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消费疲软的话题讨论不绝于耳。那么消费到底情况如何?今天的文章我们继续分享一篇有意思的研报,主要内容是天风证券关于近期消费数据的分享,其中研报以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为例,带大家感受市场消费景气的变化。
以下为概括内容:
研报的开始,天风证券罗列了几个数据,大致意思是6月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消费数据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
四个一线城市的6月社零同比增速比5月分别下滑了11、12.8、10.2、3.2个百分点,至-9.4%、-6.3%、-9.3%、-2.2%,且回落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报认为一线城市消费数据单月回落的现象,其实对市场信心也容易造成影响。
天风认为这样的消费数据下跌是比较异常的,理由有2点:
1.一线城市的单月下跌幅度远超全国整体情况
6月全国社零同比增速下滑了1.7个百分点至2%,位于2023年以来的社零增速区间下限附近(2023年以来社零在3.5%左右震荡)。
2.收入增速的变化解释不了一线城市消费的大幅下滑
二季度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比一季度下滑了1.7个百分点至4.5%,其中上海、北京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比一季度下滑了1.2、2.2个百分点至3.7%、3.1%。
过去几年,一线城市单月消费数据出现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如2022年二季度。疫情后,在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消费增速的波动幅度较小,即使房价下跌影响到消费意愿,也是逐渐显现而不是断崖式出现。
所以正是这样的现象,不仅造成了人们对于市场的不解,甚至产生了经济增速上的疑虑。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其实像从上海的数据来看,人们似乎更不愿意在“用”的层面更多花费,所以6月“用”的商品对上海消费拖累的明显较大。
这里,天风证券展开分析了数据下滑的因素。
研报提到,如果抛开收入等中长期因素,6月有两个短期因素造成了一线城市消费的大幅下滑。
一是618促销影响
研报提到,今年618大促时间提前,淘宝5月中下旬就进入第一波618促销,今年淘宝、京东又取消了618预售制,这导致过去计入6月的线上消费量被提前到了5月。
所以今年5月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环比增长了22.9%,显著高于往年同期的5%左右。而今年6月网上零售环比增速下滑至-1.7%,也显著低于往年同期的16.9%左右。
由于线上零售数据下滑对发达地区的影响更大,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四省市的线上商品消费占比超过了50%。
结果导致就是6月社零同比增速比5月分别回落12.8、11、4.3、3.3个百分点至-6.3%、-9.4%、1.3%、-3.2%。
而新疆、内蒙、宁夏、云南、甘肃的线上商品消费占比不到10%,受618规则变化影响较小,因此6月社零增速就与5月相差不大了。其中甘肃、内蒙、新疆的6月社零增速高于5月。
二是汽车销售大跌
另外,由于汽车占限额以上社零的27%,所以汽车销售的波动对当月社零的影响很大。
研报认为,一线城市中,北京、广州、深圳的6月汽车销售增速分别为-13%、-8.3%、-3.2%。考虑到6月是传统销售淡季,今年6月高温、降雨等异常天气的天数明显偏多,叠加去年6月初商务部推出了汽车促销活动带来了高基数等原因。
所以今年6月北京、广州、深圳的汽车销售虽然下跌,但也还算是正常表现。
但是上海6月的汽车销量,就难以用天气和基数原因解释了。
6月上海新车销量同比只有-30.6%,新能源车销量同比-38.8%,5月分别为-20.8%、-27.8%,销量下滑明显。此外,上海汽车销售的下跌也出现在出口上。2023年上海出口汽车95万台,主要是上汽和特斯拉两家企业出口相对较强,但近期上海出口异常偏低,2024年1-6月降到39万台,6月出口同比下降50%。这里研报提及了欧盟出口暂时受阻以及平行出口所带来的的影响。
不过研报总体还是乐观的,认为7月随着宝马等部分车企退出价格战,后续汽车价格战可能有所缓和,叠加1500亿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落地,预计后续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多少能好转一些。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
总体来看,研报认为,一线城市二季度消费增速出现的大跌,主要可能还是受到618促销政策变化、汽车销售冲击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具体情况的话,还是能够理解下滑的因素。所以对后续消费增速的走势不宜线性外推,并因此担忧经济整体出现失速,对市场悲观。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