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资金缺口超600亿?赴港上市前实控人先分走逾40亿 成本优势被赶超?
创始人
2025-06-20 17:07:52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核心观点:牧原股份二次港股上市背后是不是资金十分饥渴?根据2024年财年数据测算,公司资金缺口或超6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资金压力较大之际,赴港上市前大额现金分红,实控人将分走超40亿元现金。此外,公司成本优势疑似被同行温氏赶超,在能繁母猪居高不下情况下,猪周期拐点仍有待观察。

近日,牧原股份港股上市备案材料获监管接收。

6月17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2025年5月27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简称“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申请资料。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已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了本次发行上市的备案申请材料,并于近日获中国证监会接收。

牧原股份此次港股上市的募集资金用途:一是将用于拓展全球商业版图,包括加强全球采购的供应链建设、加强海外市场布局与覆盖以及海外并购等战略举措的推进;二是将用于研发投入,包括在育种、智能养殖、营养管理及生物安全等方面的支出;三是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用途。

赴港上市真缺钱?资金缺口疑超600亿

根据鹰眼预警诊断报告发现,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似乎较为紧张,24年现金比率仅为0.2。截止今年一季报末,公司有息债务规模超800亿元,其中短期债务高达621.7亿元,而同期账面货币资金为235.66亿元。显然,公司存在较大的短期债务资金缺口接近400亿元,短期债务偿还压力可想而知。

以牧原股份目前情况,公司是否可能存在财务危机?账面资金又是否可以支撑公司日常运营。基于以上一系列疑问,我们看看公司最低现金保有量究竟多少合适?在此基础上看看公司的资金缺口究竟多大?

所谓最低现金保有量指公司为维持其日常营运所需要的最低货币资金,以应对客户回款不及时,支付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等短期付现成本。根据经营性现金支出需求=年付现成本总额÷营运资金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测算。我们根据wind数据,基于牧原股份2024年年度财务数据进行测算,公司2024年最低资金保有量为202亿元(注,现金周转率根据营运资金资本周转率大致匡算)。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2024年受限资金超41亿元,而账面货币资金仅为169.52亿元,剔除受限资金后可用资金仅为128亿元。换言之,公司可用账面资金与最低保有量资金存在超70亿元的资金缺口。

在上述测算基础上,我们考虑公司短期有息债务偿还,看看其资金缺口究竟多大。2024年报告期期末,公司的短期债务(仅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534.63亿元。综上测算,公司资金缺口超600亿。

趁景气度高分红背后:实控人上市前分走逾40亿元现金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去年由于生猪出栏量、生猪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上升及猪养殖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379.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43%;净利润178.81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187.47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一季报持续维持高增趋势。牧原股份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60.61亿元,同比增长37.26%;归母净利润44.91亿元,同比增加288.79%。

5月16日,牧原股份在河南南阳召开2024年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及2025年中期分红规划的议案》。公司拟2024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72元(含税),分红总额30.83亿元(含税)。2024年全年该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75.88亿元(含税);全年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为85.88亿元,占年度净利润的比例为45.38%。

对于牧原股份分红的规划,牧原股份表示,当前公司已经进入稳健发展时期,现金流持续改善,这是公司提升分红比例的基础。公司于去年修订《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在2024-2026年度,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由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调整至40%。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总额75.88亿元,创年度分红规模新高。

需要指出的是,巨额的现金分红实控人将分走一半以上,现金分红金额超40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秦英林、钱瑛夫妇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150,733,146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9.37%;通过牧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848,762,153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5.54%;秦英林、钱瑛夫妇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2,999,495,299股,占公司股份总数54.91%。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仍为秦英林、钱瑛夫妇。本企业最终控制方是秦英林、钱瑛夫妇。

