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翻开的是女性日记里成熟而又睿智的篇章。成为上市公司管理层, 努力工作,升职加薪,应该是多数人的心之所向。而选择突破舒适圈,带着希望和梦想转型自由创业的人,却寥寥无几。
闵艺萍,就是这样一位敢于挑战的返乡巾帼创客,在湖州市吴兴区的小村落里,她用一腔创业热情勾勒出乡村文化主理人的精彩“创业旅途”。
2017年,32岁的闵艺萍在一家上市公司做着管理层的工作,从小喜欢挑战的她,毅然选择了辞职,开始接触各种与儿童相关的项目。2021年,因为自己很喜欢喝咖啡,她又将眼光投向了咖啡这个行业。当时的闵艺萍几乎把湖州的咖啡店喝了个遍,依然没找到特别喜欢的。于是,她就索性在市区开了一家咖啡店,自己做咖啡师。不曾想,咖啡店一开,就收到了意外的邀请:“来我们村开吧!”
咖啡+乡村?闵艺萍觉得不现实。但村书记三顾茅庐,闵艺萍拗不过他,就跟着去村子里走了走。经过多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小村落早已焕然一新:村道铺着青砖石,河水缓缓流过,民宿主人打理着花草,渔耕文化园内建起了充满现代感的茅草屋和星空泡泡屋。闵艺萍打开手机里的外卖软件,惊讶地发现一份麻辣烫30分钟内就能送达村里。第二个月,她就决定把店开到了这里。
双层茅草顶,360度的全景落地玻璃……在她的努力下,2023年3月,她的露营基地正式开业。没想到,基地开张不到一周时间,就成了青年人的网红打卡地。摄影师、青年作家、书画家、程序员等各行各业的“数字游民”,在这里上演着一场又一场“头脑风暴”。
如今,闵艺萍已经成为了一名乡村文化产业主理人,在她的运营规划下,她的咖啡店吸引不少年轻人蜂拥而至,周末甚至“一帐难求”。在咖啡馆开展的活动中,闵艺萍结交朋友,邀请他们来村里合作发展。2024年4月,闵艺萍联合织里镇政府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华南理工、伦敦国王大学等多所高校的20位青年创客,进行了为期14天的“艺术营造青年乡创工作营”,为村里精心策划并实施了10个富有深度的艺术行动,也给村里的各项发展贡献了不少“金点子”。
这不仅是对传统乡村文化的深入挖掘和重新诠释,更是对乡村振兴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村咖”火起来了,咖啡馆新增了好几个弹性就业岗位,附近的农户女主人也赶上了家门口临时用工的红利。“到咖啡店里帮好忙,再回家做饭打扫院子,这一天,别提多惬意多充实呢!”村民笑着说,“多亏了卢书记三顾茅庐请来‘闵诸葛’!”
“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出各类户外运动项目,同时计划盘活村里空置的农宅,打造“五湖书局”,希望可以打破传统与现代、古韵与时髦的界限,让更多人来打卡、体验,爱上乡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里的乡野日常变成更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闵艺萍说。
来源/湖州市吴兴区妇联
编辑/宋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