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弱势的格局正在悄然生变。8月19日,人民币汇率再度重现了7月25日的强势表现。当天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7.1383,较上一交易日大涨297个基点。
截至8月21日早盘USDCNH最新报价
而截至上周五收盘,CFETS、BIS和SDR人民币汇率指数皆环比回落,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快速走至今年以来最低点。
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表示,202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在波动中反弹,其中上半年以波动为主,反弹可能主要发生在下半年, 今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回升至6.8~7.0 。 那么,人民币升值对轮胎行业有何影响?汇率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贸层面。从轮胎贸易角度来看,人民币升值不利于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会导致国产轮胎盈利水平下降。
2023年,中国橡胶轮胎累计出口886万吨,同比增长16.0%;出口金额约为1558.12亿元,同比增长18.7%。
之所以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出口金额增速超过出口量增速,主要是汇率帮了大忙。自2022年9月,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后,2023年人民币也一直在贬值。
如今人民币逐渐升值,原先100美元的货物,国内轮胎厂可以结算720多元人民币,现在只有710元左右。若人民币继续升值,这一金额还会下降。
同时,人民币升值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国外买家购买中国商品的成本。
若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1:7.2核算,100元的轮胎,价格约是13.9美元;人民币升值后,按照1:6.8汇率核算,100元的轮胎,价格约是14.7美元。仅仅因汇率变动,就变相涨价了。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橡胶使用量的70%以上依赖于进口。其中,天然橡胶占总进口量的70%,合成橡胶占总进口量的30%。
2023年,中国天然橡胶(含技术分类、胶乳、烟胶片、初级形状、混合胶、复合胶)进口量648.74万吨,同比上涨7.03%。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原材料进口成本,从而拉低轮胎制造成本,轮胎厂在内销市场有更大的让利空间。
另一方面,在某些轮胎细分市场,我们仍然依赖进口。据海关总署数据,2023中国汽车轮胎进口数量为8.52万吨,进口金额为5.36亿美元。
中国进口以美元结算的轮胎产品,因人民升值也会降低其进口成本,从而转移到价格上,会更便宜。
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在此之前,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稳定,但2005年7月,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改革导致人民币汇率逐渐升值,对中国轮胎出口企业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升值使得中国轮胎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升,竞争力受到一定影响,部分依赖低成本优势的企业面临出口减少的困境。
2015年“8·11”汇改: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导致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这次改革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为中国轮胎出口企业带来了机遇。贬值增强了中国轮胎的价格竞争力,有助于增加出口量,特别是对于那些依赖价格优势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来说。
中美贸易摩擦:虽然这一事件更多是关于贸易政策而非直接的人民币汇率变动,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导致双方加征关税,对中国轮胎出口造成了重大影响。在贸易摩擦期间,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也加剧了出口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时,人民币贬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关税带来的压力,但整体而言,贸易摩擦对中国轮胎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这些大事件表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中国轮胎出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