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港交所聆讯通过,李书福喜抱“第十子”
创始人
2025-06-17 11:43:08

文|互联网江湖

6月10日,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通过港交所聆讯,距离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从招股书来看,Ugo Investment Limited是曹操出行的最大股东,持股83.9%,且该投资公司由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100%控股。

目前,李书福掌握着九家上市公司,包括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极星汽车、亿咖通科技、钱江摩托、路特斯科技、千里科技、极氪,以及刚摘帽不久的汉马科技。

这也意味着曹操出行将成为李书福掌控的第十家上市公司。

不过话说回来,此时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问题是,有着吉利及李书福做背书的曹操出行,未来会不会是一片价值蓝海?

曹操出行价值几何?

老实说,如今的出行平台上市有点儿尴尬。

像此前在港股上市的嘀嗒出行、如祺出行,上市首日即破发,一路来股价也是跌跌不休。

嘀嗒出行去年跌了70%,今年上半年也跌了近30%。

如祺出行如出一辙,去年跌了60%,今年上半年同样也是跌了近30%。

更让人难过的是,如今如祺出行成交量几乎微乎其微,成为了投资者口中常说的“仙股”。

有了前车之鉴,曹操出行此次上市着实让人捏一把汗。

看到这,难免疑问,为何近两年上市的出行平台总会不被看好?

实在说,二线出行平台想象力太有限了。

一是如今滴滴一超多强的局面早已形成,占据70%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的行业垄断地位,而最近关键的,二线平台丧失了进一步竞争的机会。

像曹操出行占据5%的市场份额,已经算是网约车平台第二了,但仍与滴滴差了十几倍。

2021年滴滴被叫停时,曾给过了二线平台们机会,但更多地是成全了聚合平台们,像高德地图如今占据市场份额大约在20%。

后来随着滴滴回归,二线平台们的机会也就丧失掉了,曹操、T3、享道等如今更依托聚合平台,沦为了“聚合平台打工人”。

比如曹操出行,2022、2023、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分别占据其GTV的49.9%、73.2%、85.4%,相应地。曹操出行们也要向聚合平台交大量“流量费”,仅2024年,曹操出行向聚合平台交付佣金就超过10亿元。

21年的机会没把握住,错过了时机,如今滴滴盈利越来越稳健,二线平台更没啥机会了。

隔壁外卖平台饿了么、京东外卖好歹能与美团battle一下,二线出行平台如今流量入口都被别人把握,就像被拿捏着命门,连battle的资格都没了。

更有意思的是,滴滴本身也实行聚合平台模式,像曹操出行一些订单就是滴滴派发的。

这显然滴滴没把来自二线平台的竞争当回事,属于戴着望远镜找不到对手。

换句话说,二线平台之所以如今能存在,是因为中国市场蛋糕太大了,滴滴不能完全吃得下,这才有了它们如今能够维持运营的基础。

所以如今二线出行平台们的地位很尴尬,有生存空间,但没啥太多增量了。

二是众所周知,出行业务需要大量补贴等,极度烧钱,大多数平台没办法自己造血。

就拿滴滴来说,实现年度盈利也是在2023年。

前面刚上市的如祺出行,去年归母净利润亏损5.64亿元,四年来累计亏损25亿元。

也难怪投资者并不看好近两年上市的出行平台,市场扩展空间有限就算了,投资也只是在为其打补丁。

那么回到曹操出行身上,作为行业老二,盈利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儿呢?

可惜并非如此。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营收分别为76.30亿元、106.79亿元、146.57亿元。

2021年至2024年,曹操出行的经营亏损分别为30.07亿元、20.07亿元、19.81亿元、12.46亿元。

四年合计亏损超过80亿元。

虽然营收年年增长,亏损幅度也在不断收窄,但整体讲亏损依然是黑洞级别。

明明已经做到行业第二了,为何曹操出行亏损似乎更严重?

这还要从商业模式与成本层面说起。

与滴滴出行C2C模式不同,曹操出行采用“公车公营+认证司机”的B2C模式,车辆由曹操专车和吉利提供,部分司机为专职司机,属于重资产运营。

这种模式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车辆购置、维护及司机招聘和培训、补贴等。

像2021年至2023年,因汽车采购(包括定制车)而向吉利集团及相关方支付购买金额为2.56亿元、13.23亿元、17.7亿元,三年一共合计大约33亿元。

截止2024年底,曹操出行有着超过3.4万辆定制车的车队,规模为中国最大的车队。

此外,2024年,曹操出行的销售成本达到了135亿元,其中出行司机的补贴及工资就占比接近80%,为成本大头。

重资产模式产生了更多的成本,这也导致曹操出行实现盈利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比曹操出行,同是二线出行平台,根据天眼查APP显示,轻资产运营的嘀嗒出行于2021年就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了17.31亿元。

