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报道,加拿大宣布自10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此外,加拿大还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25%的关税。一名加拿大政府官员表示,关税适用于从中国出口的所有电动汽车。据统计,2023年从中国运抵加拿大最大港口温哥华港的汽车数量同比增长460%,达到了超过4.4万辆。对此,中国驻加拿大使馆表示,加拿大此举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和政治主导行为,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对来自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次调查的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而产业损害调查期则涵盖自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根据商务部网站的信息,商务部发言人指出,有证据表明加拿大对华出口的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这一行为对中国的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依据中国法律法规,并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中国调查机关决定依法对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进行反倾销调查。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前几日发布了一篇题为《补贴与关税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丑陋双生子》的社论。以下是摘编内容:在西方与中国愈演愈烈的关税战中,油菜籽产业成为首个受害者,这无疑首先冲击了加拿大。加拿大农场主对中国的出口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报复的目标,而这一切只是开端。渥太华近期宣布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铝和钢铁征收高额关税。对此,中国在近日回应,宣布对加拿大的油菜籽出口展开反倾销“调查”,这一事件明确了几个重要事实。最显而易见的是,贸易战的代价是高昂的,这也是为何应尽力避免贸易战的主要原因。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卡车和货车征收100%的关税,同时对进口的中国钢铁和铝实施25%的关税。然而,这一措施并非为了保护加拿大本国的相关工业,反而增加了加拿大消费者的经济负担。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在一档电视节目中表现出较为开明的态度,指出由于中国某些车型在生产成本和规模上的优势,欧美车企在价格竞争方面受到巨大压力,因此一些国家不得不对进口车征收关税,以保护本国的工业。
2023年5月,中国电动车的出口数量激增至6214辆,与去年相比增长了7061%。这一显著的提升得益于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始向北美市场供应电动车。在这种平静的贸易表象下,实际却隐藏着波涛暗涌的局势。今年5月,美国意外地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同时还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实行了高额关税。随后,在八月底,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访问加拿大,会见了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沙利文在会谈中表示,加拿大应该效仿美国,对中国商品增加关税。他强调,团结一致对抗中国符合各方的利益。
自美国率先宣布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00%关税后,拜登政府持续游说其盟友采取类似举措。欧盟率先响应,启动了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并初步决定加征关税。紧随其后,加拿大迅速采取行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采取行动,并且需要对欧盟和加拿大施加足够的压力,否则将导致更多国家效仿。因此,中方这次采取了高强度的反制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政府最近才派外长访华,试图修复中加关系,但紧接着又对中国采取了敌对行动,这显示出加拿大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完全依从美国,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事实上,加拿大早在加税政策出台之前,就设立了一个关于“是否对华加征电动汽车关税”的咨询窗口,显示这是一个早有预谋的策略。加拿大官方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进口削弱了本国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加征关税并不是专门针对中国,而是为了维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加拿大政府9月10日宣布,将对中国电池及其部件、半导体、太阳能产品和关键矿物等领域的进口产品可能加征新关税,并启动为期30天的意见征询。在此期间,利益相关方可以在10月10日前提交对该潜在措施的反馈意见。此前,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不久前的记者会上再次表态称,加拿大方面无视多方的反对和劝阻,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实施歧视性的单边限制措施。对此,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计划将加拿大的相关做法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根据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反倾销调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启动:一种是由相关产业提出申请,另一种是由调查机关依职权自主启动。然而,由于中国油菜籽产业的集中度较低,涉及到的种植者数量庞大,因此产业自主提出申请存在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调查机关在具备充分立案证据的基础上,依法自主发起了调查。发言人还强调,目前调查工作刚刚开始,正在按照法定程序推进。调查机关将严格遵循世贸组织的规则,确保调查过程公开透明,充分保障各方利害关系人的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公平、公正地作出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