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2024年刚刚实现盈利的赛力斯,即将赴港上市。
4月28日,赛力斯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这标志着其自2021年首次启动港股计划后,历经三年筹备终于进入审批流程。赛力斯若成功上市,将成为继比亚迪后第二家“A+H”新能源车企。
问界品牌大卖,赛力斯实现年度盈利
2024年当大多数主流车企都既不增收也不增利时,赛力斯因为华为鸿蒙智行的赋能,成为全球第四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根据公司此前发布的财报,2024年营收1451.76亿元、净利润59.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305%和128%。而在2024年实现盈利之前,赛力斯已连续亏损了4年,从2020年到2023年,赛力斯累计亏损金额约98.35亿元。
赛力斯的崛起,离不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2018年,华为数字能源与赛力斯牵手,开启了智能电动领域的技术探索之旅。2020年4月,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惊艳登场。这一合作的初步成果,为双方后续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车型实现量产,AITO问界M5、M7等车型相继推出。这些车型因为拥有时尚的外观和舒适的内饰,更搭载了华为主导的三电系统、智驾方案、车机生态等软硬件先进技术迅速打开了市场。
问界系列车型的热销,成为赛力斯2024年实现销量倍增并扭亏的重要原因。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69万辆,超越此前四年总和。
其中,问界M9以50万元以上售价实现9个月蝉联销冠,问界新M7在30万元级市场全年交付20万辆。这也帮助赛力斯的毛利率提升至26.21%,超越特斯拉的21.6%与比亚迪的23.2%。
赴港上市,赛力斯定百万销售目标
伴随公司业绩实现跨越式增长,赛力斯4月28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对于赴港上市的原因,赛力斯表示,是为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赴港上市募集资金70%将投入研发,其余资金将投入海外销售渠道建设等。新能源汽车巨大的研发成本,确实挤占了赛力斯的净利润率,由于70.53亿元的高研发投入与同比激增264%的销售费用,赛力斯净利率仅为3.27%。
高企的债务压力,也是赛力斯赴港上市的原因之一。2024年其财报数据显示,公司总负债增长87.22%至824.58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7.38%,应付账款激增至685亿元,同比增长127%,账期长达313天。高额债务会增加公司财务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因此,赛力斯融资动作频繁。4月1日完成81.64亿元定增融资,又抛出不超过50亿元增资计划,4月末即开启港股上市。
不过,此前赛力斯是华为深度合作的“独子”,但随着华为鸿蒙智行生态新增智界、享界、尊界、尚界等品牌,问界也开始面临鸿蒙智行品牌内部的竞争。4月17日,拥有智界S7与智界R7两款主力车型的智界品牌,宣布累计大定已突破13万辆,其中,智界R7上市仅4个月,累计大定即突破7万辆,并连续3个月交付量破万,跻身国产高端新能源SUV的第一梯队。
受车型迭代等影响,今年开年以来赛力斯一季度销量累计同比下滑42%。但进入4月份,随着新车问界M8发布,问界M9的车型迭代,赛力斯还是定下了三年内新能源汽车实现百万辆级目标。为实现上述销量增长目标,赛力斯不仅要稳住问界品牌车型的增长,还要加强整车出海和技术出海,逐步从华为的“借力者”蜕变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影响的品牌。
责编:史健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