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人常用“巾帼不让须眉”赞美女性能力不逊男子。而“巾帼”一词出自于《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思就是说司马懿就如同妇女,讥讽他闭门不出,不敢应战。巾帼是指女性使用的头巾和头上戴的装饰物,后来用来泛指女子。须眉就是胡须和眉毛,胡子是男性的标志特征,所以常用来表示男性。《红楼梦》中,曹雪芹也曾借人物之口,说过“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巾帼英雄,就是花木兰。有一身好武艺的花木兰,虽然只是一个女儿身,但她不忍年迈的父亲去从军,就代军从征。从此花木兰的事迹就成就了一段佳话广为流传。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有女子的参与,女性开车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回到60年代,能开拖拉机的女性还是屈指可数的,比如那名印在第三套人民币1元纸币上的女孩,她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位女拖拉机手。
01
然而直到30多年后,女孩才知道人民币上的封面女郎是自己,也是十分惊喜意外。话说回来,因为钱币上一般都会印有体现当时社会的缩影,有风景,有人物,而这些人物大多是设计师采风得来,很多主人公的确是毫不知情。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北大荒,有位叫梁军的女性,因为其胆大心细,不仅懂得很多机械方面的知识,还敢开拖拉机,开拖拉机的技术比起男人来也丝毫不差,于是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开拖拉机的女性。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女子也能开车,还能开得不错。
02
在一个机缘巧合下,梁军开拖拉机的时候被一个摄像师拍了下来,并成功入选了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图中,从此印着梁军肖像的纸币在中国流传开来。而这一切,梁军并不知晓,虽然她也曾经有过疑惑,觉得纸币上的人与自己很像,却从来没想过会是自己。直到2003年的一天,中央决定做一个专门讲述人民币后面故事的一个专辑,其中就有这版的一元纸币。
节目组于是联系上梁军,给她讲了前因后果,梁军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就是她。故事还得从1948年2月说起,当时黑龙江省委要在北安开办拖拉机手培训班,梁军当时看了一部前苏联电影《巾帼英雄》,被其中女拖拉机手巴沙的风采所折服,一直想要成为一名女拖拉机手。
因此梁军再三请求校长,让她也能学习开拖拉机。在梁军的苦苦恳求下,她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校方三个名额中的一个,并成为了当时拖拉机手培训班中唯一的女性。在两个月的辛苦培训下,梁军终于“出师”,成为了新中国第一名女拖拉机手。
巧的是,当时梁军开拖拉机的场景正好被一个路过的摄影师拍了下来,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央视《钱啊!钱》节目组向中国银行求证之后,专门联系上梁军,邀请她来上节目,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03
节目一经播出后,就得到了广大观众朋友们的关注,梁军以及拖拉机背后的故事也传遍了大街小巷。以前梁军一直在哈尔滨农业局上班,是开拖拉机的一把好手,现在已经退休了。没事的时候,老人还会走街串巷,和以前的同事们聊聊天,回忆下过往,也会给徒弟们指导下机械技术等。虽然梁军年龄大了,却一点都不糊涂。
2013年的时候,梁军因为急性心衰被送进医院。住院的时候,她闲来无事,如果被医生护士认出来了,还会和医生护士经常聊起以前开拖拉机的事和北大荒的事,聊和看的人都是津津有味。最后,梁军见大家对以前的过往都感兴趣,她就把自己写的个人传记给了大家。
痊愈回家以后,梁军还经常出门活动,和大家一起做公益,做对群众社会有益的事。梁军的经历证明了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出色,可以突破很多莫须有的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梁军也证明了,唯有女性坚持自己的选择,才能拥有这精彩的一生。
结语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妇女获得解放,大胆地走出家门,步入社会,很多女性都在她们的岗位上发光发亮,用才干向社会证明了她们的实力,用尽一生演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也成功地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魏氏春秋》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