亿美元相比,仅三年的规模就增加了310亿美元。
那么,什么是“浮存金”呢?为什么巴菲特如此看重保险业务的“浮存金”呢?
所谓“浮存金”,就是客户为短期保险业务(比如财产保险、再保险业务)提前预付的保费。
保险业务先付保费、后理赔的模式,在中间形成了一定的“空档期”,因此保险公司就拿这些钱来进行投资,赚取投资收益。
对于保障期不会超过一年的短期保险业务,由于它们不像长期人寿保险业务一样需要在定价时给客户支付投资收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定利率”),因此短期保险业务的保费(也就是巴菲特口中的“浮存金”,Float)所赚取的投资收益,几乎可以成为公司的利润。
而从财产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经营来看,抛去投资因素,公司在保险业务的承保理赔方面也是要有盈利的,这种盈利通常体现在保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小于100%”之上,即保险业务的理赔支出加上费用支出整体上是小于公司在这个业务上收取的保费的,因此保险公司还有承保盈利可以赚取。
这种“一鱼多吃”的玩法,让伯克希尔在通过短期保险业务的保费进行融资的时候,获得了一笔“负成本”的资金——这笔资金不仅不需要支付利息,反而还可以赚钱!
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说,“它(浮存金)比免费的钱更棒!”
并且,发达保险市场对于保险(尤其是财产保险)的需求稳定,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通胀,保险营收通常会增加,这就为巴菲特提供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来源。
所以我们说,保险业务的“浮存金”绝对是巴菲特取得神话一般投资成绩的主要功臣。
当然,仅仅依靠“浮存金”这个已经不是行业秘密的秘籍,巴菲特也是不可能取得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成绩的。
最新一期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我们见证了伯克希尔从1964年-2023年的投资战绩——总投资收益高达4,384,748%,平均年化复合增长19.8%,远远超过标普500平均每年10.2%的复合增速。
全世界只有一个股神巴菲特,而这一切还有赖于他独到的投资眼光与他坚守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如今老爷子年事已高,不少人都在怀疑巴菲特的接班人是否还能延续巴菲特的投资神话。
从我个人的角度,神话是否能够得以延续其实已经不重要了,传奇人物之所以传奇,就是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非常喜欢的迈克尔·杰克逊,就算他已经不在,但是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这就已经足够。
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还能见到老爷子的身影吧!
▼
▼
跨年分享复盘 | 回望2023年保险圈十大关键词
从“四道防线”的角度看保险产品的安全性
重疾新规下内地与香港重疾定义之深度对比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所有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