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对华新加征301关税,最早一批原定本月1日正式生效,但因需更多时间协调业界意见,推迟到月底公布最终计划。USTR当时称,其收到来自公众的1100多条意见,经同301条款委员会协商,将“继续审查所有意见”。《日本经济新闻》说,这是因为对于部分受影响产品,美国国内出现了要求延期的声音,需要更多时间进行意见协调。若继续原定的加税计划,则甚至会招致国会中一些民主党人对成本上升的抱怨。
以美国《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为依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此前对中国发起了调查,并称将通过调查来裁定中国“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相关的行为、政策与做法是否存在不合理、不公正以及歧视”。鉴于301条款下贸易救济措施的“有效性”和其影响已备受质疑,拜登政府或其继任者如果想更好地服务于美国的利益,要继续传递这一“烫手山芋”,那倒不如多听取人们的呼吁,以更具战略眼光以及合作的态度来处理与中国的贸易问题。
美国上届政府启动对华301调查并对华加征关税,已被世贸组织裁定违反世贸规则。此次再次挥舞关税大棒,谋求单边利益,扰乱国际贸易秩序,无异于错上加错,因此招致反对声一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说,美国政府对华大幅加征关税可能危及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美对华贸易设限加剧经济碎片化趋势,“使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益处明显逆转”。美国国内不少专家和行业人士认为,美国滥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损害的是自身利益和竞争力。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全球化的当下,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存,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更是如此。任何泛政治化、泛安全化的妄思与妄动都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破坏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进而对全球产业创新、产业链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溢出效应。华盛顿错误决策从出台之日起,对美国产业界和消费者的负面影响就开始形成,并且扰乱全球技术合作和贸易秩序,造成世界产供链的损失。
据路透社报道,荷兰新任首相迪克·斯霍夫表示,荷兰政府在决定是否进一步收紧对华半导体出口规则时,将考虑到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的经济利益。报道称,斯霍夫说:“我们正进行良好的谈判。我们也正特别关注阿斯麦的经济利益,这些利益需要与其他风险权衡,而经济利益是极其重要的。”他补充:“对荷兰来说,阿斯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创新产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受到影响,因为这将损害阿斯麦的全球地位。”
根据《纽约时报》消息,美国国债已经突破了35万亿美元的大关。35万亿国债是个什么概念呢?美国经济学家形象的描述道:如果将这笔债务分摊到美国人的身上,那就意味着每人负债近10.4万美元。高额的债务,也就意味着更大的通胀压力,如果继续对华加征大幅度关税,将会加剧这种通胀压力,美国财长耶伦也曾承认,降低对华加征关税,将有助于缓和美国的通胀压力。
在美国不断胁迫韩国等盟友加强先进半导体对华出口管制之际,韩国官员跟美国提条件了。郑仁教拒绝透露韩方具体想要什么“甜头”,也不愿就韩美两国是否就最新技术的出口管制进行谈判发表意见。他表示,韩国会寻求以尽量不扰乱企业运营的方式,来回应美国追加的出口管制要求,“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对企业冲击最小的方法”。郑仁教宣称,无论谁赢得美国大选,韩美在经济和安全领域的同盟关系不会变,但他强调,韩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非常密切,“中国对我们也很重要”。
“西方对中国汽车征收关税,英国却避而不战”,“政客”新闻网欧洲版以此为题报道称,面对所谓中国电动汽车“威胁”,意识到中方反制措施影响的英国正静观其变,并酝酿一项替代方案,以免点燃与中国的“贸易战”,损害本国经济和环保目标。英国没选择跟风盟友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调查的另一个原因是,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尚未极大影响英国市场,英国官员还想“静观其变”,看看中国对其他国家施加关税的反应,也观察别国关税是否真会导致英国的中国电动汽车进口量激增。
加拿大政府近日宣布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钢铝产品采取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的态度很明确,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加方不顾多方反对和劝阻,对自华进口产品采取歧视性的单边限制措施,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拟将加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方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第七条、第三十六条规定,对加拿大采取的相关限制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后续根据实际情况对加采取相应措施。
上一篇:亿纬锂能:9月6日召开董事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