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南日报》援引新加坡媒体报道,近日,中美贸易战升级影响中国对美国农产品采购,中国大豆商本周转而大量购买巴西大豆。知情人士称,中国进口商在本周前半段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知情人士称,这些买家趁巴西大豆价格近期回落之际迅速下单采购。这些大豆大都将在5月至7月出货,至少达240万吨,是中国月均输入量的三分之一。中国通常从2月左右开始采购巴西大豆,因为这一时期南美出口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但本周的购买潮异常大且快速。
240万吨大豆运抵中国,特朗普政府终于意识到,中方完全不怕与美国“脱钩”,他们想通过极限施压来持续获利的计划已经破产。面对这种局面,美国财长发出面谈邀请,并坚信“中美能达成协议”。要知道,大豆一直是美国输华的核心产品,去年占到美国对华出口农产品的28%。但随着中方大量进口巴西大豆,美国的市场份额暴跌至18%,最大对华出口大豆国的地位也被巴西拿走。对此,美国大豆协会直言,如果中美关税战持续,很多美国农民将面临破产危机,而他们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
美国大豆被“踢出”中国市场(资料图)
尽管政府考虑重启280亿美元农业补贴,但补贴分配不公、通胀高企等问题已引发农民强烈不满。这一个情况,不单纯是意味着特朗普的支持率,更意味着特朗普在执政的前期开始,民主党的支持率会持续增加,就意味着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来处理民主党在政策上搞事、在执行上拖后腿、在制度上挑毛病的局面。以美国政治极化的趋势,这一动向,很可能快速演变成双方的“政治暴力”,特朗普也就无法完善自己的对华政策。对中国而言,对手的疯狂犯错,只会变成我们的战略机遇。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的误判,源于对供应链重构复杂性的低估。其核心幕僚纳瓦罗曾断言,中国对美国市场依赖性强,只能接受“极限施压”,但现实却是,中国通过“两条腿走路”破解困局:对外建立金砖国家农业合作机制,在巴西利亚召开的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上,中方明确表示将深化与新兴经济体的农产品贸易;对内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东北地区推行大豆玉米轮作,黄淮海地区试验带状复合种植,这种立体化布局使得中国在大豆进口依存度达85%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战略主动权。
美国农民(资料图)
值得一提的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留给美国企业的时间不多了,因为如果中美迟迟达成不了协议,等到市场被全部占满饱和之后,美国企业将很难再“复盘”之前的商业格局。就像澳大利亚从2024年才恢复对华水产品出口,现在的出口量连之前高峰期的五分之一都不到;除非是芯片之类无可替代的产品,否则其他产品退出中国,再进入市场就要“排队”。
眼下,美国空出来的市场份额,已经被其他国家趁机填补,且合作基础更加稳固、政治风险更低。阿联酋、巴西、澳大利亚、印尼、阿根廷等国正在与中国构建长期、稳定、非政治化的贸易关系网络。与之相对的,美国在这个网络之外越来越边缘化。回看整场贸易战,从表面上看,是美国在“对华施压”;但从结果来看,特朗普政府真正伤害的,是美国自己的出口企业、自家农民和产业链的全球信用。
特朗普(资料图)
关税战没有赢家,鲜有国家脱离全面贸易体系就能够将日子过好。特朗普是商人出身,怎么就不懂“全球经济协同一体”的道理。这或许进一步说明,美国的经济结构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美国已经失去了统合世界资源的能力。总而言之,局势在中国的掌控之中,中国有能力让美国扔出的飞镖回旋到自己头上。源于中国强大的国力和14亿中国人勠力同心,相信定会让美国的对华贸易战最终流于形式,让特朗普政府成为世人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