公司对外表示,本次港股发行是公司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当前全球生猪养殖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希望利用多年来在行业内积累的各项技术优势、成本管控能力、环保治理能力等,充分把握海外市场的发展机遇,推动公司业务实现进一步增长。同时,公司也将借助本次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亮相,重新梳理投资价值,塑造良好的资本市场印象,引入更多国际化、长期投资者,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成本优势被同行温氏赶超?周期拐点待观察

据招股书介绍,凭借30多年的深厚经验,牧原股份成为生猪养殖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已覆盖育种、生猪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及肉类加工的全产业链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自2021年起,按生猪产能及出栏量计量,牧原股份成为全球第一大生猪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按生猪出栏量计算,牧原股份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2.6%增长到2024年的5.6%,在2024年已经超过了第二至第四的市场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牧原股份生猪养殖产能每年分别为7430万头、8000万头及8100万头;同期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0%、85.9%及89.5%。过去五年,牧原股份的生猪出栏量增加了5350万头。公司生猪出栏量从2022年的6120万头增加至2023年的6380万头,并进一步增加至2024年的7160万头,具体如下图: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盈利显著优于同行。在2014年至2024年期间,牧原股份净利润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72.7%,平均年净利润率达到19.0%。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至2024年,按出栏量计,牧原股份是全球十大猪肉食品上市企业中,唯一一家在2014年到2024年平均净利润率高于15.0%的企业。2014-2024年,公司的EBITDA(非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计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60.0%,平均EBITDA(非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计量)利润率达到了31.0%,显著优于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其他大型上市公司。

强劲的盈利能力,公司称得益于其领先的科技与成本管理能力。牧原股份称,由于其在育种、营养管理、生猪健康管理及饲料成本管理方面的努力,其平均完全成本从2022年的每公斤15.72元下降至2023年的每公斤14.94元,并于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每公斤14.01元。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成本优势似乎被同行开始赶超。据温氏股份5月投资交流纪要显示,4月份,温氏股份肉猪养殖上市率约93%,单月投苗量创历史新高,养猪成本控制较为理想,4月份温氏股份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降至6元/斤。

牧原5月30日投资交流纪要显示,公司2025年4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2.4元/kg左右,全程成活率在83%左右,PSY在28左右,肥猪日增重在830g左右,育肥阶段料肉比在2.8左右。公司4月份完全成本在12元/kg以下的场线出栏量占比约为30%,部分优秀的场线能够将养殖成本控制在11元/kg以内。这或说明,牧原股份曾经的显著领先的成本优势在被缩小甚至被赶超。

由于猪周期受供需关系影响,投资者或在意牧原股份当下是否具备投资者价值。

首先,从价上看,据公开资料显示,6月初,生猪价格创下年内低点,一度跌破全行业盈亏平衡线。中国养猪网显示,6月8日,全国生猪(外三元)价格跌破14元/公斤。而这一价格线,普遍被视作行业盈亏平衡点。在14元以下挣扎数日后,猪价小幅回暖。截至6月17日,生猪价格报14.24元/公斤,同比下跌24.13%,环比下跌2.8%,价格仍位于年内低点。

与此同时,猪企出栏量仍然增速较大。据统计,5月份,20家上市猪企的出栏量合计达1781万头,同比增长30%。

其次,从前瞻性的能繁母猪存栏量看。价格涨跌背后是供需格局变迁,而决定供给的能繁母猪被视为产业产能的“阀门”。能繁母猪存栏大小与猪价呈现出“跷跷板”关系,即繁母猪存栏下降猪价将会随着供给收缩而上涨;反之亦然。

农业农村部设定的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6月17日,有报道称,有关部门近期召开了生猪生产调度会,并提出了具体的生猪生产调控目标,即在全国能繁母猪现有存栏量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3950万头。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4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8万头,环比持平、同比增长1.3%,持续高于正常保有量。

