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领域,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可能不为大众熟知,但在其所在的细分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这些企业,被称为制造业单项冠军。
“我们不止在PCB刀具领域做到了第一。手机防窥膜、汽车仪表盘光控膜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是第一。”近期,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鼎泰高科”)入选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该公司董事长王馨忙着在更多细分领域成为“冠军”。
25年前,王馨来到广东,从流水线工人做起,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从打工妹“逆袭”为冠军老板,在王馨看来,创业最需要的就是专注。“要专注,要在自己相关的领域内做到极致。要在困难的时候不放弃,才能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没有不好的行业
只有不好的企业”
“我是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农村姑娘。这20多年来,为了能跟上公司发展的脚步,我不断地学习。向同事们、客户学习、到学校学习……”创业20多年来,面对时时变化的市场,王馨仍然充满紧迫感。
当年,16岁的王馨离开河南老家,独自一人来到东莞,成为一名玩具厂的流水线工人。
“那时候很辛苦,早上6点钟上班,晚上经常加班到12点,月工资200多元。”王馨回忆,一个多月后,一同来打工的100个人,走了70多个。
但王馨下定决心,再苦也要坚持下去。“别人不愿意加班,可我愿意,加班的时候我就有更多时间学习别的工序,熟悉整个工序上的操作流程。”她说,自己出去打工的时候也没忘了带着辍学时的课本,下了班就回去自学。
1997年,家用计算机产业快速增长。彼时王馨在钻针行业打工,她意识到PCB行业中的微钻针及周边耗材领域蕴藏着商机。于是她果断用在工厂打工8年挣来的第一桶金,回到故乡南阳,创办了鼎泰高科。
“那会儿就是只有几个人的小作坊。一开始只做贸易。”渐渐地,王馨感到只做贸易,在市场上还是缺乏竞争力。于是,她从几十平方米的厂房和十几个员工做起,逐步开始投入PCB钻针的研发和生产。
“一开始产品达不到客户的要求,我们就继续死磕。”王馨说,最难的时候,她和几个股东不拿工资,公司赚了钱给工人发了工资,就把资金继续投入技术迭代和设备升级。
2013年,王馨决定回到东莞。那时,PCB微型刀具以进口为主,价格高昂且受制于国际市场,很多客户都希望有国产的PCB微型刀具。王馨回忆,洞察到这个机遇,鼎泰高科抓紧研发,产品在国内市场迅速崛起,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
PCB微型刀具是加工PCB(印刷电路板)的工业用微型刀具,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5G通信基站、汽车电子等领域的生产加工环节。
创业一路走来,王馨觉得有苦也有甜。“不管做哪一个领域,哪一个行业,其实选定了之后,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创业的过程中会经历非常多的磨难,需要韧性和耐力,需要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放弃,寻找更多的机会点,才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目标。”
“产销量和竞争力
都要做到前三”
把一根正常头发丝和鼎泰高科的PCB钻针放数码显微镜下对比,钻针只有发丝的三分之一粗细。“男性的头发一般直径为0.1mm,我们已经可以批量生产0.03mm的钻针了。”王馨说。
王馨介绍,如果再放大到500倍,会发现钻针表面是整齐的螺旋纹,它所钻的孔越小,孔的间距越小,线路联通能力更强,运算效率才能越高。
“我们的团队有这样的共识——我们希望不做则已,要做就要把产品做到同类型产品的前三,这样才有竞争力。不仅要把产销量做到前三,我们还要把竞争力做到前三。”王馨认为,竞争力包含了很多的因素,包括研发水平、技术能力、质量、成本控制,还有市场拓展等等。
生产检测车间内机器轰鸣,上百台机器设备正在自动化作业,“我们有超90%的设备都是自主研发的!设备内的智能化系统也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王馨自豪地说。
“因为有着一套成熟的自动化设备体系,鼎泰高科才能在产品开发方面做到敏捷高效,才能具备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兼顾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王馨说。这带给了客户更强的信心,也化解掉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内耗。
在王馨看来,企业的长期发展离不开持续创新,她一直在关注有什么新技术会颠覆行业现状。“我们正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其产品的应用领域从电子制造业延伸至汽车、半导体、光电等领域。”
南方日报记者许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