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还在揣测美联储是否真的会在9月开启降息周期时,黄金却悄悄写下了另一种故事。DLSM外汇据悉,世界黄金协会最新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在金价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黄金总需求依然实现了3%的同比增长,达到1249吨。而这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是黄金ETF的强劲吸金能力,尤其是亚洲地区的资金持续涌入。
这与许多人对高金价“抑制需求”的传统判断形成了鲜明反差。按理说,当金价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时,通常会抑制实物金条与首饰类需求,并使一部分投资者选择获利了结。然而本季度的表现说明,即便在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美元指数走强的情况下,市场对黄金资产的配置热情依旧不减,背后显然另有深意。
从结构上看,推动本轮黄金需求回升的关键变量并非首饰消费或央行购金,而是机构投资者对ETF等纸黄金的集中配置。二季度黄金ETF的全球流入量达到170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流出规模;上半年累计达到397吨,是自2020年全球疫情初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亚洲地区净流入70吨,表明在地缘政治紧张、区域货币承压、外汇储备多元化等多重考量下,黄金正再次被视为资产稳定器。
这种趋势尤其与当前全球宏观环境形成微妙呼应。一方面,美联储虽未降息,但“接近周期拐点”的共识正在市场酝酿之中。即便鲍威尔口风谨慎,华尔街的利率期货定价仍隐含年内两次降息的预期,这种预期本身已足以支撑部分投机或防御性资金转向黄金。另一方面,美国债务规模持续膨胀,财政赤字再创新高,市场对长期美元信用的忧虑悄然升温,亦推动“去美元化”情绪下的黄金配置需求。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央行在购金方面的态度依旧坚决。尽管本季度官方购金数据暂未公布,但根据过往趋势,亚洲与中东地区国家不断通过增持黄金储备来对冲本币贬值风险和外部金融冲击。在这种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更愿意“顺势而为”,提前布局。
换句话说,黄金此时的表现并不是脱离基本面的“非理性繁荣”,而是市场对长期结构性不确定性的一种理性反应。在美国货币政策逼近临界点、欧洲政治风险升温、日本货币政策摇摆不定、全球贸易格局再度调整的背景下,黄金正在重新回归其作为全球风险对冲资产的核心角色。
黄金本轮上涨并非简单的利率驱动,而更像是一种集体预判下的资产重估。当央行们“按兵不动”,市场却已用脚投票。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时代,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角色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