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上市公司有没有投资价值,重要的因素可能有财务数据、估值、流动性、上下游、行业竞争这些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也就是这家公司怎么挣钱,而商业模式的底层,是商业理念。
如果一个商业理念取得过成功,那么大概率会被用第二次、第N次的。
从20243年开始到今年中报显示,MaaS(模型即服务)已经为@百融云-W(6608.HK)在今年上半年累计带来了4.21**亿的收入和**的利润,百融云对于这个MaaS业务的理念也很清晰:“客户需要什么样的AI模型,那就来百融云的AI模型库,自己调用”。
现在,百融云已经把这个商业理念寄托给了AI Agent。
“客户想要什么样的AI Agent,那就来百融云的赛博坦平台,自己开发就好”。
AI Agent也有变成红海的趋势和苗头,但试用过很多AI Agent的人都有一个体会:感觉好像与AI大模型没什么区别,插件、知识库这种功能在AI大模型上也都有,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搞一个Agent出来。
但百融云的赛博坦是第一个给用户不同体感的AI Agent,因为——它真的在努力地,“主动”帮用户“一站式”解决问题;而不是我问一句,它答一句。
如果这个问题放到AI大模型上,或许我们需要分别输入3-4次才能得到完整回复。
那百融云的企业客户们,需要什么样的AI Agent呢?
对于这个问题,百融云的答案便是:客户需要什么样的AI Agent,那就来赛博坦平台,自己开发。
比如百融云有一家企业客户,需要一个财务部门的AI Agent,那就可以定制化开发。“你是一个企业财务部门的AI智能体,平时你需要帮你的领导、同事,统计好每个工作日的公司收入及各项日常现金出纳情况,以便财务部门能在财报季更快捷的统计公司业绩;并且要辅助同事们的审计、内控等工作需求。”
这个AI Agent同时也可以是数字员工、企业培训助手、金融产品客服、运营助理,也可以接入数字人,完全按照客户的意愿自行开发。
作为一个投资者,或许对于AI Agent技术的细节了解不多;但一定要思考,这个模式能不能跑通、怎么跑通、最核心的技术是哪一项、未来应用的市场会在哪里。
一家企业之所以需要AI Agent,绝大多数都是因为降本增效的考量,所以他们对于Agent的要求就是尽量能一己之力完成线上AI的一站式问题解决。比如某个部门负责采购一个搜索引擎的公司官网认证,AI Agent要立刻明白员工采购的是集团品牌还是子公司认证、需不需供应商招投标、服务事项分成哪两大类、涉不涉及具体搜索词条、什么时候提OA流程,然后给出一整套解决方案,放在一个对话框里返回给用户。同样的,财务部门、HR、行政、产品部、销售部也都需要这样的AI Agent;但是,各个用户对于结果和最终能效指标的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智能客服更看重转化率、运营助理更看重平台倒流、嵌入到公司各个部门的AI员工更看重省下的人力薪酬开销等等。
那么,做到能让客户随心所欲开发AI Agent的核心技术是什么?答案是——“信息流”。
什么是信息流?简单说就是百融云的各个企业用户,会把自己公司的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财报数据等等内容一股脑的输入给赛博坦,这样才能开发出自己想要的AI Agent。毕竟AI制定流程的前提,是知道公司的流程。
这个思路,或许可以类比AI大模型的参数量,因为只有预训练数据更多了,才能有更多各行各业的知识储备,才有更高的通用性,日后才会有机会解决更多不同行业的需求。而百融云在信息流这方面的思路是,支持B端场景自主定制,百融云也会提供一定的调试帮助。
所以说,百融云的AI Agent不是一个“只拘泥于一个行业应用”的问题,因为只要企业用户输入信息流,并且百融云能提供配套的调试,那么各行各业都会有百融云AI Agent的客户。
那么信息流的核心在哪里?首先是客户量要有非常多的积累,很多B端客户不会单纯为AI Agent设立预算,而是当作全年信息化采购预算的一部分纳入考量,百融云这种已经有规模效应的AI公司就有了AI Agent推广的先发优势,客户只需要对预算再平衡即可。另外就是信息流的多轮处理能力,类似于AI大模型对话的上下文连贯程度,当百融云的B端客户输入需求时,中间如果出现对于信息流(公司的工作流)处理及衔接的不顺畅,或是极限处理次数太少,那么整个AI Agent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需要非常强的“AI工程能力”。
同时,B端客户对于AI Agent本地化部署的要求是很高的,毕竟不会有太多企业希望把自己的内部数据传送至公有化AI平台。
所以总结一下,百融云的AI Agent业务,商业理念是让客户自己在平台上开发自己所需要的AI Agent、赛博坦就是一个AI Agent开发平台、核心技术来自于信息流、已有客户量的积累是AI Agent业务铺开的先天优势、面对的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B端客户会分散在各种各样不同的行业。
从百融云2024年中报反应的信息来看,这是一家想要做成“平台化”的AI公司,MaaS业务收入很平稳,负责为AI研发和产品创新不断输血;BaaS业务成为了业绩增量来源;AI Agent或许就是下一个拳头产品。
来源:金融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