曹操出行在招股书中也坦言,未来也无法保证一定能实现盈利。

长时间的亏损,也让曹操出行债务负担不断加重。

截止2022、2023、2024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的短期债务及长期债务部分分别为35亿元、52亿元、57亿元;

长期债务的长期部分分别为21亿元、24亿元、15亿元。

截止2024年底,曹操出行的资产负债率更是超过了200%

这对曹操出行造成了不小的资金压力。

从资金层面来讲,曹操出行也需要借助这次上市来缓解资金压力,特别是在银行债务上。

不过,从投资者角度来讲,资本市场讲的是看得见的预期,如今的曹操出行更像是一个只进难出的“吞金兽”,如果没有足够大的想象力,恐怕接下来也难逃如祺出行、嘀嗒出行的宿命……

所以,曹操出行未来还有想象力吗?

Robotaxi的故事,曹操出行能讲好吗?

要说当下出行上最大的想象力,莫过于整天上热搜的无人驾驶。

无人车运营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曹操出行们相对容易讲的故事。

而且曹操出行与去年的如祺出行相似,都表明未来募资金额将会有一部分投入到自动驾驶上。

老实说,仅在讲故事层面,曹操出行有着优势,其与如祺出行、嘀嗒出行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上市时间节点上。

去年7月份,萝卜快跑突然爆火。

在当时,首当其冲的莫过于网约车平台,无人驾驶技术可以说从根本上冲击了网约车的运营模式。

这也就很尴尬,嘀嗒出行于6月28日上市,上市即破发;而如祺出行更有趣,虽然蹭上了“Robotaxi第一股”的概念,但资本市场并未买单,7月10上市,上市也破发。

可能一部分原因是百度的萝卜快跑冲击力太大了,投资者反而担心如祺出行Robotaxi的竞争力及商业落地能力。

不过曹操出行见证了萝卜快跑的爆火,并进行了一年的充足准备,讲故事能力也更充分。

如今我们也能看到曹操出行有所实践。

像今年2月28日,曹操出行宣布正式上线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并在苏州、杭州两地启动Robotaxi运营试点。

3月份,曹操出行计划在2026年底推出L4级自动驾驶设计的定制Robotaxi车型。

近一年来,曹操出行在无人驾驶上积极表现自己的商业落地情况,如今迎来大考时刻,资本市场理应更容易买单了吧?

其实也不容易。

理性上讲,首先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普及还很远,无论是在政策绿灯,还是在技术成熟度等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

比如就拿算法来说,面对复杂且不确定的道路环境时,算法仍可能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像系统可能无法及时识别突然出现的行人,或者对一些非标准物体的反应不够迅速。在特殊情况下,算法需要在毫秒级别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现实是还无法做到这一点儿,Robotaxi仍然需要人力来弥补。

像如今最前沿的萝卜快跑,虽然已经被称为L4级自动驾驶了,但依然不完全成熟,其背后依然需要安全员观测行驶状态,以应对极端情况。

也就是说现在的L4级驾驶,依然离不开人,而人力本身就是网约车最大的成本,暂时无法大规模降低人力成本,自然也无法对现有网约车启到完全取代作用。

就像智能机价格降不下来,此前的诺基亚市场也不会被快速地取代。

这仅是技术上难以大规模普及的难题,还未算上伦理、政策、法律法规完善等因素。

这也导致Robotaxi大规模落地大概率是个持久战。

持久战也就也为着是成本战,无论是在技术研发、还是目前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上,仍然需要长期的、海量的资金作为支撑。

而曹操出行这四年已经亏了80亿了,未来也不能保证盈利,即使资本市场短期大力支持你,但长久下来,恐怕也会对你持久作战能力提出质疑。

此外,未来无人网约车巨头的出现,会不会从如今网约车平台里面脱颖而出,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先拿国内来讲,如今较成功的是萝卜快跑,背靠的是百度,可以说是互联网背景出身;

技术实力较强的也是华为,其情况自然不用多说。

国外看,美国无人驾驶出租领域做得最好的是Waymo,背靠的是谷歌,与萝卜快跑相似,都是互联网搜索背景起家;其次还有特斯拉,计划于2026年量产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d。

相比着,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Uber并未掌握着前瞻技术,反而在2020年将其自动驾驶部门出售给了Aurora,这也意味着其在自动驾驶上转向与外部公司合作。

国内的滴滴们,也只是亦步亦趋,也未能有着核心技术优势。

整体看,全球Robotaxi落地及技术水平上,做得顶端的好像都不是网约车平台。

所以曹操出行做Robotaxi,可怕的对手不一定只是滴滴,反而可能是互联网大厂们及吉利的竞争对手们。

虽然曹操出行智能驾驶技术背靠吉利,但吉利的自身无人驾驶技术还需要与华为合作,实力还是有些不够能打。

未来在Robotaxi大规模落地上,说实话存在变数太多了,曹操出行又如何让投资者吃到一个定心丸呢?

