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的消息,前些日子,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和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进行了电视辩论。两人从握手并相互问候开始,但随后便彼此猛烈抨击,火药味十足。面对主持人提出的美国人是否比4年前过得更好等经济话题,哈里斯声称本届政府主要在替特朗普政府收拾烂摊子,特朗普财税政策服务于美国富豪和大企业。特朗普回击称,美国经济“糟糕”、通货膨胀问题严重,美国正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
整场辩论持续了约90分钟,哈里斯和特朗普围绕美国经济、移民、堕胎以及俄乌冲突、巴以局势等问题展开辩论。在移民问题上,哈里斯主张进行全面移民改革,她指责特朗普阻拦国会推进相关立法工作;特朗普则试图将美国的“边境危机”归咎于拜登和哈里斯,同时承诺上台后实施“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遣返行动”。在巴以问题上,特朗普认为,哈里斯仇恨以色列;哈里斯则表示将继续支持以色列,同时推动停火谈判。
辩论结束后,政治观察家们纷纷对这场激烈的交锋进行解读,有分析认为,特朗普在辩论中多次表现得有些急躁,似乎有些“破防”,这可能反映出共和党目前的局势不容乐观。相比之下,哈里斯的表现相对稳健,展现出了一位潜在总统应有的从容与智慧。辩论结束后,前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再次全力支持哈里斯,他甚至扬言“卡玛拉·哈里斯将成为所有美国人的总统,她有远见、有能力、有同情心,正是我们国家此刻所需要的领导者。”
在辩论结束后,哈里斯和特朗普均宣布自己是“赢家”。哈里斯竞选团队表示,“哈里斯是今晚唯一的获胜者”。据每日经济新闻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SSRS的即时民调,观看此次辩论的美国选民中,63%的人认为哈里斯在辩论中获胜,报道特别提到这一群体并不代表全体选民,而37%的人认为特朗普赢得了辩论。据红星新闻的消息,美国知名流行歌手泰勒·斯威夫特宣布,自己将支持哈里斯。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我认为这是我表现最好的一场辩论,尤其是因为这次辩论是‘三对一’!”据环球时报援引英国《卫报》称,此次辩论的两名主持人是大卫·穆尔和林西·戴维斯。据环球时报援引美联社称,特朗普竞选团队发言人指责主持人在辩论中只对特朗普的话进行“反驳”。
当时哈里斯与特朗普的首次电视辩论结束后,哈里斯竞选团队一改此前态度,在发送给支持者的电子邮件中表示“哈里斯副总统已经准备好参加第二场辩论了”。特朗普随后也同记者们一起来到辩论后的采访间,指出哈里斯想再次辩论“是因为他们输了”。数日之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网站Truth Social上发表帖文称不会再与哈里斯进行第二次辩论。他表示,自己在首次辩论中获胜,而哈里斯因为输掉比赛而要求“重赛”。
虽然哈里斯和特朗普双方并未有超预期的辩论内容与政策叙事,但哈里斯凭借稳健理性的辩论风格与灵活的攻防策略,在强化民主党立场基调的同时,激将特朗普使其自曝弱点。然而,本次辩论并未敲响哈里斯入主白宫前奏,其是否能进一步挖掘选民、拉抬摇摆州选情、规避“十月惊奇”风险仍是未知数。特朗普在辩论后或将面临更大压力,他已经明确说不会再次辩论,正加紧摇摆州竞选活动以扭转支持率、竞选资金、竞选集会规模等方面劣势。
在当下美国阶层利益分歧、矛盾对立的基础上,政客们所带来的美国政治议题变迁、政党选民联盟重组、选举模式与政治规则变化,以及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党际斗争,还有各自党内的分歧、斗争、妥协与整合,让人眼花缭乱。与过去数十年美国政治主流不同,特朗普、哈里斯、拜登以及其他美国政客现在都不再想做“全民总统”,他们总是坚定地回应特定支持群体的诉求,对反对者激烈的抗议乃至行动不太在乎。
美国大选进入“冲刺阶段”,美国要准备迎接选举混乱的风暴。美国的政治暴力近年来一直在增加,而随着本次选举投票日临近,分析认为发生更多暴力事件的风险很大。英国舆观调查公司最新民调显示,近三成受访美国选民认为今年总统选举后“不太可能”或“不可能”出现和平交权。越来越多迹象表明,这是一场“火药桶”上的选举,在政治极化、政治暴力、虚假信息、历史性诉讼等多重因素催化下,“11月的美国,注定风雨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