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媒体《天天房产》于5月11日披露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近期正面临一场业绩寒冬,不幸沦为央企中的“亏损王者”。据数据披露,2023年中国金茂业绩首次遭遇严重滑坡,归母净利润大幅转亏,数额高达68.97亿元,同比骤降448%。此番利润逆转的同时,其开发业务的签约销售额也触及近五年来的谷底。
回顾过去五年的成绩单,中国金茂的业绩轨迹犹如过山车般跌宕起伏。从2019年至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录得64.82亿元、38.81亿元、46.90亿元、19.84亿元,直至去年的巨额亏损。与此同时,签约销售额也从巅峰时期的1608.07亿元逐渐滑落至1412亿元。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销售数据同样不容乐观。2024年4月份,该集团签约销售金额仅为65亿元,同比锐减54.87%;签约销售建筑面积也缩减至约336,176.52平方米。截至4月30日,四个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共计240.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59.03%;累计签约销售建筑面积则约为1,290,131.28平方米。
尽管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金茂在行业内的排名却奇迹般地保持稳定。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1-4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国金茂以241.0亿元的销售额稳居TOP100房企排名第12位,与上年同期的排名持平。
然而,在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央企阵营中,中国金茂的业绩已显得尤为“尴尬”。以2023年业绩为例,与华润置地、中海地产、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绿城中国等同行相比,中国金茂的归母净利润亏损额高居榜首,垫底整个行业。这一尴尬的业绩无疑给中国金茂敲响了警钟,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扭转乾坤,成为了摆在这家央企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金茂不仅业绩不好,利润亏损,而且在产品质量上,也一直被人诟病。我们随便来看几个例子。其一,南京金茂悦尚庭,一处以600万元精装房为傲的居所,在交付之际却遭遇了尴尬的局面——因漏水问题,业主们无法安心入住。这原本应是梦想成真的温馨之所,却变成了困扰重重的烦恼之地。其二,江苏常州春秋金茂府,更是上演了一出“交房即维权”的戏码。业主们原本期待着新居的喜悦,却不料迎来了维权的风波。新房交付的喜悦尚未散去,维权的硝烟却已弥漫开来。
其三,在繁华的北京,首开金茂望京樾也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业主们纷纷投诉,指责其“书房冒充卧室”涉嫌虚假宣传。这一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房地产市场引起了轩然大波。北京市朝阳区住建委和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此高度重视,已经对此进行立案调查。他们表示将严查到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述这些事件,不仅是对作为中央直属企业的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警示,也是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警醒。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不能坑害消费者,而应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信任和认可。
注:1、图如侵权,告删。2、欢迎转载,禁止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