不过,最后还是希望曹操出行能拿出曹操百折不挠的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最终能够在Robotaxi万亿市场上分下一块蛋糕。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司法定披露内容和已公开的资料信息,展开评论,但作者不保证该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及时性。另: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与否须自行甄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上半年净... 国民品牌海澜之家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66亿元,同比增长...
传音控股蝉联“中国民营企业50... 8月28日,由全国工商联、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召开。会上,全国...
70家生物医药等企业共同发起“...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日前举办的2025供应链生态大会上,科兴集团与思拓凡、赛默...
布米普特拉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 韩国统计厅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韩国家庭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呈现放缓趋势,反映出当...
国信证券半年报:营收、净利润双... 8月29日收盘,深圳本土券商国信证券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国信证券实现营业收入为110....
民生银行成都分行“国补贷”携手... 民生银行成都分行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促消费、稳增长”政策,创新推出“国补贷”与政策性贷款“天府服保贷”...
海外打车无门槛!阿里巴巴高德地... 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高德地图宣布在加拿大、新西兰、瑞士和阿联酋4个国家正式上线打车服务,涵盖...
原创 帮... 家人们,今天半导体板块确实有点“凉”——寒武纪、北方华创等多只龙头股跌超5%,科创50指数一度回调超...
光大银行行长郝成:光大云缴费继... 8月29日,光大银行举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光大银行行长郝成在会上表示,2025年,光大银行扎...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结果显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
最高降20基点!多家中小银行宣... (图片来源:摄图网)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多家中小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降幅达10到20个基...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个体工商户座谈...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个体工商户是市场经济的“神经末梢”,是...
图灵python南枫老师怎么样... 南枫老师挺厉害的,是图灵 Python 的高级讲师。他在百度、京东这些大公司干过,有很多年的开发经验...
创业板大涨!工业富联市值突破1... 8月29日,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截至午间休盘,沪指涨0.16%,深成指涨0.93%,创业板指涨...
今天有朋友问我,未来5-10年...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 今天有朋友问我,未来5-10年,股市我是看好白酒产业,还是看好生物医...
强化战略定力 推动稳进提质 山... 8月28日晚间,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809.SH,以下简称 山西汾酒)发布2...
重庆银行资产规模已突破一万亿元 8月29日,重庆银行(601963.SH 01963.HK)披露《关于经营情况的自愿性公告》,宣布其...
原创 上... 文 | 李德林 公司账面上钱太多,不赚钱的项目不搞了,现在股市那么火,直接炒股票吧。 江苏国泰现在已...
华为:上半年实现营收4270亿...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时娜)8月29日,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
金价1016元!2025年8月... 8月29日国内黄金市场动态:国内品牌金店金价相对稳定,部分金店有所波动。其中,老凤祥黄金上涨3元/克...
“寒王”休整,大跌6%,指数冲... 每经记者|王砚丹 每经编辑|何小桃 8月29日,宁德时代A股涨势迅猛,收盘大涨超10%,一举突破3...
百利电气:上半年营收10.3亿...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百利电气(600468)近日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
大盘股活跃度高于中小盘股是未来...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目前A股个股表现结构性行情明显,大盘股走势明显强于中小盘股,部分...
上半年新进工业富联、顺丰 银华... 银华基金明星基金经理李晓星旗下代表作基金新入、、、,减持、。 8月29日,李晓星旗下产品悉数披露20...
葵花药业2025年半年报扫描:... 8月27日晚间,葵花药业(002737.SZ)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其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3.1亿...
2025年中国痔疮中成药行业相...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推行了一系列痔疮中成药行业相关政策,政策的推行加强了中药材的质量管理,确保...
“新股王”寒武纪发布风险提示后... 瑞财经 吴文婷8月29日,寒武纪股价走低。截至发稿时,其报1499元,跌5.6%,总市值约6271....
广东明珠上半年净利大增284%... 瑞财经 刘治颖 8月28日,广东明珠(SH600382)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
光大证券新开户增长49%,财富... 财联社8月29日讯(记者 赵昕睿)8月28日晚,光大证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实现...
潜江龙虾为何能红遍天下|活力中... 编者按 |8月25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活动在武汉启动。6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