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8月,楼市又迎来了关键节点,虽然依然属于淡季,但却是下季度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的月度市场。国家持续释放重要信号,新一轮楼市政策更加给力,而这些政策都与买房人直接相关。无论是刚需购房者,还是改善型需求群体,又或是关注存量房市场的人士,都能从这一轮政策中找到与自身利益攸关的利好。
自2025年初以来,房地产需求端政策松绑的趋势愈发明显,进入8月,这一趋势不仅在延续,力度上更是有望加强。限购、限售、限价等限制性政策逐步放宽,多地已放宽外地购房资格限制。以贷款利率为例,当前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最低已降至约3.05%,5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低至2.85%。
中原预测,到2025年底,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降至2.5%左右。这意味着,若房贷利率从当前的3.05%降至2.5%,以一笔100万元的房贷、3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计算,总利息将节省约18万元,月供也会减少约500元。同时,银行信贷额度可能进一步增加,对购房者资质的审核标准也可能放宽。
部分城市在首付比例上也有重大调整,再加上包括契税税率下调、个人所得税免征门槛提升、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降低等 “四个减免” 政策,以及超50个城市推出的购房补贴(如现金直补、契税返还、人才购房券等),购房者的交易成本大幅降低。这些政策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在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双降的情况下,购房成本大幅降低,让更多人有机会实现住房梦。
今年国家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 “好房子”。从 “住有所居” 到 “住有优居”,人民群众住房需求从 “有没有” 向 “好不好” 转变。5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项目规范》为住宅建设划定了新的底线,如将新建住宅层高提升至不低于 3米,以增加空间舒适度与功能灵活性;要求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适配老龄化社会需求;大幅提高墙体、楼板隔声性能,降低邻里噪声干扰;规定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应设供暖、空调设施或预留安装位置等。
建设 “好房子” 不仅给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提供了广阔应用空间,还能释放出扩内需、促消费的巨大潜能。对于改善型购房群体来说,“好房子” 建设的推进意味着未来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高品质、符合现代居住需求的房源,无论是房屋的空间设计、居住舒适度,还是配套设施的智能化、绿色环保等方面,都将得到极大改善,满足他们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追求。
近日,湖北武汉硚口区推出楼市新政,对参与城市更新 “以旧换新” 的购房者发放最高30万元的消费券,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一政策并非孤例,此前湖南长沙等地就已推出类似举措,通过盘活存量房产、打通置换链条,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活力。住房 “以旧换新” 的核心逻辑在于打通房产置换的堵点,降低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门槛。对不少家庭而言,旧房出售周期长、价格波动大是换房的主要障碍。现在的政策不仅缩短了交易链条,还通过真金白银的补贴减轻购房者负担。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以旧换新” 政策对楼市的提振作用或将从三方面显现。其一,加速去库存。既消化了存量二手房,又为新房市场导入了购买力。其二,优化住房供给结构。推动房企从 “高周转” 向 “高质量” 转型,符合行业长期发展趋势。其三,增强市场信心。多地联动推出类似政策,释放出政府稳楼市的强烈信号,有助于扭转市场观望情绪,为下半年楼市止跌回稳奠定基础。
对于预算不高但对配套和品质有一定要求的人来说,城市更新带来的存量房改造机遇不容错过。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一些老旧小区经过改造,不仅房屋质量得到提升,小区的配套设施如绿化、停车位、公共活动空间等也会得到改善,周边的交通、商业等配套也可能因城市规划的调整而更加完善。同时,这类经过改造的存量房价格相对新房可能更为亲民,能够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8月新一轮楼市政策从降低买房成本门槛、推动 “好房子” 建设到助力城市更新,涵盖了房地产市场的多个方面,为不同需求的买房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在政策的推动下,房地产市场有望进一步稳定发展,购房者也将迎来更多更好的选择。