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加强和规范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国家对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两用物项,是指既有民事用途,又有军事用途或者有助于提升军事潜力,特别是可以用于设计、开发、生产或者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货物、技术和服务,包括相关的技术资料等数据。
日前,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了一篇短文,文中提到沙利文在布鲁金斯学会上发表了极为罕见的“求援”言论。沙利文以往对中国的态度颇为强硬,总是以各种理由提出制裁,而此次他竟声称中国正在“卡美国制造业的脖子”,还呼吁其他盟友必须针对这一情况采取行动。沙利文所谓的“卡脖子”,是指中国颁布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这一新规。该条例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生效,此后,任何涉及军民两用的商品、技术以及原材料,在出口时都将接受更为严格的监管。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条例扼住了美国军工产业链的关键“命脉”。
自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制造业向外部转移,这使得其工业产值的占比出现下降,进而引发美国社会各界针对本国“去工业化”现象展开讨论。美国业界人士指出,由“去工业化”所引发的“制造业空心化”问题,将会造成就业岗位减少、生产率增长陷入停滞以及创新环境的匮乏,这些情况对于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在新兴经济体于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之时,美国并没有从自身方面寻找原因,反而借助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长臂管辖”措施,强行促使制造业回流,结果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财政支出面临压力、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供应链遭受破坏等不良后果,使得一些原本就已空心化的产业变得脆弱不堪、疲惫无力。
据了解,美军最新型的隐身战机F35,其部分关键零部件与原材料是来源于中国的。美军被迫向国会透露此前不愿提及的这一实际情况,以谋求解决的办法。美军表示,要是无法找到能够替代中国关键零部件与原材料的来源,F35战机将会出现大规模停产的状况。实际上,中国制造业已经不容轻视了。在众多细分领域,中国具备引领世界的先进技术,一旦中国采取相关措施,美国所面临的麻烦要比想象的严重得多。美国曾尝试寻找印度等国的零部件和原材料来进行替代,然而结果却是战机的事故率显著上升,这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当地时间10月23日,波音公司公布其第三季度亏损数额超60亿美元。而就在数天之前,美国联邦航空局才刚刚宣称要对波音进行新一轮为期3个月的安全审查。自今年起,波音这个曾经被视作“美国国力象征”的有着百年历史的飞机制造企业,负面消息不断涌现,正处于极为严峻的生存危机之中。分析人士表示,“波音危机”是美国制造业兴衰状况的一个缩影。该企业所遭遇的困境,就像一面镜子一般,反映出美国制造业的衰败。
美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波音的命运。从“再工业化”,到“美国优先”,再到“供应链韧性”,美国政府始终致力于重振制造业,然而政策的实施成效却差强人意,诸多政策目标未能达成,充满着不确定性。波音能否摆脱困境,取决于其是否能够进行深度改革,从而重新获取市场的信任。
美国制造业的未来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想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就需要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供应链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这是一个警示,它提醒着我们,不管曾经多么强大,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中国出口管制新规确实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新挑战。这或许会促使各国重新考量其供应链的安全性,进而考虑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削减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对全球经济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其可能致使全球供应链重组,催生出新的区域或多边合作机制,以此降低全球供应链风险并增强其韧性。两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会直接对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与发展产生影响。在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方面,中美两国存在分歧,但也存在合作空间。毕竟,在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