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网报道,欧盟委员会日前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在其持续诉诸保护主义的背景下,本次欧盟27个成员国最终通过了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加征关税的幅度最高达到35.3%,于10月30日开始实施。
尽管欧盟为其保护主义行径辩护,将自己针对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做法粉饰为“公平市场做法”,称其旨在“维护欧洲的工业基础”。但无论其如何辩护、粉饰,也改变不了所谓的“反补贴调查”已经违背世贸组织原则的事实。
然而,欧盟内部对于这一关税政策的反应却是极为复杂的。从投票结果来看,赞成的有10票,反对的有5票,弃权的则高达12票。这个分裂的结果折射出欧盟内部的不和谐与矛盾。德国作为欧洲的经济引擎,自然对关税政策感到忧虑。毕竟,德国的汽车工业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联系密切,关税的增加必然会推高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与此同时,匈牙利等国也对此法案表达了反对意见,显示出对欧盟整体决策的不认同。
近日,欧盟轮值主席国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部长西雅尔多表示,由冯德莱恩领导的欧盟委员会无视成员国和欧洲大型车企的意见,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加征关税,再次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的竞争力,不符合欧盟和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利益,“她把欧洲带入了一场必败的冲突”。匈牙利国家经济部工业事务副国务秘书纳吉·亚当表示,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有百害而无一利,并不会为欧盟的决策者们带来他们想象的利益。
欧盟此举在欧洲多国引发广泛反对,企业界和学界人士普遍认为,这将拖累欧洲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损害中欧经贸关系。从欧洲汽车企业的层面来看,他们多数都非常反对这些关税。他们反对这些关税出于多种原因,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担心中国市场的关税反制措施,会令他们失去中国的消费者,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另一方面,从生产端来看,中国在电池和电动车领域是一个创新者,许多创新都发生在中国的汽车市场和汽车产业中。
虽然欧盟已正式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但磋商仍在继续进行,以寻求达成双方业界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欧洲多国经贸官员纷纷开启访华之行,以第七届进博会为契机,继续巩固和扩大中欧间经贸合作。
11月3日晚,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上海开展第七届进博会筹备工作期间,会见来华参加进博会的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普里马,就近期中法经贸合作和中欧贸易摩擦深入交换意见。
正如外界所预料的那样,本次中法高层会晤的核心议题有两个:第一,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第二,中国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行临时性反倾销措施。因为法国在这次欧盟内部的投票中带头投下了赞成票,主张对出口到欧盟的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作为回应中方对欧盟进口白兰地进行反倾销措施,而欧盟白兰地的主要产地就是法国,所以这位法国代表此次访华多少带有“兴师问罪”的意味在里面,这位法国政府高层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傲慢态度。
一名法国官员透露,普里马此访其实是来找中方“维权”的,原因是中方针对欧盟白兰地实施的反倾销措施,以及针对欧盟乳制品、猪肉开展的相关调查,让法方难以接受。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法国对华出口的干邑白兰地总额高达17亿欧元,占欧盟对华出口总量的99%。中方开始对欧洲干邑葡萄酒、白兰地征收30.6%到39%不等的保证金后,法国葡萄酒产业将面临沉重冲击。分析人士认为,法国代表选在此时访华,表面上是想“算账”,实际上就是为了避免中方的反制行动“伤害”到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