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面临崩溃危机?面对国内外各界的强烈抵制,特朗普开始改口,释放信号引人深思。与此同时,美国前财长耶伦很自信,坚称中国不会减持美债。那么,对等关税生效后,特朗普为何改口?耶伦对此又说了什么?
“对等关税”政策生效还不到一周,美元霸权已经出现了濒临崩溃的迹象。据报道,自从特朗普政府对全球180多个贸易合作伙伴“下手”,征收最低10%,最高上不封顶的所谓“对等关税”,长期充当全球储备、支付和定价工具的美元体系,就迎来了严峻挑战。
面对高额关税带来的通货膨胀以及经济衰退风险,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信心开始下降,这加剧了美国股市和美债市场的震荡,也让特朗普政府不得不为资本撤离以及美债利息上涨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头疼。
当地时间14日,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债抛售浪潮与市场功能失调无关,而是对美国经济政策丧失信心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理由是美债收益率上升时往往能吸引更多资本流入,从而提振美元;但现状是美债价格下跌但收益率上涨,这可能引发美债市场“崩盘”的担忧。
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试图利用“关税大棒”解决美国贸易和财政双赤字问题的特朗普,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而这加速了投资机构离场观望。简单来说,身为全球金融体系基石的美国国债已经没那么安全,与其继续留在美国市场,投资者们更倾向于抽身观察“对等关税”政策接下来的走向。
在此背景下,为了稳定国内局势,特朗普政府已经就关税新政作出了两项重要修改:一边暂缓对那些并未采取反制行动的国家征税,一边将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列入“关税豁免清单”。除此之外,特朗普似乎还有意暂缓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永久关税”,以留给汽车制造商更多转移供应链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征税内容、征税时间作出调整的同时,美国财长贝森特强调,率先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将获得“先发优势”,最先达成协议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协议”简单来说,越早向美国“低头”的国家,越有可能得到想要的关税减免甚至豁免优待。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此番改口,不过是想用“大棒加胡萝卜”的方式,逼迫各国做出让步,减少这些国家对美国发起关税反制的可能性。要知道,在中国的带领下,已经有部分国家考虑对美国实施关税报复,一旦加入反制阵营的国家足够多,美国的处境就会愈发艰难。
虽然目前还不确定哪些国家会接受美国开出的新条件,但可以肯定的是,除非美方及时纠错,彻底取消对华关税,否则中方绝不会对美方的经济霸凌低头。不过,美国前财长耶伦认为,尽管中美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但中国不会抛售持有的美国国债。耶伦称,抛售美债会推高人民币币值,给美债市场和全球金融稳定造成风险,同时升级中美贸易战,她认为中方不会这么做。
从中国央行长期稳定减持美债的趋势来看,耶伦这番预测是否可信还有待时间来检验。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是,中方一直在丰富外汇储备,加速人民币本币结算进程,美国政府想用美债来“绑架”中国,甚至给中国扣上扰乱全球金融市场的帽子,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