转自:新浪证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沪指本周震荡走高,上证50ET... 本周,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均上涨0.6%,上证中盘指数上涨0.2%。 每日经济新闻
PTA:7月10日基差走弱,供... 【7月10日PTA市场多因素影响行情】7月10日,PTA期货随成本端震荡收涨,现货市场商谈氛围一般。...
江南化工:7月10日召开董事会... 每经AI快讯,江南化工(SZ 002226,收盘价:5.62元)7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七届...
在中国,为什么两个CEO往往管... 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 | 阮怡玲,编辑 | 卢枕 随着喜马拉雅“卖身”给腾讯音乐,又一家采用联...
亚朵运营物资大降价!为了留住加... 红星资本局7月11日消息,在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多重压力下,连锁酒店行业还面临服务体验与成本效率...
卫龙新CFO余风年薪1373万... DoNews7月11日消息,7月9日,卫龙公告,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安排,将于8...
澜起科技: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 证券之星消息,澜起科技(688008)07月11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提...
螺纹钢期货:主力涨1.06%,... 【7月11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上行,机构给出后市操作建议】7月11日盘中,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震荡...
拿地14天极速亮相,建发宁波海...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青青 近日,宁波海曙区HS07-02-18地块的项目设计方案公示,公示时间为2...
推进全球化战略,电池巨头欣旺达... 排队赴港上市A股公司名单将再添一员,7月2日,电池巨头欣旺达发布《关于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
山东神光:非农数据影响,黄金白... 山东神光:非农数据影响,黄金白银投资新机遇 非农数据,即美国非农就业人数报告,是全球金融市场最为关注...
深挖巴蜀文化时代价值,成都设计...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 “非常振奋人心!”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邮储银行App热推ESG产品吸... 21世纪资管研究院研究员 唐曜华 实习生 姜博文近期债市震荡、股市站上3500点,部分“固收+权益”...
好消息!新一轮消费补贴要来了 7月9日 吉林省商务厅网站发布 《关于征集“政银企”联动开展 购车贴息政策实施金融机构的公告》 拟定...
蓝思科技港股首日大涨9%后跳水... 截至2025年7月11日中午收盘,蓝思科技港股、A股股价分别报收于19.20港元/股和22.74元/...
掌舵三年半,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商业银行董事长因到龄,辞去董事长等相关职务,是再正常不过了。 昨日晚间,...
下半年经济风口:科技引领,多元... 2025 年已悄然过半,在这半年里,全球市场风云变幻,地缘政治环境的复杂波动、科技领域的突飞猛进以及...
北京建筑企业启动主板IPO,多... 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多维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维联合集团)在北京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
朱慧获批担任中广核财务公司董事... 中国网财经7月11日讯 今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核准朱慧中广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广...
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 7月11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召开,成都市成华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姜凯雯接受红星新闻记者...
英伟达市值一度破4万亿美元 人...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的股票价格9日在盘中交易中一度冲高至每股164.42...
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 7月10日,航天电子跌0.20%,成交额4.42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331.58亿元。 异...
ETF今日收评 | 稀土相关E... 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小幅上涨。从板块来看,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爆发,券商、互联网金融概念股一度冲...
ESG年报解读|携程集团披露碳... 资料来源:携程集团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编者按: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
地通工业更换券商重启IPO辅导... 瑞财经 王敏 7月11日,地通工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通工业”)在湖南证监局启动IPO...
飞书CEO谢欣称拿不下京东:大... 据晚点,在回答"有什么大客户是你一直想拿但没拿下来的"问题时,飞书CEO谢欣表示:"还是有的,比如京...
北京豪华公寓“量增价跌”、二季... 7月10日,仲量联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北京房地产市场回顾》。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北京办...
银行板块盘中走弱,浙商银行领跌... 7月11日,银行板块盘中下跌1.5%,浙商银行领跌2.64%,华夏银行、民生银行、青农商行、张家港行...
ETF盘中资讯|英伟达市值站稳... 或由于英伟达登顶4万亿市值,“AI 投资热”再升温!今日(7月11日),重点布局国产AI产业链的科创...
香港高息ETF受追捧,收益最高...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部分投资者忧虑下半年股市波动,并希望寻求具备稳定现金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