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近又不安份了,在中国外交部发出严厉警告之后,韩国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对中国钢铁产品挥起了反倾销的大棒,征收最高达38%的重税。这一举动,在国内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
韩国对中国厚板征收如此高额的反倾销税,直接波及了价值8万亿韩元的市场。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在保护本国的钢铁企业,如现代制铁等巨头或许能从中受益。然而,这只是表象,背后的真相远比这复杂得多。韩国的造船业,这个曾经引以为傲的产业,如今却因为这一税收政策陷入了困境。据统计,韩国造船业90%的厚板依赖进口,而中国产品以其价格优势,一直是韩国造船厂的首选。如今,随着税收的增加,现代重工等造船巨头每建造一艘船,成本将额外增加500万美元。这无疑是对韩国造船业的一次沉重打击。
那么,韩国为何会做出如此自断经脉的决策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韩国试图通过讨好美国来换取关税豁免。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对钢铁产品的关税政策对韩国等出口国影响巨大。为了保住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韩国不惜以反华表演作为投名状,希望以此赢得特朗普政府的开恩。
其次,韩国在配合美日战略围堵方面,也走得太远了。在慕安会期间,韩美日外长联合声明中塞入了“支持台湾参加国际组织”的表述,这直接踩到了中国的红线。随后,韩国又拉着美日在半岛进行军演,进一步刺激了朝鲜,导致朝鲜导弹试射的频次翻倍。
第三,韩国政府试图通过转移国内矛盾来缓解自身的压力。近年来,韩国建筑业持续萎缩,钢铁需求暴跌40%。现代制铁等巨头将亏损归咎于中国的“倾销”,却忽视了自身技术落后、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通过对外制造敌人、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韩国政府或许能暂时缓解一些压力,但这种做法无疑是在饮鸩止渴。
显然,韩国政府对华征收高额关税,严重损害了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也未能让韩国在美国那里得到实质性的好处。要知道就在上个月美国对韩国钢铁的关税照收不误,现代制铁等企业的对美出口甚至出现了大幅下滑。
就在韩国政府作妖的同时,一个重磅消息传出:中国或于5月解除实施8年的限韩令。这一消息对于韩国娱乐、旅游、美妆等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据估计,限韩令实施期间,韩国这三大产业直接蒸发了22万亿韩元。如今,随着限韩令的解禁,这些产业有望迎来复苏的曙光。
然而,韩国政府的神操作却让人大跌眼镜。在三星电子30%的营收依赖中国市场、爱茉莉太平洋60%的海外销售额靠中国消费者、济州岛免税店70%的客源是中国游客的情况下,韩国政府却跟着美国搞反华。这种做法,无疑是在亲手掐断自家的经济命脉。更讽刺的是,美国对韩国的钢铝关税照收不误,让韩国企业雪上加霜。
韩国政府的这一系列举动,无疑给全世界上了三堂课:一是当狗腿子没有好下场,美国收割盟友从不手软;二是经济牌不是万能符,不能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而牺牲长远的经济利益;三是战略自主才是硬道理,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才能在大国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韩国娱乐公司忙着准备回归中国市场,政府却在拼命拆台;造船厂老板求着买便宜的中国钢,贸易部却非要把价格抬高三成。这种“精神分裂式”的外交政策,不仅让韩国国民感到困惑和不满,也让世界对韩国的未来充满了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