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境小国,如何在炮火纷飞的中东地区独善其身?石油天然气全免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中亚地区,充满了战争与动荡的局势之中,有一个国家却始终保持着独立与安宁,这个国家便是土库曼斯坦。作为亚洲唯一的永久中立国,土库曼斯坦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油气资源,还能在大国博弈中保持自己的立场,几乎不受外部干扰。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石油和天然气是免费供给给民众的,而人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常常被认为是世界前列。土库曼斯坦不仅是全球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而且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财富宝库。
提到“永久中立国”,很多人会联想到瑞士、瑞典等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的欧洲国家。然而,土库曼斯坦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例子。它位于亚洲的边缘,远离欧洲,但其“永久中立”的身份却成为了一个奇特的亮点。尽管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水平整体较为低迷,但如果从人民的生活质量来看,土库曼斯坦的福利水平丝毫不逊色于任何西方发达国家。
如果有机会到土库曼斯坦旅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里的物价。在这里,食物和肉类的价格仅为中国的六分之一,而油价更是低得让人惊讶。与中国油价上涨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土库曼斯坦的油价对外地人也极为友好,每升油大约只需0.5美元,甚至有时会有折扣,低至每升1.2人民币。土库曼斯坦的本地居民更为幸运,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他们便可以免费使用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几乎不需要为能源支出任何费用。尽管一些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天然气管道未能完全铺设到位,但大部分城市和乡村的居民仍能享受到这一福利。当然,尽管能源费用低廉,但由于土库曼斯坦80%的土地是沙漠,干旱气候导致水资源短缺,矿泉水等饮品的价格则相对较高。
土库曼斯坦地处中亚,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五,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已经成为国家支柱产业。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土库曼斯坦甚至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地狱之门”。这个令人惊叹的名字背后,其实是一个从未熄灭的巨大火坑。1970年代,苏联的勘探队在进行资源开采时,意外挖开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气坑。由于缺乏适当的开采设备,勘探队决定点燃泄漏的气体,以减少危险。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大火坑至今仍在燃烧,50多年来一直未曾熄灭,这也充分显示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资源的丰富程度。
首都阿什哈巴德的城市建设也让人眼前一亮。这座城市的设计极具特色,专门邀请了法国著名建筑师来进行规划,广泛使用纯白色的大理石,使得城市呈现出一种高雅且独特的美学感。阿什哈巴德的白色大理石建筑量巨大,甚至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球白色大理石使用最为密集的地方之一。当地人选择大理石的原因除了其美观外,还是因为大理石的坚硬特性能够有效抵御沙漠风沙的侵袭,帮助城市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
截至2020年6月,土库曼斯坦的总人口已达672万,较30年前独立时增长了近30%。尽管在中国或印度这样的大国面前,这一数字显得微不足道,但考虑到土库曼斯坦所面临的极端地理条件——四周沙漠环绕、资源匮乏,这一人口增幅的取得实属不易,值得称赞。
除了经济增长,土库曼斯坦作为“永久中立国”的身份也值得深究。作为一个地处中亚的“小国”,它是如何能够自信宣布“永久中立”?为何它能在世界大国的博弈中独善其身?
中亚地区历来是美俄争夺的焦点,无论是苏联时期,还是如今的俄罗斯,都高度重视这一地区的战略意义,力图阻止美国的势力渗透。而美国则积极在中东地区扩张,意图将战争的火焰和导弹直接送到俄罗斯的家门口。与此同时,中亚大多数国家富含油气资源,这也使得这些国家成为超级大国争夺的目标。在这样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土库曼斯坦如何在不被干扰的情况下生存下来,成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土库曼斯坦位于伊朗以北,与阿富汗接壤,东南则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相邻。自19世纪以来,土库曼斯坦就一直是俄罗斯的战略要地,并在苏联成立后依旧处于边缘地带,未能享受到充分的工业化经济支持。尤其是土库曼斯坦的大部分土地为沙漠,农牧业基础薄弱,只有少量油气资源,这使得该地区一直未能获得快速的经济发展。直到苏联解体后,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才开始了独立后的起步之路。
1991年,苏联解体后,土库曼斯坦面临的局势愈发复杂。邻国阿富汗和伊朗战火不断,恐怖主义猖獗,西南的伊拉克陷入混乱,极端宗教思想在中亚蔓延,美俄两国不断升级冲突,拉拢各方势力,争夺地盘。面对如此不安定的国际局势,土库曼斯坦的领导人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不盲目加入任何阵营,而是选择举起“永久中立”的旗帜,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虽然“中立”看似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实践中并非每个中立国都能如愿以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挪威和丹麦等国虽然宣称中立,但依然被纳粹德国占领。瑞士和瑞典虽然在某些程度上保持了中立地位,但背后也通过某些手段向德国提供了支持。然而,土库曼斯坦的中立政策却在动荡的国际环境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土库曼斯坦始终坚守中立,不参与任何大国纷争,也不与任何国家结盟,这使得美国和俄罗斯两大超级大国虽然都有意在此区域施加影响,但却都不愿为了一个小国付出战争代价。
为了确保中立,土库曼斯坦实施了一系列类似闭关锁国的措施。国内实行严格的管理,夜间实施宵禁,外籍人士进入需持有特定邀请函,且停留时间有限。进口的外籍出版物和光盘也会受到严格审查,以防外来思想的渗透。
尽管如此,土库曼斯坦与中国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自1992年1月6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已成为土库曼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通过管道每年从土库曼斯坦进口约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对于中国数百万家庭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此外,中国石油公司在土库曼斯坦的投资开采天然气,不仅为土库曼斯坦提供了技术支持,还帮助推动了该国油气产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