氹氹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
阿妈叫我睇龙船......
广东人对于端午节的最初记忆
大抵都是从这首家喻户晓的童谣开始
犹记儿时,每逢端午节这天
走街过巷都是粽子香和某种草木香气
姨姨婶婶们端着煮好的粽子给邻居送去
而叔叔伯伯们则大都光着膀子
聚在一起“密谋”着什么大事
长大了才知道
那种挂在门前散发着特殊气味的草
叫做艾草,起到辟邪、招福的作用
而叔伯们在密谋的“大事”
原来是要“扒龙船”
五月五,龙船鼓
自古以来,南方河道众多,且四通八达
传说为了祭祀、缅怀诗人屈原
人们端午前后会在河道里划船游行
久而久之演变成了村与村之间的比拼
“游”龙舟变成了“赛”龙舟
如今赛龙舟更是成为了
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广东人习惯称之为“扒龙船”
而阳江地处沿海,河道颇多
对于扒龙船也颇有讲究
(▲过去的河道如今已铺设成路面)
说到阳江扒龙船
最具代表性的应属江城逆水龙舟赛
传承至今的12支传统队伍各具特色
上濑、下濑、华濠、双带七星旗
三角白旗、东砵红须、 东砵白须
那西七星旗、西岸单白旗
西岸曾氏双白旗、麻演下堡、麻演上堡
而华濠作为阳江最传统的几支队伍之一
也是历年夺冠的大热门
今天我们就走进华濠的龙船坛
瞧瞧阳江扒龙船的个中门道
“龙种”与传承
在阳江,每艘龙舟所属地都设有自己的龙舟协会,而协会的负责人则成为“龙种”,“种”有传承之意。华濠龙舟协会现任龙种陈国钦,直到今年已经经历了4届江城逆水龙舟赛。
(▲“龙种”陈国钦与村里的长辈们共同为龙舟赛出谋划策,前排右一为陈国钦)
村里的老前辈告诉我们
“龙种”并不是随随便便选出来的
能成为“龙种”的人首先能力要能服众
不仅要有强大的组织能力
对扒龙船的所有流程都要熟悉了解
还要有较强的人脉关系
能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为龙舟赛出力
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热爱
因为“龙种”一任基本就是终身
只有真正热爱龙船的人才能一直坚持下来
过去,“龙种”主要从族谱的人里选出来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村居民来来往往
现在已经不再拘泥于姓氏籍贯
只要大家认同是有能力的人
都能推举成为“龙种”的人选
旌旗与信仰
阳江的龙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最多的时候曾有19支龙船队,且每艘龙舟都有其归属的神庙或宗祠,并拥有各自的旌旗和称谓,而华濠龙舟以白须为特点,因此被称为“华濠白须公”。
(▲未插上白须的“华濠白须公”也气势逼人)
说到华濠龙头的造型特点
陈国钦很骄傲地告诉我们
华濠龙头形貌威武
气势逼人,目光炯炯有神
是“公认”的龙舟里的帅哥
龙头上插着的旌旗是
华濠龙船队所拜的大王宫的旌旗
虽大王宫在早年已拆除
但他们始终沿用着这面旌旗
这不仅仅代表了龙船队的门面
更是精神的依托
根留住了,大树才得以枝长叶茂
传统与变化
与世界各地龙舟竞渡习俗不同的是,阳江龙舟一直沿袭 “逆水赛舟”的竞渡方式,旨在体现一种不畏艰难、奋发争先、坚韧不拔的“龙舟精神”。阳江传统龙舟由龙头、附斗、龙颈、龙身、龙尾五部分构成,舟长30.6米,中部宽1.2米,用柚木或梢木建造。龙头与外地龙舟有明显区别,高大威猛,制作工艺精致,龙角采用野生鹿角制作而成,头、颈、尾与船身相称。
(▲网络历史图片整理)
船身油亮,首尾鳞甲色彩斑斓,龙嘴下挂白色、黑色、红色或靛色的长须,头插旌旗,随风飘拂,极为威武。全船共54人,中舱置击鼓1人、敲锣1人,后置尾艄1人。
(▲华濠龙舟协会秘书林豪)
据华濠龙舟协会秘书林豪介绍
有别于现在的“一鼓一划”
过去阳江的传统龙舟多为“双鼓”
双手握两鼓槌,绕过头顶
再狠狠“砸”下
鼓手每快速击响“咚!咚!”两次鼓
划手们才划一次桨
鼓声快而洪亮,情绪饱满激昂
因此会配置两名鼓手以轮换调息
(▲华濠龙舟队曾经的鼓手赵先生为我们演示过去双鼓手的击打方式)
另外
过去传统龙舟还会设有两个“头艄”
他们的船桨不同于普通的船桨
头艄的船桨更长、更重
节奏也不用跟随鼓声
每次划桨都要高高举过头顶再挥下来
主要使龙船能瞬间获得冲力向前扑
起到提速的作用
同时也让画面更美观
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左起分别为尾艄船桨、头艄船桨、普通船桨)
有趣的是
比赛当日的抽签也有门道
由于比赛河段东西两侧水流缓急有差别
西面水流急,逆水赛舟阻力大
因此,如果遇到实力相当的对手
抽到坐东的队伍胜算更大
龙船坛
据了解,自1984年江城龙舟赛恢复以来,华濠共拿过了4次冠军,是名副其实的实力强队。时隔7年,江城区逆水龙舟赛重新启动,久违赛场多年,大家都铆足干劲要争取个好成绩,继龙船从江边泥地里起出来后,华濠的龙船坛也早早搭了起来。
小小龙船坛
装载的却是整个龙船队的希望
别看它外表简陋,作用却很大
是村里扒龙船一应事物的“中枢系统”
林豪告诉我们
过去龙舟比赛前的一个月
就开始召集村里面的壮丁开始训练
一练就是大半个月,每天早出晚归
每每训练完,就会聚集在这里
吃上几碗香喷喷的“龙船饭”
说说笑笑,消解疲惫
(▲历史资料图)
“龙船饭”:最开始是划船的壮丁们为了方便,把各种食材和米饭混合在一起煮,这样能让每一个人都吃到同样的饭菜,寓意齐心协力,团结共进。后来渐渐形成民俗,并流传下来。
现在距离比赛的时间越来越近
华濠村里的长辈们常常聚在龙船坛里
商讨着龙船比赛的相应事宜
为一年一度的村里盛事出谋划策
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自发过来帮忙
为的就是心中的那一股热爱
坚毅果敢,勇往直前
同舟共济,永不言弃
大概这就是阳江扒龙船
能一代接一代传承下来的原因吧
赛事日程
6月18日:开赛仪式和传统龙舟初赛
6月20日:国标龙舟初赛、决赛
6月22日:传统龙舟决赛
除此以外
为了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节日气氛
还将举行一系列活动
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
阳江的龙船鼓声已开始擂响
接下来将进入火热的龙舟竞渡模式
你,准备好了吗?
编辑 | 林俏岐
上一篇:之前接受采访的梅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