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全球第二大碳化硅衬底制造商天岳先进通过港交所聆讯;同日,锂电巨头欣旺达及AI推理芯片产品服务提供商云天励飞也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与此同时,进入7月以来,多家A股公司接连披露赴港上市计划,包括首创证券、利欧股份、中微半导等,计划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队伍持续扩容。
据统计,截至7月30日,共有236家企业排队申请港股上市,已递表的A股上市公司达到42家。
10家企业完成“A+H”两地上市
据统计,年内共有10家企业成功赴港上市,合计募资达882.86亿港元,其中,宁德时代募资额达到410.06亿港元,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IPO项目,恒瑞医药、三花智控和海天味业募资额紧随其后,均超过100亿港元。
数据来源:Wind,艾德一站通整理
市场表现方面,10只A+H股在暗盘及上市首日的表现均颇为亮眼:暗盘交易中,6只上涨、3只下跌、1只持平,平均上涨概率达60%,平均涨幅为8%;上市首日中,7只上涨、2只下跌、1只持平,平均上涨概率升至70%,平均涨幅达13%。
上市至今(截至7月30日),吉宏股份一路狂飙,大涨117.71%,其次是恒瑞医药,上涨79%,赤峰黄金排在第三,上涨74.23%,宁德时代亦表现不俗,股价涨超60%。整体来看,这10家企业平均累计涨幅达38.55%,赚钱效应突出,仅海天味业微跌2.34%,成为唯一一只股价略有回调的个股。
42家A股公司已经递表
据Wind数据统计,2025年1-7月,港交所受理的新申请企业达236家,通过聆讯的企业有2家,状态为“处理中”的申请有201宗,其中包含42家A股公司。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7月30日,艾德一站通整理
具体而言,这42家企业中不乏市值超千亿的行业龙头,包括“生猪养殖一哥”牧原股份,背靠华为的赛力斯,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重工,传感器巨头豪威集团以及功能饮料赛道龙头东鹏饮料等。
数据来源:巨潮资讯网、市场资讯,艾德一站通整理
此外,计划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已超30家,其中不乏立讯精密、山金国际、长春高新等各领域的行业龙头;与此同时,迈瑞医疗、传音控股等行业巨头亦传闻将启动赴港上市计划。
有意思的是,数日前果链核心企业蓝思科技已成功登陆港交所;随后歌尔股份旗下子公司歌尔微电子于7月21日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7月24日,“果链一哥”立讯精密官宣H股上市计划,“果链三巨头”有望在港交所会师。
A+H上市成潮流
如今,越来越多的A股公司选择赴港上市,背后的驱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政策给予有力支持。中国证监会通过“五箭齐发”举措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动能:不仅与港方就扩大沪深港通ETF标的范围达成共识,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赴港上市,还推出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通过持续拓展优化沪深港通机制,助力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与此同时,港交所针对性优化了内地科技及创新企业的上市门槛与审核流程,为相关企业登陆港股铺平道路。
2、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从年初的DeepSeek概念,到后来的新消费四姐妹及创新药迎来价值重估,结构性行情持续活跃;与此同时,北水开启买买买模式,年内已超8500亿港元流入港股,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3、公司自身发展需要。一方面,不少A股上市公司在细分领域稳居龙头地位,这类标的在港股市场相对稀缺,因而更易获得投资者青睐;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希望通过赴港上市构建海外融资平台——尤其在A股定增等再融资审核周期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港股市场的“闪电配售”等机制具备更快、更灵活的优势,能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融资选择,满足其业务扩张与国际化布局的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